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2年5月30日电 /美通社亚洲/ -- 中国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新华信在多项针对儿童市场的研究之后,近日指出:在中国,玩具业是朝阳产业。目前,世界玩具市场正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不过与国外玩具市场相比,国内玩具市场的发展至少滞后十多年,虽中国是世界较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国(占世界玩具市场70%以上的份额),但却不是玩具较大的消费国,而美国才是世界上较大的玩具消费市场。
由图1.1可以看到,三国婴童消费结构中,美国50%左右消费是用于玩具,饮食约占30%,而其他婴儿用品和服装各占10%;澳大利亚的情况相对均衡,其中玩具所占份额较大;而在中国,玩具消费仅占总支出的5%(最新数据显示已升至8%),饮食却占50%以上。再者,由在玩具年均花费额表格(图1.2)可看到,目前国内平均每名儿童每年在玩具上的花费大概为400元,而美国和欧洲,这一数字分别为380美元和260美元。中国与他国婴童消费结构的差别,正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差异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缺少婴童文化(就是要打造以爱为核心的亲子文化,一切孩子的教育根本是爱的教育,包括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儿童娱乐、儿童阅读等)这个产业平台。来自爱尔兰的著名广播、电视主持人董默涵说:“在欧洲,针对儿童的电视广告主要是玩具广告,而在中国主要是零食广告。”这也从表象上描述了中美玩具市场的差异性。
中国传统观念决定了“衣”、“食”为主的儿童消费结构
中国市场毕竟不同于美国市场。中国家长更关注孩子的生理健康和大脑发育,大多数家长宁愿耐心地选择奶瓶、奶粉和尿不湿。自古以来,中国“民以食为天”的理念一直被传承着,中国家长爱孩子,更在吃上下功夫,吃多吃好是父母的目标。有人说从吃饭的几个镜头可以看出中美育儿的差异,镜头一:经常见祖母端个碗,满院子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镜头二:父母可以挨饿,孩子碗里一口肉不能少;镜头三:补钙、燕窝……而美国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新浪网亲子中心、好孩子网站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奶粉在3岁以下婴幼儿消费中占58%的比例,3岁以上零食消费占比则明显上升。如果说吃是父母关注的第一位,那么穿就是第二位,因为饮食和服装一直占据儿童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父母非常注重面子,他们绝不能让子女“低人一等”,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父母已经暴露了“穿要名牌”的购物行为。有人发现在美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美国的小学里,人们可以看到那些穿得较好的、口袋里面零花钱最多的是中国人的小孩,而正宗的美国孩子穿着是很普通的,口袋里也没多少零花钱。
父母学历水平间接影响着儿童消费结构
据一项研究表明,3岁以上儿童以“70后妈妈”为主,他们可谓是3-14岁儿童消费的主力决策群,同时,结合新华信多项消费者研究数据,关于学历统计的结果发现,70后相对于80后而言,学历普遍偏低。有关妇婴行业调研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低的父母,越注重孩子的吃和穿,初等文化程度的家庭用于孩子食品方面的支出占儿童消费总支出的六成以上,这类家庭以低月收入为主,中等收入的家庭在各方面消费支出较为均衡,而高等收入的家庭则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娱乐。新华信认为,家庭月收入与教育程度虽不存在绝对的正比关系,但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玩具占中国儿童总消费的5%增长至目前的8%,与80后妈妈本身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有一定关系。80后妈妈在生活形态、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以及媒介接触习惯上,均与上一代人有较大差别。
父母的补偿心态给儿童消费打开绿灯
“如今生活富裕了,不能让孩子再像自己当年那样清苦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去重复自己的经历,希望给予孩子幸福,也给予孩子更大的期望”,不少家长在自己经历过一些艰难生活后就会产生这种强烈的补偿心理,试图补偿过去因条件限制未能实现的消费愿望,包括衣着打扮、营养保健食品等各方面。所以,在补偿因素的驱使下,他们在孩子身上花钱往往没商量。带着“别人家孩子能享受的,我的孩子也绝不能亏了”这样的心理去爱孩子。不管是补偿消费心理还是日常消费心理,吃和穿始终是父母们首要关注的两个方面,因为他们经历的年代感知最深应该还是体现在饮食和穿着上。
此外,中国农村存在一大群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由爷爷奶奶抚养的群体),这些父母会认为,自己长期在外,无法好好照顾孩子,觉得欠孩子太多,由此就产生了对孩子补偿的心理,致使他们会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相关研究显示,这些孩子没有树立一个好的消费观念,很大一部分零花钱花在零食上。
中国父母对于玩具寓教于乐的观念尚未普及、成熟
“玩具对美国孩子来说是一个生活日用品,他们把玩具当成学习的媒介,在玩中学习,而玩具对大多数中国儿童来说却是‘奢侈品’,他们恰恰把学习和玩耍切割开来。”新华信研究发现(图2.3),过七成的玩具购买情况是小孩主动提出,父母主动购买甚少(只有在孩子表现好需要奖励的特定时候主动购买);再由下图2.5可知,多数高龄儿童逐渐不玩玩具的原因,“学习为主,没时间玩”占44.9%,同时也有55%的父母担忧小孩沉迷玩玩具而影响学习(如下图2.2所示),由此可见,中国把学习和玩玩具确实割裂得很开。
在美国,逢节日赠送孩子玩具是一种社会普遍认同的习俗,而在中国则没有这种特定的习惯,对玩具产品的价值缺乏认同感;美国人通常把玩具作为开发智力和传达爱的方式,例如美国人去串门,就很喜欢给对方的小孩买玩具,教育小朋友要学会和朋友分享玩具也是爱的表现。而中国父母对于团体社交性意识较弱(小孩互相之间交换玩玩具的情况几乎为零),如下图2.4所示,仅有4%的父母认为小孩玩玩具具有社交意义,同时存在近15%的小孩因为“习惯、害怕别人弄坏自己的玩具”而喜欢一个人随意地玩(如下图2.1所示)。更重要的是,国外的玩具其实是寓教于乐,孩子们把玩具当作自己的伙伴,玩具的设计也有发展心理学的内容,适应婴童不同年龄段的成长心理。因此美国的玩具商家每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研究和设计上,以适应儿童的需求。而中国父母大多把玩具当作哄孩子的道具,仅少数会认为它是开发智力、认知世界的工具,消费观念还未完全普及。大部分玩具的生产是跟着动画片走,翻新率高,但利用率很低。
产品存在隐患,间接地降低了购买率
首先,我国玩具商家定位太低,仍把自身定义为世界玩具的代工厂,致使在产品上缺乏创意、设计和营销投入。中国所谓的设计更多的是引进和借鉴。市场上为婴童提供的玩具缺乏寓教于乐的功能,这并非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其次,玩具具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在中国家长的意识中,某类玩具只适宜于某个特定年龄段(如4-6岁玩拼图,5-10岁玩遥控等),脱离这个轨迹就显得毫无意义,这样的心理阻碍了产品长期购买可能性;再者,正如三聚氰胺事件后众多人时不时提起的“问题奶粉”,玩具同样存在此类现象,被相应称为“有毒玩具”,不管是吃的方面还是玩的方面,安全性永远为天下父母所关注,由于安全性问题导致某些现有用户的恐慌流失现象仍占有一定比例。
目前市场上玩具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制作产品的材料等,在安全性的把关上国内质检标准还远远比不上美国。新华信调研数据显示,近15%的父母担心遥控飞机太危险而限制自己的孩子玩,有超二成的父母因为遥控玩具太危险而不会选择再次购买。总的来说,玩的替代性很强,不好就选择不要。而吃基本不会被替代,他们做的事情就是换个地方或换个品牌而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拉远了儿童饮食和玩具消费比例的距离。
玩具产业处于转内销过程,障碍点攻克尚需时日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上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工人供应不足、出口质量标准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压力,出口业务特别难做,由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和拓展国内销售市场成为了玩具业内普遍认同的发展方向。然而,在中国玩具以出口为主的时代,基本是依靠接外国企业的加工贸易订单和贴牌生产,主要从事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三来一补”的贸易形式,很少涉足生产贸易,没有良好的国内物流服务,更不具备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与品牌营销能力,所以转型期间,中国玩具产业面临的最直接的四道坎:产品设计平凡,品牌意识薄弱,营销能力弱,国内市场份额小。
现阶段中国较多是模仿国外玩具色彩、款式,对现代流行的潮流,适应儿童成长和普遍接受的多功能性设计理念了解不多,时代感不强,没有重视品牌形象的建立,很少投入经费开发研究,缺乏创意和个性色彩。因此,中国要做好玩具内销市场,还需花更长的时间从提升玩具科技水平、有效运用玩具文化营销、研究消费者心理、拓宽经营渠道这四方面大下功夫,打响在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此过程中,国外玩具企业的先进技术和通畅的营销渠道都值得中国玩具企业学习和借鉴。
中国婴童产业潜力无限
虽然中外婴童消费结构差距甚大,但中国人的育儿观念在改变,内销市场正在发展,这种差距正在缩小,加上人口结构(生育高潮)、家庭结构(4-2-1型为主)特点,但新华信认为,中国的婴童产业还是拥有广阔市场。搜狐母婴频道也指出:首先,中国“80后”和“90后”人群将步入结婚生子的阶段,这一情形将持续到2025年;其次,中国 GDP 持续高增长,带动整体消费增长;第三,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婴童经济将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第四,亲子文化在中国的日益推广,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婴童经济一定会持续快速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新华信认为,分析80后妈妈群体的消费习惯或独特消费观对于婴童用品商家而言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他们强烈的超前消费意识,偶尔带有一点冲动,对于商家来说,那就是机遇。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后妈妈,体验营销模式较为适合,同时口碑也是父母获取品牌信息的重要来源。对婴幼儿的父母和准父母来说,影响他们做出购买决策的往往是他们身边的人,尤其是拥有丰富育婴经验的亲朋好友以及月嫂、保姆等。所以商家可以在节假日选择重要的社区、学校和幼儿园等开展体验营销活动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
业务联系人:
蓝建霞(女士)
研究总监
新华信-市场研究服务
Tel: 8620-2884 0044
Email: lanjianxia@sinotrust.cn
媒体联系人:
刘倩(女士)
媒介经理
新华信-市场部
Tel: 8610-5926 7722
Email: liuqian@sinotrust.cn
关于新华信
新华信是中国领先的营销解决方案和信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收集、分析和管理关于市场、消费者和商业机构的信息,通过信息、服务和技术的整合,提供市场研究、商业信息、咨询和数据库营销服务,协助您做出更好的营销决策和信贷决策并发展盈利的客户关系。
我们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拥有近600名员工,为各行业的机构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包括汽车、金融、保险、零售、电信、IT、制造业、消费品和贸易。在华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以上使用我们的不同产品和服务。
2007年年初,领导全球的资讯服务提供商益百利集团(Experian Group)对新华信进行了战略投资,把其国际领先的产品和技术输送到新华信的各个业务领域,新华信的服务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了解更多,请浏览:www.sinotru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