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中部支点新定位,湖北如何“正中靶心”

2021-09-25 03:20 6592

武汉2021年9月25日 /美通社/ -- 毫无疑问,过去十几年间,是中国经济发展所经历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窗口期。

2004年3月间,中央首度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计划”,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以及山西六省的连线,自此勾画出中国经济版图上的新增长极。

从“十一五”到“十四五”规划,中部崛起战略落地生根的过程,也是中部六省借鉴沿海省份发展经验,“承启东西”、“沟通南北”平抑地区经济落差,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

如同一场浩大的竞赛,中部省份以追赶者的姿态,向领跑者东南沿海省份发起挑战。一潭活水起,搅动地是中国经济始终向前的活力。而中部六省之间,这些年也亦如赛马一般交错争筹。

这其中占据“九省通衢”之利的湖北省,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在2020年经历了“暂停的76天”后,以牺牲一省之利阻挡疫情向全国扩散,也因此,当年度湖北省GDP出现5%的降幅,也是31个省份中唯一是负值的省份。

然而,2021年上半年,湖北省实现GDP2.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8.5%,两年平均增长1.7%,增速大幅领先其他30个省级行政单位。

不得不说湖北经济的韧性,在这一波疫后重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可湖北经济到底凭什么能迅速走出“深V”的反转,是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细究原因能看到的是近十几年来,湖北省自身的定位明确,目标清晰,省级政府充分调动省内各城市的资源优势,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和特色经济,跨区域经济带协同重点城市的产业发展,为湖北筑造了非常扎实的增长基础。

在这个基本盘之上,借势中部崛起,湖北抓住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高端装备、先进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赛道上扬鞭奋马,产业集群效应,日趋彰显。

新兴产业当红,是很多省份、城市,甚至是国家都想去做的。湖北何以能快速完成产业要素的聚集,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金融资源的配置为产业项目的落地,提供了强力支撑。产融正循环,也吸引了包括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等的流入。

如果更详尽的了解中部崛起中的湖北发展新局,那么9月28-29日举办的2021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窗口。

此次大会集结国内外数百名企业家、投资家、学者专家与地方政府共议湖北经济和产业发展命题,内容涵盖“碳中和投资与转型的新机遇”、“破题中部金融枢纽崛起”、“下一代汽车产业新生态”、“数字化改变产业发展逻辑”等当地重点布局的产业集群。


| 湖北式的空间布局

中部崛起战略目标,并非指向的是一城一市的点状兴起,而是在国家宏观经济框架结构之下,思考中部地区六省经济版图的整体跃升。

“湖北位处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区位中心,拥有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十四五”期间,如何着力打通湖北和周边地区、湖北和全国、湖北和东亚生产网络、湖北和世界各地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会是主要问题。”

正如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资深研究员张燕生所说,“湖北应站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从这个角度来看,湖北的发展在中部地区版图上的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

循长江水道,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要论地理位置,湖北可谓占尽地利。省会武汉,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以其为枢纽中心的高铁网络,覆盖大半个中国,真正具有承启东西、通达南北的作用,称之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毫不为过。

中部六省所辖城市之中,武汉是经济总量最高的城市,其与长沙也是中部地区进入万亿GDP序列的城市。无论区位优势亦或产业优势,武汉都是中部崛起的一个战略支点。

对于湖北省而言,以武汉这个支点,做省内的空间布局,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中部崛起的支撑,都是篇大文章。

8月17日,在解读《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一主、两翼、全域”的空间布局规划被合盘端出,湖北将“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在产业层面不断细化、实化。

所谓“一主”即武汉和武汉城市圈,主攻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是湖北省的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所谓“两翼”,则是“襄(阳)十(堰)随(州)神(神农架)”城市群为“北翼”,“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城市群为“南翼”。北翼主攻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南翼则以生物农业、先进化工材料为产业发展方向;

而“全域”即省内市县,错位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省级新兴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全省战略新兴产业的全域发展。

从上述表述不难观测到战略新兴产业是湖北省“一主、两翼、全域”空间布局的核心主线,亦是其建设具有中部特色的区域经济的核心思路。

中部崛起,并不是复制沿海省份的产业发展路径或者简单承接其产业溢出,而是通过研究先发者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规律,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一条符合区域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

另一方面,将中部崛起放在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大幕布上看,中部六省已经整体上迈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武汉等中心城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因此在沿海省份发展的经验、教训之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则是中部崛起的历史担当。

| 新兴产业“排头兵”

“重仓”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高地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近期,湖北省发改委编制的《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有一段描述值得关注:要将湖北建设成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要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的前列,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网络的重要节点……

与之相应的,还有两组量化的目标数据:

其一是“十四五”期间,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要从“十三五”的2.5万亿元增加至5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高于国家规划的3%;

其二是到2025年,湖北力争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2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先进材料、节能环保、数字创意及科技服务产业4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新能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2个千亿级特色产业。

“湖北经济转型,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必然选择。”诚如湖北省发改委主任陈新武所言,湖北经济新旧动能的切换是顺应了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趋势。

在当下,举国都在高举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旗帜,而中部地区则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储备,先人一步的在诸如光纤通信、激光、空间地理信息等领域建立了领先优势。也是看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会是中部地区实现赶超的历史性机遇。

以湖北而言,在“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设备、核心零部件、原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这些年的厚积薄发都取得了一些关键性的突破,接下来就是如何统筹规划,构筑新的产业体系了。

在这个方面,沿海城市的产业集群发展方式为中部提供了成功的范本。

过去数十年时间的发展,深圳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就是因为其在核心产业领域,与东莞、惠州等城市形成跨区域产业集群,共同打造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效率最优的制造供应链体系,并培育出华为、TCL、比亚迪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产业集群化发展,对于提升规模效应、供应链水平,构建产业链协同机制以及创新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湖北省也在“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能够“对标世界先进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至2025年,集成电路、信息网络、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10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要全部超过千亿元产值。

实际上,在十多年前湖北省就已经划分出三个层次产业集群“养成”地图:

1.   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构成的跨区域产业集群;

2.   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地方各省级开发区为核心的开发区产业集群;

3.   以各县镇的产业优势而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

如今,这些当年勾画中的产业集群地图,已经照进了现实。比如,在新型显示产业链图谱上,武汉、鄂州、仙桃、潜江、荆门等地,形成跨区域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包括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精测电子、鼎龙化学等。

再如以“中国光谷”而闻名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在这里,有以楚天激光、华工激光、团结激光和金石凯激光为主体的工业激光产业集群,近30家企业占据了中国工业激光市场的半壁江山。

未来,湖北省还将在襄阳、宜昌、潜江、黄石等地,争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先进化工材料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更进一步地描绘产业集群地图。

| 产融正循环与中部金融枢纽

营商环境、基础资源之外,金融资源能否跟得上,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中部的关键一步。与沿海经济强省相比,湖北这样的省份就必须根据新经济的需求来调整其金融资源的配置。

“项目和产业真正到落地的时候,就需要金融资源相应去配置、配合和支持。相应地就要求湖北整个融资结构、金融机构的构成,包括商业模式要做非常大的调整,根据这些新经济的需求做出创新。”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认为,“金融活水”与产业聚集效应的共同作用,是增强湖北经济增长势头的不二法门。

毗邻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左岭大道,是湖北省鄂州市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所在地,在相距仅10公里的两大开发区内,聚集了包括三安光电、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国家存储器基地等企业。

这些企业彼此互为产业配套关系,而两大开发区也围绕“光芯屏端网”联手补链,加快共建100平方公里、千亿级规模的光电信息产业聚集区。

就在两个月前,鄂州葛店开发区投资规模最大的湖北三安光电项目正式进入投产期,其生产的关键组件将供给武汉光谷的天马微电子和华星光电等光电子信息企业。

实际上,这个2019年落户于葛店,总投资120亿元,占地757亩的新一代显示技术项目,是国内LED芯片龙头级企业三安光电主动嵌入光谷产业链的关键项目,亦是国家芯片产业基金的投资项目。

正是由于湖北省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投资招商体制,才吸引来更多产业项目和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前来共谋发展。

就在三安光电进入投产期的同时,投资80亿元的湖北芯映光电和投资50亿元的瑞华光电项目前后脚的落户在了葛店开发区。这两家在芯片封装领域各有分工的企业,正是为三安光电与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上下游企业“补链”封装环节而落户葛店的。

类似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也吸引各路资本与之形成产融互动的正循环。

今年6月28日,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与湖北省政府合作发起设立的“湖北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在武汉经开区揭牌成立,首期规模就达150亿元。基金采取市场化模式管理,由洪泰基金作为管理人,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参与。

湖北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向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基础及新型制造四大领域,目前已有涉及新材料、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芯片等新技术领域的十余个项目与之签约。

不仅在推进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方面,武汉在不断加速,同时在吸引产业资本汇集上,这个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城市,也正在构建中部地区的金融枢纽。

7月初,《武汉市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年)》《武汉市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支持政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底”。

毫无疑问,这对于整个湖北乃至中部,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成长,提供了重要的金融资本支撑,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铺垫。

在本月末举办的“2021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上,湖北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项目签约与“中部金融枢纽建设”等议题,亦是对中部崛起过程中产融融合新路径的探讨。

消息来源: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全球TMT
微信公众号“全球TMT”发布全球互联网、科技、媒体、通讯企业的经营动态、财报信息、企业并购消息。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