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已成为最受关注的民生热点之一。12月23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清华大学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指数课题组、大家保险集团三方联合编制的《中国养老服务蓝皮书(2012-2021)》在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之“城心养老:养老新趋势”上正式发布。
蓝皮书从养老服务基本问题、养老服务需求研究、养老服务供给研究和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梳理,旨在为养老服务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促进社会共识,探讨最能满足中国居民养老需求的理想模式。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应合理界定政府责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5%。“十四五”期间,中国预计将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035年之前预计进入高度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打造完善有效的养老服务体系,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
蓝皮书认为,在此过程中应合理界定政府责任。国民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个人长寿风险管理责任不断加大,政府的有限责任是为人们适应百岁人生提供发展平台。体现为在宏观上组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在中观上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建设基础设施、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发展产业链;在微观上指导和规范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三类产品的生产、定价和供给。
例如,为贫困人口等群体提供的“兜底性服务”等公共产品应当依法由政府提供,以成本定价为主;服务社会大众的基本保健和养老服务则均属于“普惠型服务”,这类准公共产品政府应通过包括支持发展社会企业、举办公私合作PPP项目在内的多种方式参与;服务高净值人口的私人产品则属于完全的市场机制,政府的责任是通过法规、行标和监督规范市场行为。
蓝皮书表示,政府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和打造养老服务体系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严格依法界定公共品的适用范围和待遇清单,防止出现任意扩大范围和利用权力搭便车的现象;二是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嵌入社会事业发展基金、社会企业和社会服务,以准公共品的生产机制满足中等收入人群和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三是养老服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通力合作,在党的领导下,打造“规范政府责任、建立民主协商机制、发动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加之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超八成受访者愿接受“城心养老”方式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居民养老需求渐成井喷之势。为准确识别城市居民养老服务需求,2021年,由大家保险集团与清华课题组合作开展了“中国城市居民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5%的受访者考虑过养老问题;父母健在的受访者中,82%的考虑过自己和父母的养老问题。
在对于养老方式的认知上,受访者对于城心养老的优势选择排在前三的是离市中心近/生活便利/交通便利、方便子女/亲人探望、熟悉的生活圈/社交圈,占比分别为34.49%、32.57%、27.41%。而对于城郊养老的优势,受访者选择排在前三位的为生活环境好、居住面积大、交通便利,占比分别为57.94%、53.06%、49.92%。综合比较,有83%的受访者愿意选择城心养老的模式。
蓝皮书同时指出,随着泰康保险、大家保险等商业保险集团适应银色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进行金融创新,推动保险、地产、医护和养老服务闭环管理,实现养老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相结合,由此形成养老金融新格局,且正在向核心城市群聚集。
在此背景下,核心城市群发展需要扬长避短。蓝皮书表示,核心城市群在养老事业、产业发展上存在诸多优势:养老金市场发展可以增加长期资产配置,促进资本市场转型、治理和持续发展;嵌入医护的养老社区建设,可以促进健康科技与银发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市场结构转型,形成既适应青年劳动人口,也适应大龄劳动人口的新型就业市场;带动当地政府改造老旧居民社区,大力发展养老社区,满足大多数居民养老服务需求。由此形成核心城市群持续发展优势,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优势和促进外循环经济社会发展。
蓝皮书认为,发展核心城市群效应,带动双循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去其弊、取其利。一是加大中央政府对非核心城市群的中央转移支付,促进全国各地经济社会持续的、均衡的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医养服务PPP,通过划拨土地与建设公共设施,降低医养服务的重资产成本,引入民营企业和社会企业经营轻资产,在收费价格中减去地租和部分房租,发展可以满足中产阶级乃至低收入人口需求的医养服务;由此推动银色经济和银发产业在全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保险+养老”具“双面黏合效应”
养老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令保险业看到机遇。短短几年内,已有多家保险企业在养老服务市场开始布局。
蓝皮书指出,截至2020年9月末,已有10家保险机构投资47个养老社区项目,床位数84155个。从项目情况及入住情况分析,独立公寓的开放户数与护理公寓的入住率均逐年递增,医养结合过程中医院部分较难盈利,位于城市郊区面临急救的困境。2019年,大家保险集团将养老作为集团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我国社区基本保健基础设施和15分钟急救圈尚不完善的阶段,从“城心”养老社区做起,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院内院外全覆盖的“健康管家咨询+自有医生面诊+外部专家问诊+三甲绿通就医”的顾问式分级诊疗体系,打通互联网医院平台、药事管理平台和医保结算系统,为长者提供包括个性化就医建议及陪诊服务、药品管理及医保结算在内的一站式就医解决方案,切实解决就医慢和就医难的痛点。
蓝皮书指出,上述“保险产品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产品具有“双面黏合效应”。
一方面,在诸多年金保险产品中选择了此类产品的消费者,包括青年消费者、中年消费者和老年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的收益和赔付方式,还有了一个新的偏好,即关注和比较养老社区建设,以增加自己对养老社区的信息拥有。在课题组调研中发现,有这类偏好的消费者的占比非常高。
另一方面,售出此类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不仅关注年金产品的死差、利差和费差,更关注养老社区的建设和品牌的培养,并带动相关保险产品均围绕这个品牌进行销售。一旦拥有“一床难求”的品牌效果,养老相关的保险产品的价值和市场就会加大。
蓝皮书表示,同时,售出这类产品的保险集团,在理性消费者的关注下,产生了内部合力与外部竞争力。集团内部的发展理念高度统一、发展战略逐步清晰、资源整合目标明确、品牌和连锁效应越来越强,市场竞争力快速上升。在中国养老服务市场中,出现了理性的供需双方,由此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消费选择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低收益时代的财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