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2022年7月26日 /美通社/ -- 由中国一汽制造技术学会主办、中国一汽工程与生产物流部承办、机工弗戈传媒AI《汽车制造业》全媒体平台协办的"2022中国一汽第二届先进制造技术‘旗智· iM'高端论坛"于2022年7月24~25日在长春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智造旗技、创领未来",内容包括技术论坛、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工厂参观等环节,整体凸显了新能源汽车元素和"双碳"目标,重点围绕绿色制造、智慧制造两大技术内涵展开,活动期间院士大咖云集,先进技术分享和创新成果展示内容精彩纷呈。
中国一汽董事、党委副书记王国强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一汽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作为建设汽车强国的重要力量,始终强化‘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的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制造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积极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本届论坛全面展现了中国一汽以及汽车行业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一系列先进技术和成果。技术论坛部分包括1个主论坛和10个分论坛,共有近百个课题分享;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六大专题展区展出了几十项创新成果;中国一汽红旗繁荣工厂作为高效智能、绿色低碳的行业典范,也得到了到访嘉宾的高度赞扬。
主论坛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谭建荣院士、中国科学院雒建斌院士、中国科学院王立军院士、中国科学院张洪杰院士、中国科学院丁汉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学思院士以及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Joachim Lentes先生等多位行业顶级专家,围绕绿色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的落地、工业物联网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等话题发表重要演讲,并围绕制造领域的"双碳"话题进行了圆桌讨论,给业界带来了前瞻性的启发和思考。
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一汽积极践行绿色低碳。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雷平先生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中国一汽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和服务的全过程中,积极寻求节能减排的方式方法,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努力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主论坛期间,中国一汽工程与生产物流部总经理、中国一汽制造技术学会会长毕文权先生分享了《中国一汽"旗智·iM"双碳技术发展研究》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制造领域的四大降碳策略:低碳技术、效率提升、清洁能源、过程协同。在这一策略之下,中国一汽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制造低碳技术路线,从能源入口、能源使用、能源管理三个维度识别出十几类低碳技术。通过这些低碳技术的实施,力争降低全价值链的碳排放。
分论坛涉及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业工程、电子电器、匹配、物流、铸锻、动力总成制造等十大专业领域,有近百项创新技术和应用案例的技术分享和深入交流,如:红旗数字化冲压车间技术创新及应用、激光技术助力汽车焊装智能化制造、面向未来的涂装车间、解放J7智能总装车间、智能制造共塑未来、"可循环"科技在汽车制造业的实践、一体化压铸成型的技术及应用案例、精益物流引领汽车行业变革等技术话题的精彩分享。
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设置了6大主题展区,包括:"旗·创—低碳节能技术展区"、"旗·智—数智化技术展区"、"旗·技—先进制造技术展区"、"旗·享—智能演示展区"、"工艺创新实验室技术展区"及"行业头部装备厂商技术展区",展出了数字化电池产量质量控制方案、机加数智化-掌上产线、铝合金覆盖件冲压及连接装备技术开发、镁合金车身结构及动力总成产品技术开发、汽车无遮蔽彩色智能精密涂装技术、盲装技术解决方案、虚拟匹配技术等一大批技术创新项目,吸引了到场嘉宾驻足交流。
工厂参观环节,今年安排参观的是中国一汽红旗新能源生产工厂——繁荣工厂。这是一座"高效智能、品质卓越、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工厂,秉承 "新高尚、新精致、新情怀"的设计理念,遵循"精益生产"和"质量至上"的原则,结合先进的精益生产方式,建设的一座满足红旗前瞻发展布局、采用一流先进技术的现代化智慧工厂。与此同时,繁荣工厂全方位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从再生能源使用、环保工艺应用及污染末端治理等环节入手,实现了厂区内的全生命周期节能降碳,是中国一汽制造过程践行"双碳"的最佳例证。
"中国一汽先进制造技术‘旗智·iM'高端论坛定位于汽车行业技术论坛,是一个开放性的大型行业活动,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行业平台,我们非常感谢各位院士、专家学者、行业同仁们莅临中国一汽参观指导,希望大家今后继续携手,共同促进中国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一汽工程与生产物流部副总经理、中国一汽制造技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胜先生在会后的媒体会中表示。
先进制造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用各个环节密切协同、共创共享。中国一汽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当好自主创新的国家队、主力军,与行业同仁一道,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持续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建设制造强国、汽车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