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8月22日 /美通社/ -- 以下是来自中国网的采访报道:
针对《全球创新指数》只使用了PCT专利申请量和科学出版物论文发表量两项指标对全球科技集群进行排名。为了更全面地评价科技创新活动,本报告一方面将指标扩展至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研发投入、研发强度以及大学的数量和品质等,力图对三大科技集群进行更全面的比较。另一方面,在本报告的摘要之二,运用云河都市研究院《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中的一系列企业评价指标,针对三大科技集群的企业资源特色和科研与产业的互动进行了比较分析。
1.广州-深圳-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数量最多
上市公司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其数量可以反映城市的综合实力。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开市,自此中国形成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三足鼎立”的格局。证券交易所的主板一般是为规模较大、成立时间较长、具有盈利能力的企业提供的融资市场。
从国内三大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以及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主板上市公司的数量来看,广州-深圳-香港和东京-横滨的主板上市公司数量差距不大,分别为1,596家和1,517家,相比之下,北京的主板上市公司数只有447家,仅相当于其他两个科技集群的三分之一。
2.北京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广州-深圳-香港的2.8倍
根据2022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三大科技集群中,北京的世界500强企业最多,达到56家,广州-深圳-香港为20家,这两个集群的数量占到中国同企业总数(145家)的一半。
东京-横滨的世界500强企业为36家,占日本同企业总数(47家)的77%。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三大集群中,北京的主板上市公司数量最少,但是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最多。
3.东京-横滨:创新型企业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
上交所的科创板、深交所的创业板以及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增长市场都主要是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的市场。从以上三个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来看,东京-横滨创新型企业的上市公司最多,达到383家,广州-深圳-香港第二,达到210家,北京最少,为169家。
4.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东京-横滨的12倍
独角兽企业是指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反映城市吸引风险投资的能力。根据美国CBInsights公司的调查结果,2022年北京的独角兽企业达到61家,广州-深圳-香港为30家,这两个集群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到中国同企业总数(168家)的54%。
东京-横滨的独角兽企业虽然仅为5家,但却囊括了日本同企业(6家)的83%。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三大集群中,北京的科创板等创新型企业上市公司数量最少,但独角兽企业最多。
5.北京总部云集,但企业研发投入偏低
全国的大型企业总部高度集中在北京,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特点。北京云集了全国最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和超过半数央企的总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总部经济的研发投入却相对偏低。
从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信息来看,2021年在北京市研发经费支出中,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所占比重分别为43.2%、43.6%、11.1%,而同比例的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76.9%、13.3%、7.8%。相比全国平均水平,北京的研发经费支出中政府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所的占比突出,企业的主体性相对较弱。
根据《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21年中国共有13家企业进入全球PCT专利申请人排行榜前50位,深圳有7家企业入围,而北京只有3家企业跻身其中。总部云集的北京居然在PCT专利申请人排行榜上逊色深圳。
在全球PCT专利申请人排行中,华为连续5年位居中国企业的榜首。深圳的华为、中兴通讯、大疆、腾讯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不仅在研发经费上投入巨大,而且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应用。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广州-深圳-香港实战性科研活跃,企业之间的互动性强,这一特性有力地推动了该区域的科技创新发展。
6.政策性引导企业总部强化研发功能,促进企业与科研合作互动
在促进产学官合作方面,日本经验值得借鉴。日本政府在重大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注重政策性地促进产学官合作,力图促成企业和研究机构形成合力的研发体制。这种做法不仅能够合力形成一个强大的“国家队”,同时也能让投入政府资金的研发成果分享到相关企业,促进日本企业在这个领域实力的整体性提高。
以日本东京都发展氢能为例,东京不仅积极与设置在福岛县的国家氢能研究基地开展合作,而且与都内各区政府、大学、协会、企业等100多个团体共同成立“东京氢气推进团体”,加强产学官之间的合作,在推动氢能普及的同时,促成氢能相关企业的集群式发展。
建议北京着手研究通过税收调整和研发资助等措施,一方面政策性引导在京企业总部强化研发功能,同时促进企业与科研机关以及高校的合作互动,提高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7.做大做强北交所,做活做优新三板,打造全球性创新创业资本市场
在三大科技集群中,北京的主板上市公司和创新型上市公司都属最少,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北京过去没有证券交易市场,而深圳、香港、东京都有证券交易所。近水楼台先得月,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三大科技集群中,北京的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名第一反映了北京吸引风险投资能力,北京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会给创新型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
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多来,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占比达到93%,民营企业占比92%,超八成上市公司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在成为北京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器。
俗称“新三板”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也为北京储备了庞大的上市后备军,很多北交所上市企业就是从新三板精选层升级而来的。2022年新三板存量挂牌公司达到6,580家,总市值2.1万亿元,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上市公司后备军。其中,北京新三板挂牌公司多达913家,是广州-深圳-香港的1.5倍。
建议北京更进一步重视资本市场的作用,以更大的包容性和灵活性,用好新三板的挂牌公司储备资源,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规律,将北交所打造成为最佳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同时,围绕北交所形成一批专注培育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等生态圈,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高品质的专业服务环境,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活动。
北交所和沪深港股市错位发展,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能够为纾解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提供解决平台。
同时还建议北京将资本市场和专业服务环境的服务对象尽早地扩展到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将北京打造成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性平台。
8.扩大开放交流,打造亚洲最大的国际会议中心
当今世界,IT产业为代表的交流经济已经成为城市强大的创新发展引擎,目前全球市值排名最高的前10位企业中,有7家都是IT科创企业。
从云河都市研究院《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的IT产业辐射力排行榜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南京、重庆、福州、武汉位列前10位。
名列首位的北京在IT领域优势地位突出,占据全国19%的IT就业人数、28.7%的主板IT上市公司、26.4%的中小企业板IT上市公司、26.4%的创业板IT上市公司。
本报告根据《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对制造业辐射力和IT产业辐射力与城市的交通枢纽、开放交流、辐射力等元素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城市交通枢纽方面,制造业的发展注重集装箱港口的条件,而IT产业的发展更加需要国际机场的支持;在城市的开放交流方面,制造业的发展与货物进出口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与IT产业发展相关性最强的是国际会议;在城市辐射力方面,与IT产业发展相关度最高的是餐饮酒店辐射力,而制造业与餐饮酒店辐射力的相关系数要低得多;不仅如此,相对制造业而言,IT产业辐射力与高等教育辐射力、医疗辐射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也要高很多。
由此可见,制造业人口在对教育水平和对城市服务水平的要求上相对较低。相反,在作为交流经济代表的IT产业在这方面的要求要高得多,而且与国际机场和国际会议相关度极高,这也是国际大都市发展IT产业的优势所在。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充分发挥企业总部云集和大学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政策性地促进和引导国际间高端人群的往来和交流,将北京打造成亚洲最大的国际会议中心。以国际会议带动交流经济进一步发展,促进IT等创新领域的思想碰撞、技术创新、内容创造和商业模式迭代,夯实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开放交流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