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马陈杰:以面向未来的创新,推动企业走出“第二曲线”

2019-10-24 09:25 7329
在2019年9月校内工作坊上,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港大ICB)创新管理系系主任、高级课程主任暨首席讲师马陈杰先生揭示了创新、领导力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大家共同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创新走出第二曲线。

香港2019年10月24日 /美通社/ --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成为了推动企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创新导致的激烈市场竞争为企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对此,领导者必须在企业内部打造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积极拥抱变化。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港大ICB)创新管理系系主任、高级课程主任暨首席讲师马陈杰先生揭示了创新、领导力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大家共同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创新走出第二曲线。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港大ICB)创新管理系系主任、高级课程主任暨首席讲师马陈杰先生揭示了创新、领导力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大家共同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创新走出第二曲线。

在2019年9月校内工作坊上,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港大ICB)创新管理系系主任、高级课程主任暨首席讲师马陈杰先生揭示了创新、领导力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大家共同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创新走出第二曲线。以下是本次分享的主要内容。

洞察市场需求,突破创新窘境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探讨了领导力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窘”是两难的意思,克莱顿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管理良好的企业会遭遇失败?

技术或行业都有一个周期,假设企业已经在某一领域发展到顶峰,如果在这个时间点上出现了新技术,而这一新技术的盈利远远比不上行业内龙头企业的收益,领导者很难进行创新管理。领导者所做出的合理决策有可能帮助企业走向成功,但也可能导致企业丧失其市场领先优势。

企业的创新分为两类:持续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管理良好的企业往往通过持续性创新推动自身发展为龙头企业,而颠覆性创新是面向未来需求的。原先领跑的企业往往因为错过颠覆性创新而走向衰败,例如柯达胶卷、被苹果手机击败的黑莓手机等。

企业文化、高级管理层的领导力与推动力、将市场痛点转化为需求的理解力是提高企业创新力的主要因素。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关键是洞察力,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企业文化推动创新。

前百度副董事长、YC中国CEO陆奇认为,创新的核心是用户需求、技术上的可行性与商业上的可行性,要看创新是否跟痛点、规模和核心竞争力有着很好的结合。真正的创新是这三者融会贯通的结果。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港大ICB)开学典礼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港大ICB)开学典礼

跨越第一曲线,实现二次增长

面对创新窘境这一问题,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提出用“第二曲线”来解决,并出版了同名书籍。

每个组织和企业都逃不开成长的第一曲线,即从初创期、成长期再到成熟期。到达顶峰之后,如果没有走出第二曲线,就会走向衰落。因此,要启动第二曲线,一定要在第一曲线还未到达顶峰的时候展开行动。

然而,寻找第二曲线的起点充满了不确定性。一般而言,企业中的研发人员专注研发,对用户需求洞察不够深入,营销人员则注重产品的营销推广,很少以营销手段去进行创新投资,对未来的需求相对比较薄弱。对于管理者而言,在决策过程中会有很多条条框框,特别是上市公司需要关注股东利益,还要考虑企业的愿景、文化取向。

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技术男。QQ是PC端的主要即时沟通软件,一直发展得很好,但张小龙洞察到PC端的QQ会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冲击,早在2011年就提出要打造微信这一产品。

张小龙的成功离不开马化腾的领导,这与腾讯的整体企业文化有着密切关系。马化腾认为,创新要遵循敏捷、开放、用户至上、速度、冗余和进化六个原则。腾讯正在不断地强化战略,积极投资面向未来的新增长点。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港大ICB)校内工作坊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港大ICB)校内工作坊

引领开放创新,打造创新生态

创新理论鼻祖熊彼特用一句话对创新进行定义: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用新的方式组合起来,生产要素包括技术、设计或服务,而这样的使命就落在企业家身上。

新的事物、新产品的开发和新的服务设计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这也意味着旧的事物逐渐消亡。生产要素的改变可能导致破坏性结果,有些行业或产业的供应链有可能被摧毁,由此也会催生新的行业。在新旧交替之中,社会才会不断地往前发展。我们现在已经很少看到按键手机,市面上都是触屏手机,手机按键的生产供应链已经受到极大冲击。

比尔盖茨在3月份接受访问的时候表示,他非常后悔当时没有去做安卓系统,认为微软的战略与他自己的领导有关。他承认,在新的时代,他的洞察力有一定缺陷。微软在过去十几年是相对暗淡的存在,但近年走出了第二曲线。

在印度籍CEO萨提亚·纳德拉的领导下,微软市值全球第一,股价在5年内增长了3倍。他为微软重新注入创新的活力,在云时代获得了重生。他在个人自传《刷新》中提到,企业的创新与领导力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领导者除了要有洞察力,还需要成长型思维,以同理心感知别人的想法和体验,关注企业文化中的使命感、价值感和愿景。

以前传统内部的研发只服务于市场,开拓创新则鼓励技术共享,形成创新生态系统。海尔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开展“研发云”的探索,即“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尤其与中小型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在打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由于智能路灯、智能家具、智能停车场都是很多小型企业的技术积累,开拓创新的路径能够实现有效整合。依据全球研发中心的开放创新平台,持续产生颠覆性的成果,海尔正在全球协同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企业家是推动创新的关键因素

领导力和管理是有区别的。领导者就是做正确的事,管理则是把事情做正确。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反之亦然。因此,领导者需要从面向未来的战略层面出发,制定好战略再进行管理。

企业家与生意人的根本性区别在于企业责任感。我理解的生意人就是利用信息不对成来赚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是推动创新最重要的元素。

马云在1995年的时候想在中国推动互联网发展,他确实有赚钱的动机,但也是有情怀的。一开始是想帮助中小型企业,之后阿里巴巴的使命感越来越成型了,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创新不是仅仅追求利益,还要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在企业战略层面,创新决策与领导力密切相关,领导力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决策的结果。硅谷之父弗雷德·特曼就是一位以领导力带领创新、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者。1951年,他作为斯坦福大学教务长,推动成立斯坦福工业园区,建立产学研机制,世界上第一个高校工业区由此诞生。后来,工业区逐渐成为研究区,奠定了硅谷电子产业的基础,发展为今天的高新科技产业区。

独角兽是创新经济的重要代表,中美两国是独角兽的聚集地,深圳是中国大陆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放眼全球,成功的创新地区有着三个共同特点:第一,高科研投入,科研投入大于GDP的2%;第二,民企总研发投入大于国有企业;第三,产学研的合作非常紧密,从而产生跨界创新系统。

对于企业而言,在开放创新时代,需要抓准需求的导向,将市场痛点转化为客户需求。其次,寻找创新系统,找到第二曲线的起始点。面对竞争合作,要始终保持开放心态,倡导协作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作为领导者,应该在领导和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以领导力打造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推动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任何组织、企业的发展都会遵循从成长到顶峰的第一曲线,到达拐点之后,如果没有创新的推动,往往会走向衰落。即使是管理良好的企业,也会错失发展颠覆性技术的时机,这就是创新者的窘境。因此,企业领导者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制定面向未来的创新战略,推动企业走出加速成长的第二曲线。

消息来源:港大ICB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美通社头条
微信公众号“美通社头条”发布新鲜、有趣、重要的企业与机构新闻,由全球领先的企业新闻专线美通社(PR Newswire)为您呈现。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关键词: 教育 高端教育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