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3年12月12日电 /美通社/ --“今天的中国,已经由两部分经济组成。一个是传统经济,我把它称为旧经济;一个是新经济。传统经济就是大家熟悉的很多行业,比如房地产、能源等。新经济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创新;二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三是体制上的创新。新经济会驱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能够真正解决中国经济转型问题。”2013年11月18日,华兴资本CEO包凡在创业家年会上如是说。
新经济时代的商机
这是中国真实发生的一刻,新经济正在不断分割传统经济的蛋糕,并不断将蛋糕做大。随着由互联网带动的新经济崛起,一批新经济领域的创业公司相继涌现,以TMT行业来说,电商、视频网站、网络广告等模式已经成为经济主体的一部分,阿里巴巴“双11”350亿元狂欢背后,可以看出线下实体商业的衰退。
由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所引领的新经济模式也在最近两年逐渐被人们熟知并接受,从SOLOMO到O20,从Facebook到微信,从P2P借贷到互联网金融,这些新生力量正在强力挖掘全新的金矿,也在不断蚕食传统行业的市场,在资本市场的交易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创立于2004年的华兴资本,最初正是从服务于TMT行业的财务顾问业务做起,也准确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在包凡看来,新经济具体表现为技术、商业模式、体制上的创新,而这种趋势更容易在TMT行业得到体现。2013年,国内IPO市场的关闭造成A股市场一片低迷的同时,中概股迎来了多家科技企业的上市潮;而在近年来火爆的并购市场,百度17亿美元并购91助手,阿里巨资入股高德地图等大笔互联网交易频繁发生,这些交易中是投行参与度正在逐步提高。
在包凡看来,新经济里的民营企业正在迅猛发展,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专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投行服务仍不足。体量较小的公司很难受到国际大投行及国内主流券商足够重视。
时代正处于变革之时,包凡认定这新经济中的民营企业投行服务仍是蓝海,市场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对于华兴,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新经济企业就是我们的核心客户。”包凡说。
新经济蓝海中的一站式服务
华兴资本这家乘国内VC/PE大潮诞生的新兴投行,在过去9年时间内已经为200多家企业服务。2013年,华兴是百度收购PPS、亚信联创私有化、兰亭集势赴美IPO、奇虎6亿美元可转换票据发行,和唯品会2亿美元增发等交易的“幕后推手”,仅2013年11月一整月,华兴证券就完成了3G门户上市、新浪可转债、博雅上市,去哪儿上市四笔交易。
其中去哪儿上市当日市值高达32亿美元,创今年纳斯达克中国上市公司IPO首日股价表现较佳纪录,而博雅在香港交易市场成为2013年冻资王。
这一切都出自于华兴资本80多人的团队之手,与海外投行成千上万人的规模相比,华兴的团队显得迷你精干,这也符合华兴资本一贯坚持在局部战场形成优势的打法。这成为以TMT行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公司越来越青睐于新兴投行的原因,并且交易数量和交易额都在逐年增加。
另一部分原因是高盛或大摩等投行,将重心放在传统行业大型并购或者IPO上,对数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私募融资和并购少有需求。用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的话来说,“吃惯大鱼的大投行怎么能吃得了这些小鱼?”而华兴针对中国新兴企业所提供的财务顾问、IPO、并购的“一站式”服务更有针对性,更“接地气”。
在国外这类精品投行之路已经走得十分顺畅,Evercore、Lazard、Greenhill等美国小型投资银行自2006年便承接了30%以上的并购案的顾问工作。在中国市场,包凡认为,华兴抢的是国际二线投行的蛋糕:他们提供的分析报告和投资人并不适合中国公司。具有丰富金融经验的当当网总裁俞渝,在2006年依然选择了华兴资本为当当融资。
包凡将这定义为“术业有专攻”,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分工。华兴资本日常与国内数百家投资机构都保持沟通,市场上的最新趋势与行业变化时刻保持敏感性,如今包凡已经可以饱含信心地说:“华兴对资本市场的了解程度超过任何一个企业,在中国TMT行业没有一家国内投行比我们更了解。”
在工作流程上,华兴对企业从调研到交易都有一套详尽的规范。华兴资本的分析师会定期撰写报告撰写,深入分析美国及香港上市的中概股的未来走向,发给投资机构的同时会与他们沟通后一同拜访企业,为投资者与公司建立前期沟通渠道,保证后期合理定价。
在融资服务中,华兴作为财务顾问会通过前期调研,制定融资或并购策略,准备材料、与投资者进行谈判,找准市场上的投资者与及企业真实价值;在企业上市交易中,华兴资本的IPO顾问业务在公司上市前12个月或更早期介入,定位企业交易模式和业务分析,并为企业推荐承销商,带企业进行国外路演等服务。
如今华兴的“投行+投资”一站式服务已经打通,其为企业融资的成功率几乎可以达到100%,这种新投行也成为新经济中的一种模式创新,并且为更多民营企业创造价值与回报。包凡期望,三年之后券商业务占到华兴资本总收入的2/3,另外1/3是已有的财务顾问业务。
进军海外打造世界级投行
“欧洲撑起了罗斯柴尔德,犹太人撑起了高盛,央企撑起了中金,中国的创业者们,谁是你们在华尔街的代言人?”三年前包凡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2010年曾是中国在全球IPO十分活跃的一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1053.54亿美元,但上市企业大都是国际大投行作为承销商,文化差异以及估值偏差造成了企业与承销商沟通不充分。具有典型代表的是2010年当当网在纽交所上市当日收盘价为19.91亿美元,较发行价16美元上涨86.94%,李国庆事后认为投行故意压低了当当的定价而剑指摩根士丹利。
当时业内人士众说纷纭,包括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也指出,中国需要有世界级的本土二级市场PE和投行,“两头在外的游戏支持不出世界级的本土企业。”
在中国的众多创业者中,即使是有过多次融资历史的企业家,在面对IPO或者并购方面也常出现缺乏经验的情况,在接触美式投行时仍遇到种种问题。中国创业企业需要自己的投行,并且是世界级的投行已势在必行。
然而没有证券业务运营资质,就不能参与资本市场IPO或再融资当中的承销,这也成为新兴投行的较大障碍,让他们与创业公司的IPO无缘。
为此,2012年10月华兴资本全资子公司华兴资本证券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三张证券业务牌照,这意味着华兴资本证券可以正式在港开始运营证券业务。华兴资本的业务范围从私募股权融资与并购的财务顾问领域,丰富成包括IPO股票承销、股票经纪、账簿管理等机构证券领域。
这标志着华兴资本正式步入全业务投行行列,包凡从“新兴投行”到打造“一站式投行”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这一举措也为华兴的业务开展打开了新的大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2013年中概股的交易中,除了58同城之外,华兴资本承揽了兰亭集势、3G门户、去哪儿三家赴美中概股发行,同时将奇虎、新浪的可转债发行揽入囊中,成为中概股背后的幕后推手和真正赢家。
目前华兴也在申请美国券商牌照,但尚未在中国内地申请,源于受限于国内金融监管难以拿到。另一方面,做国内A股企业上市承销商更多看保荐人与证监会的资源与沟通,以及政策监管的窗口把控,这种等待“皇恩浩荡”般难以充分竞争的市场,让具有对行业深刻理解的华兴难以发挥优势。
但目前监管层对于鼓励民资进入金融业的态度从去年开始便已十分鲜明,作为在海外市场已经崭露头角、建功立业的华兴资本,待国内资本市场放开后,为国内企业IPO服务的进程已进入加速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