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2年11月3日 /美通社/ -- 心律失常是指心跳节奏或速率的异常变化,包括心跳过快、过慢或不整齐,大部分心脏猝死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然而,当下我国大部分民众对心律失常这一常见疾病的知晓率严重低下,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几乎是"不认识、不重视、不治疗"。
扩大疾病科普力度,推动心律失常疾病防线前移,不仅需要医学领域的专业力量,更需要联合公众的参与。在第五届进博会的广阔舞台上,作为起搏电生理领域的领导者,美敦力心脏节律管理及诊断业务运营部携一众明星产品惊艳亮相,展示心律失常领域的技术革新趋势,同时还在进博前夕,发起了"心律失常救命口诀"和 "心律失常护心操"的科普宣传活动,借助大众流行方式,号召更多民众参与其中,推动疾病知识的科普,为健康心律共同起舞,同时向大众宣传心律失常领域的三个"救命神器" -- "心脏防弹衣"EV ICD[1]、胶囊起搏器Micra[2]、诊断心律失常的袖珍雷达LINQ II[3],这些“救命神器”也将在第五届进博会现场与大家见面。
心律是心脏健康的晴雨表,跳得太快或太慢都可能预示着疾病的发生。如下是对这三款“救命神器”的介绍:
"心脏防弹衣" -- EV ICD
如果发生心脏骤停,心脏会失去泵血能力,导致大脑及全身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危急生命。这时候就需要及时电除颤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自身正常心律。然而,由于发病突然,短时间内很难找到体外除颤器(AED)及时治疗,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患者往往在一到数小时内死亡。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人数超过54万,而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4]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则可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将小型化的除颤器植入患者体内,可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患者心脏情况,在发生心脏骤停时迅速除颤,就像为患者穿上了一件"心脏防弹衣"。 心脏超声中的左室射血分数指标低于40%的患者就要格外警惕心脏骤停的风险,需要及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植入ICD预防心脏性猝死。
随着全球创新科技的发展,美敦力迎来了新一代的"心脏防弹衣"EV ICD。与传统ICD不同的是,EV ICD除颤电极导线独特的植入点位靠近心脏,但不进入心血管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临床数据显示EV ICD有效性高达98.7%,安全性高达92.6%[5],在保障起搏治疗功能的同时还降低了能耗。
胶囊起搏器 -- Micra
传统观念中认为心跳越慢越好,其实并非如此,心跳过慢很可能是心动过缓,患者常表现出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药物难以满足心动过缓治疗需求,这时候就要植入起搏器,让心脏重新律动起来。
起搏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经静脉的起搏器,也就是大众常见的起搏器。它通过血管将电极导线植入到心腔中,感知并起搏心脏。它的CPU和电池则集成在脉冲发声器里,埋在皮下。这一经典的术式已经延续了60多年;
另一种则是无导线起搏器,顾名思义,这种起搏器没有电极导线,大小就像一颗胶囊,直接植入在心腔内感知和起搏,这就是美敦力创新研发的Micra无导线起搏系统。
第一代无导线起搏系统Micra VR在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上的首秀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在次年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正式获批,在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上市,如今已有超6000位患者受益于此疗法[6]。如今Micra VR的加强版Micra AV也已经于今年5月份在国内上市。Micra AV在保留了Micra VR兼容3.0T MRI、0.8立方厘米、1.75克的重量,微创植入等所有优点的同时,还增加了重建患者房室传导功能,让患者获得更佳的起搏体验。
哪些患者需要寻求起搏疗法呢?当心电图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风险时,就要尽快医院,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意愿,由医生和患者共同选择植入传统起搏器还是无导线起搏器。
心律失常的袖珍雷达 -- LINQ II
当心跳经常快慢失常,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到医院却又检查不出问题时,就需要一个心电监测设备,可以长时间连续不断地监测心跳,及时记录异常心电情况。LINQ II就是这样一个守护患者心跳情况的"袖珍雷达"。曲别针大小的它不仅兼容3.0T MRI,还能为患者提供长达4.5年的长程监测。
LINQ II不仅可以长程记录,还可具有强大的诊断功能,可为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提供诊断数据,明确患者的晕厥是否与心跳有关。此外,还可用于卒中原因诊断、疑似房颤的筛查以及房颤患者术前术后的长期身体健康监测管理。
共同唱响朗朗上口的"心律失常救命口诀",共跳活力动感的"护心操",全国各地如今已然掀起了一股"全民护心"的热潮,让更多民众关注并了解心律失常疾病。活动还在继续,让大众一起注入激情,守护心律健康,共享美丽生活。
[1] 尚在全球临床试验评估中
[2] 国械注进20223120231/国械注进20193120297
[3] 该产品尚未在国内上市
[4]马丽媛, 吴亚哲, 陈伟伟.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要点介绍[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9, 27(8):5..
[5] Friedman P, Murgatroyd F, et al. Extravascular ICD Pivotal Study Investigators.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 Extravascular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N Engl J Med. 2022 Oct 6;387(14):1292-1302. doi: 10.1056/NEJMoa2206485. Epub 2022 Aug 28. PMID: 36036522. "302例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并完成除颤测试的患者中,除颤成功的患者比例为98.7%","Kaplan-Meier模型预估6个月无主要系统或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比例为92.6%"
[6] 内部统计植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