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3月24日 /美通社/ --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lobal Mobile Internet Conference,简称GMIC)首期在线峰会 -- “GMIC在线|效能进化峰会”已成功举办。
峰会聚焦于现阶段所有企业最关注的智能化转型、产业数字化升级、效能进化与增长等话题,吸引了20家主流媒体深度参与,累计引发139万人次在线观看。
汤道生-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胡郁-科大讯飞执行总裁、区力-京东数科副总裁、梁冬-东吴相对论创办人、张一甲-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罗旭-纷享销客创始人兼CEO、简仁贤-竹间智能创始人兼CEO共同出席。
峰会上,张一甲与罗旭、简仁贤带来了《效能进化的创新与创业》的深度访谈,以下为GMIC官方整理的简仁贤访谈内容:
01 效能进化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张一甲:欢迎⽵间智能创始⼈兼CEO简仁贤,请先向观众介绍一下自己及自己所在的企业。
简仁贤:各位好,竹间智能是一家人工智能的技术公司。它着重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于人机交互,这个当中主要关注NLP、对话机器人、情感识别以及用NLP来构建知识图谱达到文本分析的综合NLP语言语义跟语音结合技术。通过这样的结合,搭建比较完整的平台和解决方案,实现为企业赋能。
比如,在企业需要跟它的客户去交互的时候,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帮企业在售前、售中、售后的场景提供辅助,有一些场景甚至可以达到替代作用。在企业内部,通过NLP、竹间Bot Factory™人工智能平台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达到业务流程优化和缩短业务流程的效能提升。
所以,整体来讲,我们是用NLP技术加上情感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前台、中台、后台结合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张一甲:我们的主题是“效能进化的创新与创业”,想问一下对效能进化的理解。什么是一个企业的效能?如果让你用一把尺子测量一个企业的效能,这把尺子应该是什么?
简仁贤:首先,针对不同领域的企业和企业的不同阶段,效能的定义和这把尺子一定不一样。企业分很多,医疗、电商、互联网、科技型公司、零售公司等。比如,零售场景中可能效能就是每个月的KPI;在软件科技公司,它会用每个人的产出,也就是营业额除以员工总数;在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它又不一样,医疗机构不是盈利机构,它的KPI比较复杂一点,学术机构则跟发论文的次数有关。
在每个企业的不同阶段,效能的衡量也不一样。比如像竹间智能,摸爬滚打到现在快五年的时间,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型。
第一个阶段效能是从产品迭代的角度衡量,是一个夯实地基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挖掘场景、打磨平台,通过累计场景、累计数据的算法衡量企业未来可以创造多少价值。第三个阶段要开始看人效,验证企业能不能赚钱。人效就是多少人的投入,做出来的产品产生了多少收入,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对我们行业而言,效能就是人效。
另外,只谈效能,不谈进化也不对。所以,我觉得“效能进化”这个关键词非常好。很多人只看到效能没有看到进化,效能进化也叫迭代,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个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效能都会有一些新的进化。
比如,我以前在微软十多年时间,它每隔两年,KPI都不一样。但它最终追求的东西是一样的,就是在过程中有没有成长率。而现在,竹间更注重的是商业化和市场占有率。所以,进化就是要在不同的阶段,找到不同的效能配合。
张一甲:“效能进化”在这个题目当中,其实是一语双关的。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要求,怎么去看自己的效能进化;另一方面,也正是效能进化在整个时代当中成为普遍的主题,才孕生出非常多的创新与创业机会。
02 疫情对企业有哪些影响?
张一甲:其实从某种角度讲,企业都是为了给客户创造更进化的效能。现在是疫情期间,全国人民最关心的是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想问一下,企业复工怎么样?有没有受疫情比较大影响?
简仁贤:发现疫情时,公司就有了很强烈的危机意识。第一个是先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为此,公司制定了保护员工和其家人的政策。同时,IT的同事开始开发线上工具,为过年后复工做准备。另外,竹间是一个比较分散的公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台北都有研发中心。在比较分散的情况下,我们受疫情的影响也会比较低一些。
到了疫情真正比较严重时,我们列了一系列的方案,在疫情当中凝聚起大家的团结力,营造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开始做产品培训、技术培训,加强大家的内功。同事们也都很有社会责任感,凝聚在一起做了“疫情机器人”。
同时,因为我们是一个科技公司,本来就是远端作业,各个地方协作,所以大家做的都非常好,复工对我们来讲不是一个问题。严格来讲,我觉得疫情凝结了大家的一股向心力,不管是技术、产品研发,我们又往上进了一步。
张一甲:您刚才讲到企业面对复工的情况,我也看到竹间推出了在线问答AI机器人,现在这个机器人市场表现怎么样?可不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简仁贤:我们推出电话机器人,用科技的力量帮区政府、校区、社区、学校、家长们打电话。比如竹间服务的徐汇区,平均每天打出的电话是两万多通,二月底时已经有了几十万通,3月中旬就达到了七八十万通。如果用人工来做,会有很大的人员需求,所以电话机器人减轻了人员压力。
第二个,在疫情期间,我们与质量比较高的权威数据平台“丁香医生”建立合作,在区和街道展开服务。但是区和街道的单点服务效率有限,因此我们又与三大手机厂商(华为、vivo、OPPO)合作,华为、vivo、OPPO占中国70%的手机占有率,我们的疫情机器人接入他们的电话系统,变成疫情咨询语音助理,服务更加广泛的受众。前一段时间需求很高,二、三月份加起来有大几千万的询问。同时,我们在APP、公众号等渠道建立的对接,到三月份也接收到了上百万的询问。
所以,第一个我们是按照终端去提供大量的服务,第二个是帮助有需求的建立对接。但全部都是免费服务,现在来看效果非常好。很多合作方,也希望将来在医疗咨询、医疗服务等科技上与我们建立长期合作。
张一甲:对话机器人和电话机器人这类的机器人是你们的核心主业务吗?还是有别的分支?
简仁贤:这两个是核心主业务。
张一甲:那也就是说,这次疫情对你们的业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简仁贤:我们的对话机器人是用SaaS的方式做到的,这次疫情不但帮助到我们的用户,也帮助我们验证了平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开发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平台很重要的部分。一个新的应用、解决方案、新的场景可以很快搭建起来,表示你的平台完整性和成熟度够高。也是经过区政府和华为、OPPO、vivo的认证,我们才有办法做到这样的一个提供。
所以,这次疫情对我们产品和平台标准化的的确确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而且我们面对的终端用户是ToB再ToC,这些用户是谁我们都不知道,这也是非常大的考验。非常欣慰的是,我们通过了这个考验。
03 疫情结束后,企业下半年的方向?
张一甲:整个上半年每一家公司几乎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要么是带来了新机会,要么是带来了巨大的时间挑战。最后一个问题,为疫情结束的下半年做了什么准备?怎么看待疫情结束,一切回归正规时面对的机会、难题以及效能进化怎么体现在市场经营过程中?
简仁贤:一个企业在今天的时间点上,还没有做好前半年和后半年的规划,我会认为这个企业非常危险。我们团队花了很多时间为前半年和后半年可能发生的最好或最坏的状态,做出了不同的方案。
一个企业要能够在应付的过程中挺过去,满足条件以后要抢占市场,这很重要。在疫情前,原来只是看到中国境内的市场。现在欧洲和美国也在面临疫情的爆发,市场更大,很多东西都是未知的。
其次,利用危机拿下市场,就是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我们不久前很幸运地融到了B+轮,资金够了又有收入,现金流也比较健康。
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始想怎么去把危机变成契机,把手上的东西最大化。我们这两个月一直在做聚焦的动作,争取把手上的东西变得最大化。
由于我们是科技公司,契机点来的时候要找有钱的行业。我们1、2月还有很多钱进来,因为之前交付的健康企业还在继续付钱。
现在客户变成了两种,一种是有钱的,要加速智能化,我们自身能不能抓住取决于交付能力、技术平台、产品能力、服务能力有多强。第二种,新的契机客户在哪里?比如在线教育、医疗,政策支持。所以,我们已经把计划都做好了,今年的目标还是要挣钱,要填饱肚子、提高收益,达到目标。
如果企业可以造血,肯定可以挺过去,造血不了则很快就会烧光。因为ToB的公司周期比较长,如果现金流不够维持这样的周期,那未来3-6个月就很难了。
我们要控制好节奏,每天都要看市场变化。我们的商务同事一直在与客户聊,了解客户、了解市场脉络。根据市场脉络走,原来的预期是4-5月好了以后,5、6、7月重整,下半年会好转。但是全球我不知道,所以我们要随时保持警惕状态,千万不要忽略全球对市场整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