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6月3日 /美通社/ -- 赛诺菲今天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注射用拉罗尼酶浓溶液(商品名:艾而赞®, Aldurazyme®)用于确诊为黏多糖贮积症Ⅰ型(MPS Ⅰ)患者的长期酶替代治疗,用于治疗疾病的非神经系统表现。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是一种主要在儿童期发病的罕见遗传病,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健康。艾而赞®是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批准治疗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酶替代疗法,同时也是中国唯一治疗MPS Ⅰ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可以用于所有年龄段和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MPS Ⅰ患者,填补了国内特异性治疗药物的空白和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
黏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 MPS)是一类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是由于人体细胞溶酶体内黏糖多水解酶的活性减低或丧失,导致黏多糖(glycosaminoglycans, GAGs)不能被降解,贮积在细胞内而引发的一组疾病,已被纳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根据缺乏酶的不同,MPS分为7种分型。其中,MPS Ⅰ是由于溶酶体α-L-艾杜糖苷酶(lysosomalα-L-iduronidase,IDUA)活性降低或缺乏,导致黏多糖(GAG)自出生时就开始在各组织器官逐渐贮积,可造成面容异常、神经系统受累、骨骼畸形、肝脾增大、心脏病变、角膜混浊等。
Ⅰ型患者大约从6-24个月起病,3岁后一般会出现发育迟缓,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受累,重症患者常于10岁前死于呼吸道感染或心力衰竭。如果不进行治疗,MPS Ⅰ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11.6年,重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8.7年[1]。近期发布的《中国黏多糖贮积症患者生存报告》是中国首个且全球最大样本量的MPS患者群体生存状态的调研,由临床学会、研究机构和患者组织等多方参与。经过确诊后,在国内MPS患者组织正式注册的患者为378名,其中儿童患者约占84%。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罗小平教授表示:“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尽早诊治至关重要,疾病危害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加重,最终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进展,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和生命。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对症治疗。艾而赞®的获批上市不仅给治疗罕见病的医生提供了有力的武器,面对患者不再感到无奈,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无论是对医生还是患者都是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艾而赞®可快速并持续降低尿GAG、提供多个器官系统的临床效益,改善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残疾指数和疼痛指数、睡眠质量、视力和听力等)。长期治疗,稳定或逆转MPS Ⅰ临床症状(肺功能、6分钟步行能力、关节活动度、左室肥厚、肝脾肿大等)[2,3],早期和持续治疗均显示积极的临床结果。
Ⅲ期临床研究证实,艾而赞®可长期改善和稳定73%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预测值[4],平均绝对FVC稳定增加,最终增加0.25±0.05 L(提高5.6%);可以持续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和耐力,与安慰剂相比,在26周时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6MWT)平均增加38米[5],3.5年扩展研究证实,78%患者6MWT得到改善和保持稳定[6];迅速且持续减少肝脏体积,Ⅲ期扩展研究结束时,95%的患者达到正常肝脏体积[7];另一项研究显示,治疗52周,5岁以下患者的左室质量平均下降11.3%[8];HSCT围手术期使用艾而赞®可改善致残率和死亡率以及认知结局[9,10,11],早期和持续治疗均显示积极的临床结果。
北京正宇粘多糖罕见病关爱中心郑芋女士表示:“艾而赞®的获批对中国的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者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十七年前,艾而赞®就在国际上市了,现在中国的Ⅰ型患者终于迎来了特异性治疗药物,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如今‘望药兴叹’的历史已经被改写,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者终于迎来了生的希望!”
赛诺菲特药全球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王柏康先生表示:“作为全球罕见病领域的领导者,赛诺菲已引进多款溶酶体贮积症的创新治疗方案,积极拯救戈谢病、庞贝病及法布雷病患者的生命。如今又迎来了艾而赞®的获批,这对国内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者而言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们将继续秉持对中国患者的承诺,积极推动艾而赞®早日在中国上市,让更多罕见病患者实现‘病者有其药’的中国梦。”
艾而赞®自2003年首次获批以来,目前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17年的临床经验证明其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12,13],全球累计惠及1000余位MPS Ⅰ患者。
关于黏多糖贮积症Ⅰ型
[1] Moore D, et al. Orphanet J Rare Dis 2008; 3: 24. |
[2] Clarke L, Wraith JE, Beck M, et al.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aronidase in the treatment of mucopolysaccharidosis I. Pediatrics 2009;123:229-40. |
[3] Sifuentes M, Doroshow R, Hoft R, et al. A follow-up study of MPS I patients treated with laronidase 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6 years. Mol Genet Metab 2007;90:171-80. |
[4] Clarke L, et al. Pediatrics 2009;123:229–240. |
[5] Wraith JE et al. J Pediatr 2004;144:581–588. |
[6] Clarke L, et al. Pediatrics 2009;123:229–240. |
[7] Clarke L, et al. Pediatrics 2009;123:229–240. |
[8] Wraith JE, et al. Pediatrics 2007;120:e37–e46. |
[9] Ghosh A, et al. Mol Genet Metab 2016;117:373–377. |
[10] Bijarnia S, et al. J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09;45:469–472. |
[11] Eisengart JB, et al. J Pediatr 2013;162:375–380. |
[12] Genzyme. Aldurazyme®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Genzyme Europe BV, Amsterdam, Netherlands. Revised Dec 2018. |
[13] Clarke L, et al. Pediatrics 2009;123:229–240. |
[14] Moore D, et al. Orphanet J Rare Dis 2008;3:24; |
[15] Clarke LA. 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I GeneReviews. February 2016. Available at: 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1162/. Accessed May 2019; |
[16] Muenzer J, et al. Pediatrics 2009;123:19–29. |
[17] Muenzer J, et al. Pediatrics 2009;123:19–29; 2. Clarke LA, et al. J Pediatr 2017;182:363–370. |
[18] Clarke L, et al. Pediatrics 2009;123:229–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