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5月12日 /美通社/ -- 2023年5月12日,在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罗氏诊断健康医护部特邀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王煜非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贾芸护士、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护士长兼内分泌科刘智平护士长分享糖尿病健康管理背后的医护故事和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相关经验。
诊断与治疗之间:诊治要早,知病为先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年的数据指出,中国现有超过1.4亿的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近年也逐渐增高,其中,有51.7%的糖尿病人群尚未被诊断[1]。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糖尿病是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下肢截肢的主要病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糖尿病专科护士,上海市护理学会糖尿病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贾芸指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不仅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也给患者、家庭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面对庞大的糖尿病人群,加大糖尿病的宣传普及,尽早筛查、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应对目前糖尿病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问题,需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了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筛查和诊疗,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同时也指出应引导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学降低发病风险,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在我国,内分泌科护士承担了很多患者教育和糖尿病管理的工作,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培训和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及依从性,以帮助预防并发症。
"慢性疾病的治疗的关键在于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指导患者管理疾病的正确的知识、正确的方法、正确的途径,让他知道怎样做才可以发挥药物最佳的作用,才能帮助到他有效的控制血糖。用七分护理为三分治疗保驾护航。"贾芸护士补充道。
院内与院外之间:数字化工具的全程陪伴
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但自我管理的主要场景在院外,患者依从性低,便会影响控糖效果。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糖尿病数字化管理模式,正在越来越被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所接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王煜非教授认为,"数字医疗不仅仅是第一时间能够对患者的治疗信息、管理结果进行反馈,能够进行精准治疗。除此之外,对于像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管理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工具,它具有实时、准确、高效、安全等特点,对于监测管理而言又是客观、直观的。"
通过数字化血糖工具,患者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程度可由5%提升至71%[2],医疗效率、质量大幅提升。得益于数字化平台助力,医学专家更好地赋能院内外糖尿病管理。支持医生提升慢病管理能力,并为糖尿病患者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护士长兼内分泌科刘智平护士长补充道,"基于数字化渠道,我期待糖尿病科普教育不应局限于糖尿病患者,而成为全民科普教育。中国作为第一糖尿病大国,通过不断提升全员糖尿病知晓率,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当下对糖尿病人群的血糖管理仍然存在许多痛点,作为全球糖尿病医护领域的知名品牌,罗氏健康医护部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综合血糖管理解决方案(iPDM),通过建立以数字化医疗系统为核心的开放的生态系统,使得患者可以有选择地与护理专家分享他们的健康数据,也使得医护人员可以监测药物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状况,从而更好地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控制疾病的发展。
糖尿病的治疗管理离不开医护工作者的专业帮助,在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我们看到医疗工作者尤其是护士群体在确保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能获得管理病情所需的支持方面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今年,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于糖尿病的认知以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罗氏诊断健康医护部发起了"小罗大爱"糖尿病早诊早治公益项目。未来,罗氏健康医护部将会继续秉持"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得到真正缓解"的愿景,持续探索糖尿病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升慢病管理效率,真正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负担。
[1] IDF. 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 2021
[2] 德勤.数字化健康白皮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