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5年11月11日电 /美通社/ -- 11月8日,以“智慧,点亮城市未来”为主题的城大中文EMBA新知沙龙(第三期)在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顺利落下帷幕。本次沙龙由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EMBA联合主办,中国智慧城市研究院、深圳市物联网协会、深圳市前景科技创新系统研究院、深圳市福田区企业家协会等多家机构协办,多位嘉宾齐聚,畅聊智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席卷全球,但是常见有乱象丛生,或就“智慧”而“智慧”,或跑偏“智慧”轨道;有建设成果不尽人意的,有硬件投资存在浪费的,也有后期运营困难重重的。究竟该如何来认识智慧城市的内涵与外延?究竟该如何来看待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趋势与前景?本次新知沙龙,围绕“智慧城市”话题,邀请相关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人士进行分享与讨论,旨在搭建产学研不同领域沟通与对话的平台,促进知识的碰撞与传播。
智慧城市的内涵与产生背景
深圳市物联网协会副秘书长龚勋指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然而,城市化的发展也带来了系列问题,集中体现在“社会与人口”“经济”“医疗与卫生安全”以及“环境”四大方面。最近几年,智慧城市建设在世界各地火热开工。他认为,从广义上,“智慧城市”指城市信息化,即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劳动社会保险等信息化社区,逐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使城市在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技术上,“智慧城市”将人与人之间的P2P通信扩展到了机器与机器之间的M2M通信;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构成了智慧城市的基础通信网络,并在通讯网络上跌加城市信息化应用。
中国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吴红辉基于其多年的经验与观察提出,我国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一直在摸索,但经过多年的建设,各个城市虽然建设了大量的信息系统,但由于受到条块分割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坚持以城市数据(行业数据+跨行业数据)的融合为中心,面向民生服务的提升和经济发展,都是希望通过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增强政府和民众的互动,打通城市管理中的信息孤岛,打造低碳、安全、友好、便利的城市环境。
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趋势与前景
深圳市物联网协会副秘书长龚勋指出,智慧城市产业链包含政府、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内容及业务提供商、最终用户等多个层面。而现阶段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仍存在诸多瓶颈。未来值得重点关注的有“智能交通”“能源、水与公共设施”“卫生保健”“公共安全”“教育”及“政府服务”等六大领域。
而中国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吴红辉则指出,据世界银行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测算,以一百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为例,当其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达到实际应用程度的75%时,该城市的GDP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产能增加3.5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经济增长翻两番,完全有可能实现“四倍跃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各地都在加紧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开始了自身在人口、资源、金融、交通、安全、医疗等领域的“智慧”布局。然而,智慧城市涉及的链条长、行业广,所涉及的商业模式是集成创新,任何单一要素都无法落地。而纵观整个产业,数据融合以及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领域的机会较值得关注。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如何做好科技创新
深圳市前景科技创新系统研究院(前景科创院)院长、香港城市大学EMBA学员张义以“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科技创新”为话题,给大家带来了一场主题分享。
张义指出,基于“互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完整创新生态应该包括科技创新政策、创新链条、创新人才、创新文化等各大因素。技术创新活动是一根完整的链条,这一“创新链”具体包括: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风险投资、围绕创新形成的产业链、产权交易、市场中介、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等。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而流动也更加广泛和更加快速。
他以在科技创新领域值得关注的国家政策以及地区政策为线条,展示了在“互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大背景下的前景与机遇,并提出基于“互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多项企业科技创新路径以供研讨和选择。
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在三位嘉宾分享后,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助理院长、经济与金融学系教授,凤凰卫视特邀评论员、常任嘉宾俞伟峰代表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EMBA对他们的参与和分享表示感谢。
他指出,诚如各位嘉宾所分享,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技术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可谓如火如荼,遍地开花。面临能源缺乏、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众多凸显的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似乎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万能膏药和法宝,但一些潜在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大家也充分认清自身的发展现状与发展阶段,切忌盲目追求跨越式发展。智慧城市的落脚点,归根结底一定是“Smart Live”(智慧生活),而不是技术的堆砌,抑或政府、企业独自的狂欢。因此,必须要关注“Smart People”(智慧公众)与“Smart Governance”(智慧治理)两大主线,高度重视“人”的需求,而不是片面追求规模与技术。
在沙龙结束后,俞教授还接受了相关媒体关于“智慧城市”话题的专访。他表示,未来愿意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域与在场来宾更多交流与互动,作为城大中文EMBA的教授,他也非常欢迎大家能够报读此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