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1年5月7日 /美通社/ -- 近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全国中医腹膜透析联盟共同主办,百特支持的“全国中医腹膜透析联盟透析新技术研讨会·暨腹膜透析新技术培训基地授牌仪式”正式启动,旨在以带有远程患者管理(RPM)功能的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APD)以及腹膜透析置管术带教培训作为项目抓手,结合中医特色,推广高质量中医腹透治疗模式。截至目前,项目已覆盖78家单位,其中包括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内的核心单位11家,夯实组织内对于腹膜透析新技术的掌握程度。
去年在陈香美院士的带领下,制定了《自动化腹膜透析中国专家共识》,希望进一步推广APD的应用,尤其是具有双向传输功能的智能化APD在临床中的应用。置管是腹膜透析的基石,“微创的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可降低感染率、提高腹膜透析质量。通过“中医特色腹膜透析治疗新技术推广项目”,以腹透技术精湛的中医医院为骨干核心单位,带动培训更多医院的医生掌握该项技术,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全球约有百分之十的人口患有慢性肾病,慢性肾病一旦得病不可逆转。病情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者,主要依靠肾脏替代治疗延续生命。
腹膜透析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替代治疗手段,尽管我国腹膜透析质量已得到显著提高,却仍然面对挑战。中医药在提高腹膜透析及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发扬中医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优势,安全、稳定的腹透通路必不可少,熟练、精湛的置管技术不可或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中医肾病学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 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副总编辑、天津市名中医等各种社会任职
大众疾病认知亟待提升,腹透成为主要治疗方法
慢性肾脏病早期临床症状隐匿,因此大众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尚不充分,很多患者就诊时已进展至终末期,也就是俗称的“尿毒症”。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诊断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检出率的提高也导致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据此估算我国有1.2~1.4亿人罹患慢性肾脏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达到100~200万人;截至2019年底,全国透析登记系统(CNRDS)显示,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为73.6万。
尿毒症患者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但受排异、肾源等因素的影响,多数患者仍是依靠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治疗。腹膜透析依靠腹膜与水进行交换,避免肾脏缺血的弊端,对血流动力影响较小,可有效保护残余肾功能。因此,腹膜透析是如今比较提倡的治疗方式,尤其在疫情期间,可居家进行治疗的腹膜透析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往返医院的高交叉感染风险,是我们推荐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
但是,目前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向公众普及早诊早筛理念,提高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率、知晓率、治疗率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行业内也制定了很多指南和共识,提高医生对相关疾病的认知,也是目前我们需要重视和落实之处。
助力患者长程可持续腹透,中西医结合带来更多获益
2020年,新冠肺炎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我国传统中医发挥了重大作用。杨洪涛教授表示:既往的传统理念认为,中医药会给患者带来容量负荷、高血钾等风险,因此曾受到业内质疑。近年来发现,中医药治疗在提高腹透患者营养摄入、改善消化道功能紊乱、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在严密监测腹透患者血钾和容量负荷的前提下,加以中医对症辨治,为患者长程可持续腹透打下坚实基础,且腹透结合中药在保护残余肾功能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从而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们前期的研究和探索显示,中医单位开展的腹膜透析治疗,患者生存质量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患者间断或长期使用中药密不可分。
中医在透析患者的心理关怀方面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腹透患者由于经济负担等因素,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非常高,中医治疗理念讲究阴阳平衡,可采用中药、针灸、艾灸、皮肤熏蒸等方法对患者进行中医调理,帮助改善睡眠、稳定情绪,可以增加患者的幸福感。
APD帮助患者融入社会,但我国普及程度仍然较低
APD用机器代替手工操作,可定时自动进行液体更换,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流程、降低感染风险。另一方面,APD在睡眠状态下仍可自动运行,使患者在白天可正常回归社会、参与劳动,从而增加收入,获得社会认同感,实现自我价值,减轻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显著改善抑郁焦虑状态。
原则上需要做腹透的患者都可以应用APD,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儿童、年轻患者、有就业愿望的患者,APD也具有更大优势,可解放劳动力、增加获得经济收入的机会;相比国外,我国APD开展较晚,在腹透中的应用占比仅约1.9%~4%。而根据国外相关数据显示,APD相比CAPD可降低感染率及全因死亡率,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我国尚有极大的未被满足的应用需求。
中医+APD+互联网技术,实现全病程智能化管理
随着“互联网+”应用拓展到腹透领域,APD技术不断进步,新一代APD已融合远程监测功能,从而实现具有远程患者管理(RPM)功能的自动腹膜透析技术。
RPM支持医护远程数据监测,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治疗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这帮助医务工作者越过隔墙,为肾脏病患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医疗服务。实现了患者数据的远程传输,未来或可全面对患者的心率、血压、透析状态、腹腔压力、导管位置等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传输,便于医生进行跟踪评估。尤其对于病情偏重、并发症较多的患者,这种数据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医生及时进行治疗干预。此外,APD数据的自动传输相比常规随访的电话沟通方式,更有助于获取准确的数据,对将来医疗技术的改进、方案的制定等将大有裨益。
未来,也希望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对中药剂型进行有效地改造提纯,使APD机器在注入腹透液的同时,可以通过旁路装置注射中药制剂,或加载红外理疗装置,将中医理念和手段与APD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实现患者的智能化管理。
置管是腹透成功的基石,经皮穿刺技术更简便
准确地将导管腹腔段末端置于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是腹透成功的基础。“微创的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是基于腹腔穿刺技术,在B超等影像学技术的引导下进行置管的方法。在我国,很多患者对于开腹手术较为抵触,而随着穿刺技术的日趋成熟,这种创伤小的置管方法只需缝合一针,几乎不留疤痕,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国内已有很多专家进行了这方面的相关探索,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
对于腹透而言,腹膜透析置管术及导管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是我们中心多年来使用一种微创的置管术,它拥有流程简便、操作时间短、无荷包缝合,手术中采用局麻,创伤小,并发症率低,手术后住院时间短,经济等优势。良好的导管功能直接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及质量。“微创的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可以帮助患者轻松开启腹透。
总而言之,在有相应适应症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这种经皮穿刺置管术更加方便、效果也很理想。此外,经皮穿刺操作简便,在门诊处置室即可进行,可以避免患者因手术排期而延误治疗,为亟需急救的患者提供了更加快速的治疗选择。
中医特色腹透新技术推广项目,造福更多患者
杨洪涛教授:由于腹透技术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可及性更高,未来随着项目不断推广,带教模式逐渐探索成熟,使得“微创的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能够进入基层,被更多医生所掌握,将会大幅度提高中国尿毒症患者腹透比例,争取实现尿毒症患者中90%以上可以获得腹透治疗的远大目标,让腹透能够惠及更多中国患者,创造肾病领域新的里程碑。
在响应国家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号召下,通过数据传输实现远程医疗,让更多患者能够得到领域内专家会诊的机会,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希望。未来也期待能够进一步促进中西医结合,创造更多新的治疗理念,完善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助力肾病治疗领域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