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近300位全球财经领袖亮相外滩金融峰会 共议全球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2022-12-15 00:08 5000

上海2022年12月15日 /美通社/ -- 2022年12月9日-11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全球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韧性发展与协同行动”在上海市黄浦区举办。

本届峰会持续聚焦绿色金融、金融开放、资产管理、金融科技四大主题,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定位,为上海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为中国作为建设性力量参与国际治理,为国际社会消弭分歧、增进互信、凝聚共识,贡献价值与力量。

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吴清,外滩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欧洲央行原行长Jean-Claude TRICHET,外滩金融峰会组委会执行主席、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外滩金融峰会组委会联席执行主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发表致辞。

本届峰会共设置6场外滩全体大会、2场外滩高峰论坛、5场外滩闭门研讨会、3场外滩专题会、5场高端国际对话和10场外滩圆桌。包括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洛林,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尹艳林,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会长余永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香港交易所原行政总裁、滴灌通集团创始人李小加,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美国第70任财政部长、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名誉联席主席Robert RUBIN,欧洲央行原行长Jean-Claude TRICHET,欧洲50人集团主席、法国经济财政部原部长Edmond ALPHANDÉRY,日本央行原行长白川方明,德国央行原行长Axel A.WEBER,G30董事会主席、以色列央行原行长Jacob A.FRENKEL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Adam Posen,斯坦福大学商学院Philip H. Knight教授及名誉院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 SPENCE,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Martin WOLF,高盛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温泽恩,渣打集团行政总裁Bill WINTERS,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Jean LEMIERRE,保尔森基金会副主席兼总裁Deborah LEHR等在内的近3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全球财经政要、机构高管与学界领袖出席本届峰会并发表演讲,着重围绕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高质量发展,高通胀和利率快速上升下的全球经济与金融稳定、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球资管市场变革等关键议题分享深刻洞察与专业见解。

尽快解决发展中国家低碳转型资金缺口

促进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事关全球命运,是中外嘉宾共同关心和重点讨论的一项关键议题。

谈到刚刚结束不久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7),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COP27就损害与损失基金的建立达成了共识,取得一些进展。但从各界反响来看,会议取得的成果仍然是低于预期的,这也体现了当前国际局势的复杂性。

周小川发表主题演讲
周小川发表主题演讲

周小川表示,下一步,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应对,仍有不少题目需要深入研究。他就公正转型问题表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低碳转型,而损失与损害基金最终能占的比例可能相对较小,对于资金缺口问题还需加强研究。他认为,应构建全球碳市场之间的可控连接,使得发达国家的金融力量可以通过购买其他市场上的碳配额、碳减排抵免或者碳信用,部分实现金融的融资转向。同时应利用好边境调节税,帮助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减排。

能源转型委员会主席、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原主席Lord Adair TURNER也在全球气候融资相关的议题讨论中提到,COP27表明,2摄氏度的控温目标面临艰难挑战。他认为,实现低碳转型愿景的确需要大规模投资,但是相比全球同期GDP规模来说,其占比并不高。更大的挑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必须建立机制,使得国际资本涌入发展中国家,支持其绿色转型。同时,低碳和绿色领域相关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品性质,应禁止发达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出口限制,确保全球公正转型。

与Lord Adair TURNER同场参与讨论的,还有欧洲50人集团主席、法国经济财政部原部长Edmond ALPHANDÉRY,丝路基金董事长朱隽,保尔森基金会副主席兼总裁Deborah LEHR等中外专家。他们从全球气候融资缺口、公正转型、低碳科技、底层资产标准化等话题出发,多角度地探讨了应对气候融资挑战的难点与对策。

对中国而言,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尹艳林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需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其中包括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加大对绿色低碳产品、技术等支持,积极推行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推进绿色税制改革,以及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等。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进一步指出,加大金融支持经济低碳转型的力度和质效,可以从研制转型金融标准、强化气候类信息披露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转型金融工具、强化转型金融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公正转型等五方面展开。

本届峰会还发布了外滩绿色金融报告《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激励约束与相关金融风险防范》。报告负责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介绍了报告主要内容。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围绕报告展开进一步交流,并分别就平衡减碳与经济增长、推动转型金融发展等话题发表观点。

聚焦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

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外滩金融峰会的一大使命。聚焦这一主题,中外专家达成普遍共识-——对外,上海要从市场开放全面向制度型开放转变;对内,则应着力推动金融要素市场互联互通,以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能级和全球竞争力。

外滩金融峰会组委会执行主席、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指出,高水平开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的核心动力,对于推动上海的国际化进程、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有助于进一步确立上海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

那么,如何衡量高水平开放?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其具有八个内涵:规模大、质量高、范围广、制度优、动力足、方式新、底盘牢、平台新。其中,方式新和平台新,意指足以引领数字化、绿色化的贸易新浪潮,足以构建新的网络体系和新的竞争力。

在屠光绍看来,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高水平开放应聚焦的重点转型领域中,从市场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是基础性的、引领性的,尤其要重视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制度型开放,这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也表示,金融市场渐进式、管道式开放是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选择,但从今年以来的债券市场观察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决定境外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券市场的因素是多维度的,其也更加关注金融市场的制度、规则是否公开透明、可预期等因素。基于这些情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全面向制度型开放转变,稳步扩大市场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开放。

此外,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王俊寿、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任春生、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Jean LEMIERRE,施罗德集团行政总裁Peter HARRISON,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David SCHWIMMER,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郑杨等中外嘉宾,还从制度支持、风险防范、深化合作、创新产品、绿色金融、人才交流发展等方面,就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展开了多维度探讨。

在另一场主题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与双向开放”的外滩圆桌上,中国银保监会国际部主任廖媛媛、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唐瑞、汇丰控股集团行政总裁Noel Quinn等嘉宾从完善市场标准和规制、进一步扩大互联互通、放宽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发表了各自见解。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李达志则分享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内地金融市场开放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未来促进资本跨境流动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一些工作重点。

通胀形势仍存不确定性

设立国际协调机制帮助脆弱国家应对紧缩影响

外滩金融峰会彰显“国际化”特色,议题设置覆盖多个国际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当前,全球高通胀、经济衰退风险与金融体系脆弱性并存,全球政策决策者和市场参与者正在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最大挑战,相关议题在本届峰会上备受关注。

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欧洲央行原行长Jean-Claude TRICHET与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Adam POSEN,聚焦“通货膨胀、政策应对及其影响”展开长达45分钟的深度对话。

Jean-Claude TRICHET与Adam POSEN展开国际对话
Jean-Claude TRICHET与Adam POSEN展开国际对话

Jean-Claude TRICHET表示,央行的可信度对于锚定市场的通胀预期至关重要,目前来看,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仍然保有市场信誉度。当前应设立额外的国际协调机制,帮助较脆弱的新兴国家应对外汇市场的可能波动,以避免汇率波动引发危机。SDR特别提款权中四个发达国家央行都制定了2%的中期目标,这有利于稳定汇率。

美国第70任财政部长、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名誉联席主席Robert RUBIN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也重点探讨了美国通胀及美联储应对举措、加息溢出效应等问题。

黄益平与Robert RUBIN展开国际对话
黄益平与Robert RUBIN展开国际对话

Robert RUBIN表示,虽然美国通胀有所缓解,但现在还难以确定后续通胀会以怎样的速度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因此遭受的冲击并非如外界想象般严重,但也确实面临多重困难,全球主要债权国应积极参与债务援助活动,帮助脆弱经济体渡过难关。同时,新兴经济体自身也应不断改善内部治理。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Philip H. Knight 教授及名誉院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 SPENCE在与交通银行行长刘珺的对话中表示,全球经济已经迅速从“需求受限”步入“供应受限”时代,需求大于供应引发了眼下的通胀现象。其中,有一些长期性因素值得关注,包括主要经济体老龄化减缓了劳动力供应的增长速度,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了全球经济的碎片化趋势。对于如何应对全球高通胀,刘珺认为,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进一步结合可以释放生产力。

刘珺与Michael SPENCE展开国际对话
刘珺与Michael SPENCE展开国际对话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榊原英资在与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会长余永定的对话中提到,日元此前走弱的原因在于美日货币政策的分化,而现在随着美国经济走弱,日元已经开始走强并可能在今后进一步走强。余永定则表示,当前美国通胀率正在下降,市场担忧美国会出现经济衰退,因此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日元和人民币面临的压力正在减弱。对于中国经济,他强调首要任务是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提振经济增长。

此外,在12月9日召开的外滩高峰论坛“利率快速上升背景下的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上,国际金融协会(IIF)主席、德国央行原行长Axel A. WEBER,法国兴业银行董事长Lorenzo Bini SMAGHI,花旗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Nathan SHEETS,国际清算银行货币与经济部门主任Claudio BORIO也深入讨论了相关话题。CF40成员、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缪延亮主持本场讨论。

中美应保持交流提升互信

以建设性合作应对全球碎片化风险

峰会期间,各国嘉宾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中美关系的最新变化与未来走向。一个共识是,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不仅利于两国自身发展,也惠及世界。两国之间在某些领域开展竞争很正常,重要的是应保持交流与合作,提升互信。

高盛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温泽恩在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对话时表示,对于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而言,有竞争不可避免,但也应该看到仍有不少领域可以合作。相信两国通过持续交流,就相关问题与挑战展开探讨,最终一定能够找到共识。

白重恩与温泽恩展开国际对话
白重恩与温泽恩展开国际对话

白重恩提到,若要更好解决当下种种全球问题,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中美两国要相互合作。而进一步改善中美双边关系,需要在提升互信方面做更多工作。

此外,围绕全球化前景、多边合作、全球治理等问题,与会嘉宾也展开了多角度讨论。

“我认为不存在‘去全球化’,但存在相较于过去更加碎片化的全球化。这种新的全球化会导致全球效率下降、经济增长减缓,减少贫困的机会也将随之降低。”巴黎和平论坛主席、世贸组织原总干事Pascal LAMY在外滩圆桌“多极化背景下如何推动建设性合作”上直言。他建议,各国应积极寻求推进必要且可行的国际合作项目。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则在该场讨论中表示,当前全球治理水平跟不上全球问题恶化的速度,比如气候变化方面。这样的全球问题需要各国集体行动,而集体行动首先应以“公正”“合理”作为指导性原则,并需要以联合国为中心。

Robert RUBIN,世界银行发展政策与伙伴关系常务副行长Mari PANGESTU,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等中外嘉宾也在本场讨论中就如何应对全球化变局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在外滩闭门会“地缘政治与国际货币体系”上, Jean-Claude TRICHET与日本央行原行长白川方明,G30董事会主席、以色列央行原行长Jacob A.FRENKEL,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荣誉所长、非常驻高级研究员C. Fred BERGSTEN、黄益平等兼具政策实践与理论积累的中外专家,还探讨了全球化变局之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及其对主要经济体的影响等重要议题。

数字技术释放数字生产力

数字人民币研发走在世界前列

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需要回答的一个关键命题是,金融资源如何在科技的加持下更为精确地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这也是上海在实现“金融科技中心全球竞争力明显增强”这一目标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12月11日的外滩全体大会围绕“金融科技:数字技术释放数字生产力”这一主题展开。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在演讲中表示,要围绕核心技术攻关,增强金融科技的硬实力,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要看到,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客观上增加了金融体系的关联性和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让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感性、突发性、危害性更强,处理不好可能加大实体经济的成本。他指出,金融科技创新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基本原则,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任何业态的金融业务都应当按照相应的规则规范、法律法规管理。

香港交易所原行政总裁、滴灌通集团创始人李小加认为,以固定收益银行体系为主的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触及小微经济,主要是由于缺乏股权类投资作为固定收益之间的消化器、过滤器,而数字金融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带来了崭新机会。

 接下来的讨论中,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原主席Timothy MASSA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及资本市场部主任Tobias ADRIAN,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访问研究员、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关系高级副总裁Rory MACFARQUHAR等国内外专家分享了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现状、研判全球央行数字货币发展前景及其在跨境支付等领域面临的挑战。

在以“数字经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主题的外滩高峰论坛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表示,目前国际上有几十家中央银行在研究数字货币,但多数是观望性质的研究,并不是明确为实施而做的研究,进入技术开发层面的更是少之又少。相比之下,中国已经开展数字货币实质性研究并进行了大规模试点,走在了世界前列。

他认为,数字人民币接下来需要做的是更加复杂和关键的工作,主要包括:探索数字经济条件下能被广泛接受的数字人民币应用方式;制定数字人民币发行和运行管理制度并对制度开展试点运行;磨合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的衔接,使数字人民币能够融入整个经济体系发挥作用。

参与该场讨论的还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联合国秘书长原特别顾问Jeffrey SACHS,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顾问、香港证监会原主席沈联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首席金融科技官Sopnendu MOHANTY,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主任何东等中外专家。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副司长周宇主持本场讨论。

中国银发经济未来规模可观

关注老龄化背景下的财富管理新机遇

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这是我国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为商业银行、公募基金、保险等资产管理机构带来新机遇。本届峰会有关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的讨论,亦在此背景下展开。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表示,从金融角度来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在于持续做大养老金规模,形成长期资本,并通过科学配置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科院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中国养老金“家庭财富”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2022年,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为家庭部门开辟了改善家庭财富占比、结构,提高养老金融比例的新“战场”。有了这份制度的引导,就可让第三支柱真正发展起来,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体系。他同时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将雇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其中。

养老市场规模方面,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源祥认为,“在未来几十年中可以看到,中国银发经济的规模可能会达到15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球养老产品和服务方面最大的市场之一。”

关于人口结构变化下的资产配置的思考,新华基金董事长翟晨曦观察到的未来趋势包括:中国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关注相关投资机会,包括资管及财富管理业务中的上市企业;在改革助力下,资本市场下一步发展将继续扩容和“提质上量”,对投行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市场利率会有起伏但低利率可能不是短周期的现象,资产管理机构要对此有所准备;对资管机构来说,养老金业务将迎来较有利的发展时期;居民财富管理资产配置风险偏好会经历先升后降的过程。

参与相关话题讨论的还有中国银行养老金融部总经理田军、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长江养老总经理王海峰、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杨峻、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王洪栋、中国邮储银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刘丽娜等来自银行、保险、基金的机构代表。

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还就 “中国宏观经济与市场展望”、 “新兴市场经济困境、影响及应对”、 “全球供应链新动向:韧性与重组”等主题,举办了多场外滩闭门会。周小川、王一鸣、Martin WOLF、Reza BAQIR、林毅夫、Marcos TROYJO、Pascal LAMY、易小准、Charlene BARSHEFSKY、Cecilia MALMSTRÖM、中尾武彦、Jeffrey SCHOTT等国内外重量级经济学家就前述重要议题展开交流。

此外,在外滩闭门会暨万柳堂资管圆桌“多重因素叠加下的全球资管市场:变革与发展”上,聚焦投资环境转型背景下资产管理机构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凯雷集团联合创始人David RUBENSTEIN,MSCI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Henry A. FERNANDEZ,交通银行行长刘珺,中金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朱云来,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克冰也先后发表主题演讲。 

 

 

消息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美通说传播
美通社专注企业传播,为您分享全球范围内市场公关、品牌营销、企业传播领域的最新趋势、动态,介绍相关知识、经验、技巧、案例和工具。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