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年轻化、预防化、带病生存新趋势,倡导全病程管理
上海2022年9月29日 /美通社/ -- 今天是第23个世界心脏日,全球领先的创新医疗科技公司波士顿科学 (NYSE:BSX) 联合百度指数正式发布了《2022心脑血管健康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在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健康传播课题组的学术指导和《医师报》的支持下,聚焦心脑血管疾病中最突出的冠心病和中风两大疾病,将百度指数大数据洞察与知名专家分析相结合,以数据赋能方式发掘疾病认知鸿沟,并给出了全病程管理的具体建议。
心脑血管疾病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国家心血管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约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面对如此高发、高危的疾病,亟需破除民众对冠心病和中风的认识误区,才能挽救更多生命。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表示,《"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要深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相信这份《报告》的发布,将为提高民众对冠心病和中风的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提供有力指引。
作为此次《报告》的数据支持方,百度指数负责人岳燕祥博士表示:"百度指数以百度搜索和内容服务生态的海量数据为基础,以百度AI技术提供持续进化的动力,具有大数据、长周期、强意图和全人格的显著特征,适用领域广泛。此次携手波士顿科学,聚焦国人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话题,也是希望通过百度指数的数据能力结合专业人士的分析,真实呈现目前我国大众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关注情况及趋势,发挥科技向善的力量,助力中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开辟新思路,为我国社会民众生活质量和健康福祉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女士表示:"波士顿科学始终为满足中国心血管病患的多元化诊疗需求而不懈努力,通过持续引入创新性医疗解决方案,不断填补中国临床诊疗的技术空白,帮助国内病患减轻心脑血管病负担。此次《报告》的发布,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网民对冠心病和中风的认知现状,这为我们携手各界伙伴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共筑健康中国未来提供了重要支撑。"
网民关注度呈年轻化趋势,三四线城市关注度待提升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必须坚持以公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为了有的放矢地做好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治工作,《报告》以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的百度指数搜索大数据作为样本,全景展示了当下关注冠心病和中风的网民的"众生相"。
《报告》显示:从性别特征上看,女性更关注心脑血管健康;从年龄特征上看,网民关注度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尤其是18-24岁人群对冠心病和中风的关注度最高;从地域分布上看,三四线城市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关注度偏低,东北地区对冠心病和中风的关注度排名倒数,关注度亟待提高。
在此基础上,《报告》还针对关注冠心病和中风的网民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他们的兴趣爱好、从事职业入手,得出了更为精细的"人物画像",更加立体地展现了关注心脑血管健康的网民群体的不同侧面,希望这些意料之外的特点,能为更高效地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带来新的启发。
重症状、轻预防,网民关注存在三误区
梳理关注冠心病和中风的网民特点,只是洞察全民心脑血管健康认知的第一步。为了进一步明晰网民对冠心病和中风的认知程度,《报告》又对冠心病和中风的网民认知深度分别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对比,并据此发现了三大较为明显的认知误区。
首先,在跟糖尿病、高血压等其它常见疾病的搜索数据进行对比后,《报告》发现,冠心病和中风虽然高危、高发,但二者在常见病搜索量排名中并不靠前,特别是对中风的搜索关注度差距较大,说明网民对冠心病和中风的关注度均有待提升。
其次,《报告》发现,网民在搜索冠心病和中风时,对两类疾病的预防关注都较少,搜索量明显不及出现症状后的治疗和康复等领域。
最后,《报告》发现,网民在搜索疾病时往往容易混淆疾病的民间说法和专业表述,特别是在对中风的搜索中,表现出对中风种类认识的模糊,分不清"脑梗"和"卒中"之间的关系,这也容易导致网民在主动搜索科普信息时出现偏差。为此,《报告》对卒中的两种类别进行了区分,并科普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症状。
"带病生存"成常态,民众需更重视全病程管理
"健康中国"建设明确提出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把对人的健康的维护关口前移,以提高百姓的生命质量。为了更好地涵养培育民众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意识,《报告》在剖析当下网民对冠心病和中风的关注重点之余,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病程管理,即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阶段,分别提出了指导意见。
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是心血管病防控体系的关键。为此,《报告》中介绍了易于学习且实操性强的防控标准,呼吁大家从日常做起,远离心脑血管疾病这颗"定时炸弹"。
在网民最关心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报告》总结了三大新趋势:首先,药物治疗多样化,当下的医疗进步已经为心脑血管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药物选择;其次,手术治疗微创化,融合了内、外科跨界优势,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的微创介入疗法,已成为当前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优选;第三,疾病预防化,特别是针对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欧洲心脏病学会已于2020年提出了一套完善的防治体系,既包括服用药物等常见改善手段,也包括左心耳封堵术、射频消融等预防性术式,帮助患者摆脱终身服药或无法用药的困扰。
针对易被忽视的康复阶段,《报告》强调了"带病生存"的概念。当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是77.93岁,而人均健康寿命仅68.7岁,将有9年多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的状态。如何提升"带病生存"阶段的生命质量,《报告》呼吁要重视脑中风患者的术后康复。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生存满意度,加速脑中风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和节约社会资源。
波士顿科学医学事务部高级总监曾治宇表示:"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病程长、易复发且常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慢性病,《报告》的出炉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心脑血管疾病全病程管理的重视程度。希望《报告》中对于心脑血管健康的防治意见,能够为民众的主动健康管理带来新的方向,让更多人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