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11月19日 /美通社/ -- 11月14日,2020“甲子引力”大会于北京召开。开幕式上,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甲小姐)为逾千名各界来宾带来了《2020中国数字经济55个判断:命运与共,大道不孤》主题报告。
张一甲从微观、中观、宏观出发,以一年、十年和百年为尺度,带我们测量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一年可见草木枯荣。疫情当前,全球放眼望去,中国是一个例外。中国成为2020年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并持续吸引全球资本巨浪涌入。中国企业不仅正加速数字化转型,也大刀阔斧地拥抱创新发展。
十年可见产业变迁。疫情加快了历史周期性的变迁。张一甲结合中国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和社会现象,阐释了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性国情。
百年可见文明盛衰。信息技术的演变和推进,带来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文明将在从工业经济走向数字经济的康庄大道上奋勇疾驰。
张一甲将中国当下的发展称为“一场没有模仿对象的深刻转型”,这对科技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科技企业需要突破重围。
张一甲回顾了2019年的25个产业趋势预判,并提出了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的55个判断。从行业发展的整个生态观察,到对超过2000家企业数字化的实勘调研,再到对于企业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反思,张一甲用55个犀利判断洞察了数字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去年回顾:2019年的25条判断
去年的甲子引力,我们做了25条判断,很多科技公司CEO和我表示很喜欢,所以如果甲子光年发展顺利的话,我希望这样的判断可以年年进行下去。抛砖引玉,寻找共识和反对的声音,然后一起修正我们的认知。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到今天的正题:中国数字经济的55条判断。
我将从生态的观察、实勘的结果、值得的反思,三个维度,去展开这55个判断。
1.生态的观察
判断1:要素比特化:新的经济范式已开启
判断2:数据与传统生产要素存在本质区别
判断3:“数据要素市场”亟待建立
判断4:互联网巨头的下一个千亿战争:崛起的超级数据中心
判断5:第五代计算平台正在崛起:“人”首次不再成为数字化的必经环节
判断6:“镜像效应”正在扩大: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同源同步,商业正在变聪明
判断7:“数字原生”时代到来:数字链条逐渐延长,物理链条逐渐缩短
判断8:企业创新试错成本降低:从实验验证到模拟择优
判断9:价值诞生逻辑改写:从“供需逻辑”,到“产消合一”
判断10:数字经济核心商业模式:XaaS,一切皆服务
判断11:硬件产品“软件容器化”:将重塑价值体系
判断12:“深井时代”开启:数字产业化占比逐年下降、产业数字化占比逐年提升
判断13:数字经济催生商业生态系统全面重构,“生态位”决定企业能否做大
判断14:物联网时代的单品终端境遇不同:大C终端强势,小C“卖场”强势
判断15:企业面临二选一:平台化or被平台化;集成or被集成
判断16: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只有足够“包罗万象”,才能满足足够多的“奇形怪状”
判断17:产业链关系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data 正在吸引 data,服务正在吸引服务
判断18:云计算的角色上移:从治理工具到治理思维,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
判断19:从业务向云,到云向业务:从业务理解技术,到技术理解业务
2.实勘的结果
刚才讲的是生态的观察。接下来我们讲实勘的结果。
今年甲子光年做了一件事:
我们的记者深入访问了超过700位数字化的供应端的科技行业CEO,我们智库分析师团队做了覆盖超过2000家数字化的客户端的企业的问卷调研,得到了一揽子的判断。
数字化的水温
首先我们感知一下数字化的水温。
判断20:格局远未定,深海有珍珠:云计算与信息化仍处于赛程早期
判断21:企业高度依赖供应商,蛋糕正在变大
判断22:选供应商看什么?更看重效果而非价格
判断23:对供应商的要求:大企业要持续服务,小企业要“保姆”
判断24:数字化触点正在下沉:从“领导需要”到“中层需要”,从“判断与决策”到“执行与建设”
判断25:数字化的内在动机不同:主动的大企业:高瞻远瞩看利润;被动的小企业:水来土掩谋生存
判断26:客户重点考虑因素:制衡机制、客户体验、组织架构
判断27:数字化的7大准备工作:脑袋容易身体难,战略容易执行难
判断28: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目标:盈利
判断29:谁是关键推动角色?大企业更靠业务端;小企业一把手独享话语权
判断30:资金预算给了谁?一半是“买东西”,一半给了人和服务
判断31:越是小企业,越依赖外部服务
另一个结论是:小企业相比大企业更依赖服务。很多供应商的打法是,给大企业定制化服务,给小企业标准化产品,这里就存在着供需之间的矛盾 -- 大企业有足够的专业岗位,而小企业更依赖你。
数字化的行动
刚才感知了数字化的水温,接下来我们继续看,数字化的行动。
判断32:企业行动侧重点:小企业着力于机制建立,大企业已开始业务转型
判断33:企业最拥抱的数字化应用:离客户越近,应用越火爆
判断34:实践结果超预期吗?外部容易内部难
判断35:数字化的下一步:大型企业看数据,中小企业要灵活
判断36:如何看待新技术?关注是都关注,真正切入的还很基础
穿透三大行业看数字化的真相
接下来,我们进入数字化的三个重点行业:建筑业、地产业、TMT行业。
判断37:大湾区与长三角高度活跃
判断38:三大行业数字化的内在动机不同:制造业看重“柔性”,地产和TMT更看重利润
判断39:三大行业数字化就绪程度迥然不同:地产行业最有钱,但执行能力最欠缺
判断40:三大行业的数字化预算流向不同:TMT行业更亲近云,制造业与地产业更传统
判断41:三大行业实践数字化的服务诉求不同:制造业更依赖“个性化”支持;三者都渴望咨询服务
判断42:三大行业实践数字化措施各不相同:供应商打法也应“入乡随俗”
给科技厂商的小建议
最后,是给科技厂商的几个小建议。
判断43:广告投在哪?客户也是人:“两张网”本质是“一张网”
判断44:获客最短路径:尊重现有供应商,求合作而不是夺食
判断45:该秀的肌肉:长板必须长,短板不能有
3.值得的反思
以上是实勘数据的概览,时间有限,想了解详情,可以关注我们后续的报告推送。接下来,是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判断46:“交付”的考验:1亿收入很容易,10亿收入难上加难
判断47:中国企业下一个成就国际化品牌的机会:依然相信硬件的力量
判断48:数字经济呼唤“信任”:从“熟人社会”到“契约社会”
判断49:生态呼唤“科技向善”:生态化发展如果不恪守边界,就是对生态最大的破坏
判断50:警惕决策过度依赖数据:人的归人,机器的归机器
判断51:试错是必由之路,拥抱错误,并从错误中成长起来
判断52:没有唯一正确的道路可言,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判断53:道路很长,第五代计算平台绝非终点
判断54:科技伦理:警惕算法的偏见,警惕困住我们的“系统”
判断55:新一代科技企业应该主动承担商业之外的使命
当然,在今天所描述的数字经济之外,还有很多使命,也有人在不断实践:生物科技,给我们更长、更好的生命体验;能源技术,让我们摆脱化石能源的桎梏;气候环保,让我们对抗全球变暖的威胁;星际探索:带人类寻求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我们还有太多的故事没有讲完。
作者 | 张一甲、甲子光年智库团队
编辑整理 |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