omniture

赵白鸽:加强职业化和信息化 做精做强核心业务

2012-07-02 14:57 3635
必须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红十字运动,更加准确地把握当前红十字会工作的形势和要求,更加有力地推进中国红十字事业在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

北京2012年7月2日电 /美通社亚洲/ --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就当前新时期红十字会改革与发展陈述宏观定位及具体举措,以指导红十字会下一步工作。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做好新时期的红十字会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必须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红十字运动,更加准确地把握当前红十字会工作的形势和要求,更加有力地推进中国红十字事业在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

从总体定位上看,中国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红十字会是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的助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我国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中国红十字会将围绕人道使命,依托自身覆盖面广、动员力强、与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广泛参与到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中去,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机构属性上看,中国红十字会开展活动的合法性来源于“三重赋权”。一是中国政府的赋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规定,中国各级红十字会是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履行国内相关法律赋予的职责和义务。政府对红十字会给予支持和资助,并对其进行监督;二是社会公众的赋权。根据民事委托或公益信托的法律原则,接受红十字会员、志愿者以及企业、个人等社会主体的委托赋权,履行人道主义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接受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监督;三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赋权。依据《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规定,履行国际人道法赋予的职责和义务。在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中国红十字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履行成员职责,享有成员权利。

新的历史条件下,红十字会被赋予了新的更高的责任和要求。必须清醒认识形势和挑战,共同推进红十字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事业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体制机制创新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切实发挥好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的助手作用。重点是从法律、规划、政策、投入等多方面,争取各级政府进一步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并接受政府的监督;二是加强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媒体和公众参与的合作伙伴关系。重点是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健全相应的公开透明机制和社会监督体系,促进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和支持红十字事业;三是着力改善系统内部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重点是形成民主决策机制、高效的执行机制和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以及夯实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品牌管理、完善会员和志愿者制度、加强职业化人才建设和建立起严格的项目管理和款物管理制度等。

在顶层设计方面,我们借助专家力量,启动了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并希望全面梳理和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划、政策和制度,对未来一个时期红十字会工作的定位、职责、体制、品牌、人才、投入等多方面予以明确和保障。在推进综合改革方面,主动参与了国家的社会组织综合改革试点,并纳入到国家“十二五”时期重点领域改革规划(2011—2015年)和国务院2012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中。我们将围绕管理体制、治理结构、人才保障、监督体系等重点议题和关键环节,开展先导性的改革研讨和实践。

(二)突出重点,切实做精做强核心业务

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核心业务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救”(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和“三献”(献血液、献造血干细胞、献人体器官组织)。我们要更加突出重点,将核心业务做精、做实、做强。

一是完善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取把红十字应急救援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灾害应急响应体系,把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或物资库建设列入当地防灾减灾规划;参与国家救灾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和设定;依托志愿人员建立包括灾后搜救、水上救生、医疗救护、应急供水、大众卫生、生活赈济、心理支持等在内的各类专业化救援队伍,提高民间救援的专业化水平;争取有关部门为红十字会组织社会力量执行国内国际紧急救援任务提供政策优惠和便利。

二是建立红十字救护培训的长效机制。救护培训工作是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要协调制定规范化的技术标准、考核体系和发证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健全的培训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公众救护培训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协调推动在交通运输、旅游、矿山、建筑、电力等行业中开展救护培训工作。推动红十字救护培训工作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不断提高应急救护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率。在有条件的地方,争取将面向居民、学生等群体的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由公共财政予以保障。

三是加强红十字会的人道救助工作。继续实施“红十字博爱家园”等品牌项目和活动,在农村和社区大力开展以健康服务、大病救助、扶贫帮困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活动,完善城乡红十字人道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兴办健康、养老等领域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救助能力。

四是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及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积极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协同卫生部门建立采、供血状况统计分析系统,建立供求预警机制。积极推进中华骨髓库和地方分库建设,建立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激励补偿机制,不断扩大库容量,提高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协同卫生部门依法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充分利用红十字会作为第三方的特点,依托现有的组织网络,发挥群众工作优势,探索建立起科学公正、规范高效,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

五是积极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及相关交流合作。参与国际红十字运动,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人道外交以及重大国际人道事件上的特殊作用。参与国家人道外交应急机制和国际救援协调机制,争取纳入国家对外援助整体部署和“南南合作”框架。探索设立国际民间人道主义援助基金,培养和储备红十字会国际救援力量。

(三)加强职业化和信息化,全面提升红十字会的工作水平

未来一个时期红十字会的改革与发展,将以职业化和信息化作为战略举措。

在职业化方面,着眼于打造多层次、多领域、专业化的专职干部队伍和会员志愿者队伍。一是强化人力资源培训和能力建设,包括加大与国际红十字组织、其他国家红十字会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合作与经验分享,建立健全学习、激励和多渠道培训的机制;二是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多种方式延揽英才;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与专职人员、聘用人员、志愿者群体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四是团结一大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形成高层次、宽领域的“智库”,为红十字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信息化方面,将重点做好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公开工作。我们将按照信息公开原则,及时、准确、全面公开公众普遍关心、涉及捐赠者和受益者切身利益的相关信息。将加快捐赠信息平台建设,力求逐步形成从国家到省、地、县各级红十字会的信息公开网络,主动接受包括政府、媒体、公众等在内的全面监督。在此基础上,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正在筹划和推进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这一系统将围绕建立综合信息集成、决策支持、综合业务应用、信息服务与发布等四个平台,全面提升红十字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消息来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美通社头条
微信公众号“美通社头条”发布新鲜、有趣、重要的企业与机构新闻,由全球领先的企业新闻专线美通社(PR Newswire)为您呈现。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