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12月1日 /美通社/ -- 以下为来自中国网采访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的报道:
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如何?谁是全球经济复苏最快的国家?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云河都市研究院运用全球主要国家及中国各城市的数据,图文并茂地进行详细分析解说。
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正在改变世界格局
全球经济在惨遭新冠疫情冲击导致大幅下滑之后,2021年实现大幅反弹,实际GDP增长6%。
如图1所示,2021年名义GDP规模排名前10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印度、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韩国。在新冠疫情第二年的经济反弹下,经济规模排名前10位国家的名义GDP增长率平均达到5.7%,其中,中国、印度的增速超过8%。
2021年全球经历了三波新冠肺炎的冲击。年初,从2020年延续下来的新冠疫情趋于收敛,然而2月份开始受变异毒株"Delta"的影响,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再次扩大,4月份达到第一波峰值,8月份达到第二波峰值。此后疫情虽然一度出现收敛势头,但11月9日在南非确认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之后,感染人数爆发性增长。结果,2021年全球累计新冠感染人数达到2.1亿人,累计新冠死亡人数多达356万人,致死率为1.7%,略低于2020年的2.2%。
这一年,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成功控制住疫情。2021年全年中国的新冠感染人数被控制在1.5万人,死亡人数只有2人。同年,中国新冠致死率降至0.01%。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驻日本使馆原公使衔参赞明晓东认为,"2021年,面对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新冠疫情起伏反复等挑战,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经济保持持续复苏态势,GDP总量突破110万亿元,完成了发展预期目标"。
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教授认为,2021年的疫情和经济数据验证了中国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成功。继2020年之后,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下仍然实现持续增长的中国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
如图2所示,全球名义GDP从1990年到2021年增长3.1倍。其间,美国的名义GDP增长了2.9倍。在过去的30年中,美国维持了接近全球的经济增长率,到2021年仍然保持了23.7%的全球份额。
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维持了原有份额相比,中国可谓是实现了"大跃进"。2021年中国名义GDP规模达到1990年的43.7倍,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也从1990年的1.7%,猛升到2021年的18.3%。
周牧之教授指出,"中国持续经济发展的结果,在全球经济中形成了中国与美国两大巨头的态势。2021年中美两国的经济规模合计占到全球的42%,与从排名第3位的日本至第25位的瑞典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和匹敌"。
二、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等排名前10城市的位次不变
2021年中国城市GDP排名前5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这5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大幅领先其他城市。排名第6位至第10位的城市分别是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明晓东认为,"从GDP排名前10城市看,2021年与上年相比,城市名次虽然没有变化,但城市发展呈现出增长加速、区域协调和占比提升等特点。从增长速度看,这 10个城市经济一改上年因疫情影响均在4%以下低位徘徊的态势,增速大幅回升。除深圳、南京经济增速在7%左右以外,其他8个城市经济均取得了8%以上的增长速度,为全国经济平稳较快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武汉市,面对上年经济萎缩4.7%的严峻态势,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补回因疫情造成的损失,取得了经济增长12.2%的好成绩"。
三、中国城市经济实力已经发展到"富可敌国"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虽然在人口规模、行政区域面积、中枢功能等资源配置上得天独厚,但是今天,深圳、广州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重庆、天津,与北京、上海并驾齐驱成为中国的"一线城市"。
四个"一线城市"的经济实力究竟如何?周牧之教授指出,"2021年上海的经济规模超过全球GDP排名第24位的瑞典,北京超过同排名第25位的比利时,深圳超过同排名第32位的尼日利亚,广州超过同排名第33位的埃及。四个一线城市都已经跻身在全球经济排名前30位左右,堪称"富可敌国"。
明晓东强调,"GDP排名前10的城市,是我国主要的产业创新策源地,对内承担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使命,对外代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这10个城市将带动中国更多城市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四、中心城市与制造业超级城市引领中国经济发展
在覆盖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GDP排名中,由四大直辖市、22个省会、5个自治区首府,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组成的36个"中心城市"的存在突出。在GDP排名前10位城市中有9个是中心城市。同排名前30位城市中共有19中心城市,凸显了中心城市的优势。
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制造业超级城市"。跻身GDP排名前30位的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常州、烟台、唐山、徐州、温州这11个非中心城市都是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超级城市。
周牧之教授指出,"正是这些制造业超级城市引领中国成为了全球供应链的中枢"。
五、集中与协调发展并进
从GDP集中度可以看到中心城市与制造业超级城市的重要性。2021年中国城市GDP排名前10位城市占全国GDP总量的23.2%,前30位城市占42.8%。在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上位10%的城市占据了全国超过4成的财富。
在经济向大城市集中的同时,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东部地区的集中度正在有所下降。明晓东诠释,"从区域协调看,GDP排名前10 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体现了东部率先、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位于东部地区的上海等7个城市,经济较快复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市经济增长较上年加快了5个百分点以上。位于中部地区的武汉,经济快速复苏,增长速度较上年加快了10个百分点以上。位于西部地区的重庆和成都,经济稳定复苏,增速较上年加快了4个百分点以上。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为我国东西差距持续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2021年,东部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1.53、1.68"。
六、三大城市群地位突出
2021年中国城市GDP排名在地理分布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占比突出,三大城市群共有18个城市进入GDP排名前30,显示了极其强大的存在感。
周牧之教授认为,"这是制造业超级城市集聚于三大城市群的结果。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形成了世界最强的全球供应链型产业集聚。"
明晓东进一步解释,"从全国占比看,位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深圳、广州市,生产总值分别达4万亿元、4.3万亿元、2.3万亿元、1.8万亿元、1.6万亿元、3.1万亿元、2.8万亿元,这些城市的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提高到17.4%,发挥了引领高质量发展第一梯队的作用"。
同时,明晓东指出,"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武汉市,生产总值分别达2.8万亿元、2万亿元、1.8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5.7%。这些城市的发展,有力地提高了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对区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云河都市研究院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原司长徐林评点,"周牧之教授和团队所做的全球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的研究,展现了中国经济2021年在成功防控新冠疫情后率先经济复苏的基本格局,不仅经济表现是十分亮眼的,结合疫情防控感染和死亡人数来看,也毫无疑问是亮眼的。特别期待这一亮眼表现能在奥密克戎变种病毒防范过程中得到延续,让科学专业防疫能够更好地支撑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疫情下仍持续增长的中国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22-11/23/content_78534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