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一场致知学子与罗丹跨越时空的对话

2021-03-29 09:00 4623
致知3年级Ellie和Ivy同学的作品在角逐中脱颖而出,与其他优秀作品进入保利大剧院与艺术大师罗丹作品一同参加罗丹雕塑艺术展,与世界大师来了场“最美的邂逅”。

北京2021年3月29日 /美通社/ -- 前不久在南京市保利大剧院举办的《遇见·罗丹》罗丹雕塑艺术展上,诞生了一次跨越百年世界顶尖艺术大师和新生小艺术家之间的对话。

罗丹艺术节
罗丹艺术节

《遇见·罗丹》罗丹雕塑艺术展是中法建交50周年的纪念,亦是中国内地近年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罗丹作品展。展览以罗丹艺术内容为主,展示由巴黎罗丹博物馆提供的原模雕塑及版画艺术珍品,其中来自法国罗丹博物馆授权的多件雕塑作品和珍贵限量及非限量版画都是中国首展

为了艺术的传承与碰撞,展览特面向全国进行雕塑元素儿童作品征集,以创意、思维、制作与画面为标准,征集作品由国内著名艺术家、教育家组成的大赛评委组进行严格评选。

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追崇经典,寻找与之相连的精神共鸣。而与经典同展,其收获远大于常规赛事的价值和意义。最终致知3年级Ellie和Ivy同学的作品在角逐中脱颖而出,与其他优秀作品进入保利大剧院与艺术大师罗丹作品一同参展,与世界大师来了场最美的邂逅

主办方在提及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时提到,当今这个文化、艺术、经济、政治全球化的时代所培养的孩子,再不能关起门来教育,而是要在一个有具有国际化美感的环境里,建构起国际化的视野,拓宽多元发展的创意思维,让他们的眼里能容纳下不同维度的世界、拥有广阔且自由的灵魂。

而在每一个灵感迸发的背后,一方尊重并充实孩子们成长的沃土,给他们带来的不止是快乐和学习,更是人生的厚度。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听到自己作品入选的时候,Ellie是不敢相信的,这是她第一幅获奖的作品

从小,Ellie就喜欢在家画些小画,制作一些手工。一次,在帮妈妈和面的时候,她突发奇想“妈妈,今天我给你做一个爱心项链。”接着她便沉下来,用各种材料搭配面,做出了一个精美而充满创意的作品。

只要是她喜欢的、决定做的东西,她就特别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提起最早发现孩子对于艺术的喜爱,Ellie妈妈仍记忆犹新“有次我带她去参加美术馆的一个课程,自由绘画环节,别的同学还都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她上去就是一笔,线条感什么的都不错,也得到了大师的夸奖,那时我想这个孩子或许是有天分的。”虽然Ellie妈妈一直有想法让孩子专门学习绘画,但又担心不合适的教学方式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视觉艺术老师William眼中,Ellie是一个勇于尝试的冒险者,但起初她却是一个羞于表达的孩子。在课堂上,William老师总是鼓励孩子勇于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并向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思路。这让Ellie变得更加自信,因为在这里,艺术没有标准答案,却是把自己世界的大门敞开,欢迎更多的人走进来,在互相激发中,Ellie总能获得更多的灵感。

作为此次参展罗丹雕塑艺术展的指导老师,Maggie参与了孩子创作的全过程。

“当我询问孩子们给自己的作品起名时,Ellie不假思索地说她的叫《魔力创》,起初我也不能理解,但仔细观察她的作品,就会发现画面的颜色和欧风古典的建筑,真的给人一种神秘而向往的感觉,群楼盛景,奢侈繁华,深深吸引着你,好像有一种魔力,就像上海大家叫它魔都一样。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需要创造美的空间,也需要专业技法的指导,但指导不是束缚,而是激发。“这次参展,是把我心里的世界搬到了更大的舞台上,和大家分享,就像每一次在课堂上表达作品一样,这是最让我开心的。”Ellie说。

艺术老师
艺术老师

世界应该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Ivy的作品里诠释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色彩的搭配与元素的运用中,是她对于世界的理解。

“一个小女孩在一个绚丽的世界里,做着彩虹一样的梦,很美也很安静,她选择的是古风的建筑样式,但是她画面的颜色又很现代,左下角的人像在过往与未来中思考。”Maggie老师这样解读Ivy的《彩虹世界》。

谈及当初创作这幅作品的过程,Ivy开始分享她眼中的世界,那是一种从色彩出发的角度。

“这幅作品中雕塑是黑白的,但除了黑白,世界还有很多色彩,就像生活里有美好,也有很多不完美,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它像彩虹一样绚烂。

“Ivy的妈妈从事艺术设计工作,这让她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对绘画有着浓郁的兴趣。现在家里的画少说也有几百幅了。”Ivy爸爸回忆。在父母眼中,Ivy是有天分的孩子,她可以清晰辨别每个颜色的名称,这种对于颜色的敏感,是很难得的。

“Ivy一直都是个很有想法的女生,艺术技能也比较扎实,她喜欢画一些女孩子喜欢的浪漫的东西,比如星空,穿裙子的公主。”在Maggie老师看来,Ivy有着小女生身上典型对于美的追求。

Ivy父母十分注重对于孩子兴趣的培养。学期结束前,孩子们针对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各自的小组,在其中延伸自己的兴趣。“我们要慢慢挖掘孩子的兴趣,并给他们空间,为他们提供支持,而不是用循规蹈矩的思想去教。”Ivy爸爸分享,他也十分期待孩子在致知未来的成长。

“我花了四年时间画的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毕加索曾这样形容对于艺术的心得。

在致知,我们如何守护这些小艺术家的别样世界?这次,我们特地邀请了致知两位视觉艺术教师William和Maggie,来和我们聊聊致知艺术课堂的那些事儿

Q致知的艺术课堂有何特别之处?

William:在艺术课上,在CNC美术课程的框架下,我们将IB创造性表达的教学方式融入其中。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写一手好的书法,那可以通过不停的练习,让自己在书法上变得很出色。但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有计划的反复练习会让我们很难思考未来的变化。但如果我的学生可以在艺术课上享受艺术,从中受益,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我们的课堂会分为美术与设计两个部分,在这过程中引导孩子去表达自我,并在分享中学习帮助别人的方法。其实美术和设计在技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思考的方式却完全不同。设计更偏向于让受众来理解、欣赏你的作品,而美术,更多的是关于自己,所以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运用艺术打开自我,帮助别人。

Maggie: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而我们就是要帮助他们发掘潜能,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纯粹表达自己。这使得未来他们不管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这份美好都能陪伴他们。在致知,我们着力于培养孩子的美感,锻炼他们的专注力,激发创造力和深度学习的能力。通过欣赏、引导、追问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

比如最近六年级在进行一个策划展览的项目,可以动手制作一个展览馆的模型。一个平常似乎对绘画不感兴趣的孩子就很喜欢,会提前几分钟到美术教室,上课还没正式开始他就已经趴在地上专注他的制造了,而且会边思考边修改他的作品,这就是给孩子提供不同的艺术表达机会。

我认为艺术没有好和坏之分,需要我们多角度的看待和挖掘。比如之前一个孩子画了一张孔雀,她觉得不好看,不想继续了,我看过之后给了她一些建议,把作品改成了一张剪贴画,孩子就很喜欢它了,这也激发了她的艺术兴趣,让她学会了如何去创造美。

Q我们需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艺术家吗?

William:IB的目标不是培养学生成为艺术家,而是更多表达他们自己,每个孩子的风格都不一样,或许他们在绘画或创作技术上不是那么完美,但仍然可以很受欢迎并获得成功,这是真实表达自己感想的成果。

Maggie:艺术更多是对于孩子艺术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我认为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就是最好的表达,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们会去思考,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在画面上,哪怕只是有个简单的图形代替了他的人物或是其他物体。技能是个时间锻炼的问题,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重要。虽然孩子们在创作的时候没有想这么深,但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它,在感受画者的同时也在表达自己,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Q在艺术课程中,孩子会有怎样的收获?

William:艺术是一项具有转移性的技能,艺术与审美能力可以与任何学科进行结合。比如语文、数学、科学等,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运用艺术去使演讲更加完美,让实验变得更有趣。同样,艺术对于生活的影响同样重要。用它来设计你的家、设计你的教室、生活的点滴……让人们去拥有不同的感受。此外,在我们的课程中,孩子们还会做很多研究,形成作品并进行汇报展示,在这其中,也会锻炼孩子们的研究技能,ATL技能,让他们更有学习驱动力。

Q视觉艺术课上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品?

Maggie:首先是要给孩子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创造,通过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就像分级教学一样,发掘他们的长处,也不断修正他们的弱项,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创造和表达。

比赛,是一次又一次成长和学习的经历。而这些收获的果实,早已在日常的点滴中种下。在致知,孩子们敢于表达,他们创作的艺术世界真实而单纯,这些将伴随他们去往更高更远的地方。

4月2日(周五)13:30-16:30,北京致知学校校园开放日,欢迎大家走进这所知行合一的创新型学校,感受属于致知的那份国际教育的深度与温度。

活动流程:

  • 教育与教学理念
  • 课程介绍
  • 深度校园探访
  • 面对面答疑

欢迎家长朋友们点击链接进入预约报名页面,席位有限,先到先得。

http://bmca-wechat.mikecrm.com/NkxVpFT

消息来源:北京致知学校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美通社头条
微信公众号“美通社头条”发布新鲜、有趣、重要的企业与机构新闻,由全球领先的企业新闻专线美通社(PR Newswire)为您呈现。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关键词: 艺术 教育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