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中国迈入中度老龄化 站在老龄之巅的长三角如何轻松养老

2021-04-21 15:01 4217
中宏保险联合复旦发展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女性养老与风险管理白皮书》研究发现,在全国所有地区中,长三角是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数据表明长三角三省一市老龄化程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长三角老年人口抚养比也呈现同样的特征。

上海2021年4月21日 /美通社/ -- 市场普遍认为,“十四五”时期,保险业将乘政策东风,迎来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保险”这一关键词共计出现36次,纲要既强调要“深化保险公司改革,提升商业保险保障能力”,也要求保险业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剧,养老的提质增效势在必行。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8.1%,65岁及以上老人占比12.6%。根据民政部去年公布的最新预测数据,“十四五”期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20%,总量突破3亿人,中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同时,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女性的占比正逐日攀升。并且,由于预期寿命更高,女性的养老问题相较于男性则更为突出。

中宏保险联合复旦发展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女性养老与风险管理白皮书》研究发现,在全国所有地区中,长三角是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数据表明长三角三省一市老龄化程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长三角老年人口抚养比也呈现同样的特征。人均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使得中国老年群体呈现女性化、退休女性呈现高龄化的特征,这意味着女性需要为老年生活所做的准备更多。

落在这两个维度的交点上,站在中国老龄之“巅”的长三角地区女性正面临哪些养老挑战?又将如何实现无忧的养老生活?值得所有人的关注与重视。

需求高 保障低 错配显现

长寿风险、高患病率两因素相叠加,使得女性群体的养老面临特殊而迫切的挑战。白皮书中列示了近20年的3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这3次人口普查中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始终高于男性4~6岁,并且两者的差距随着医疗科技、生活条件的发展呈逐步扩大趋势。而预期寿命更长,除了生活上的更多开支外,也意味着医疗成本的上扬。更何况,从白皮书的统计数据来看,老年女性本身的患病率就要高于男性。以慢性病为例,中国60岁及以上居民患有不止一种慢性病的比例为76.3%,其中女性这一比例为77.6%,高于男性的75.0%。

尽管长三角地区的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这并不能满足长三角女性实现“自给自足”的养老生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长三角的都市新中产女性对于养老日常生活开销预算中位数处10000~19999元区间,预算水平较高。同时,都市新中产女性追求退休后的更舒适健康生活和高端生活享受每月预算中位区间均为5000~9999元。三者相加,其每月预算加总的中位区间在20000~40000元之间。而与此相对应的,她们个人年收入中位区间为20万~39万元,家庭年收入的中位区间为40万~59万元。考虑到退休后收入水平的下降,长三角的都市新中产女性若想在养老期间达到预期的生活水平,需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

可见,仅靠收入难以维持养老的体面生活。但令人意外的是,从长三角女性养老保险的持有情况来看,养老保险在这个群体中似乎并不走俏。白皮书调研结果显示,从全国样本来看,购买了养老保险的都市新中产女性仍未超过半数(47.44%),而长三角新中产女性的养老保险比例仅为47.23%,甚至微低于全国总体样本。而在长三角城市中,上海的都市新中产女性养老保险的需求缺口甚至为长三角之首,达到4.99%。

优化配置 避免“未备先老”

要预防“未备先老”,这对养老安排的充足性、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是女性在老年时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而根据白皮书的测算,女性由于退休更早、退休时的平均剩余寿命更长等原因而在基本养老金的领取方面存在劣势。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共同构成了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但在现阶段,一方面由于本身规模尚小,另一方面女性相较男性较少分布于提供企业年金概率较高的交通、电力、通信等行业,因此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还无法成为都市新中产女性养老金的可靠来源。

女性在社保及企业年金的获取方面都存在劣势,因而更需要进一步寻找替代的养老金来源以保障老年生活。中国第三支柱商业保险具有弥补女性老年生活保障缺口的潜力。“受访者对老年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医疗开支庞大、护理服务的可获得性、意外事故的发生与老年收入不足几大方面,这些方面的担忧基本可以由具有对应功能的商业保险产品进行保障,这表明了商业保险功能的多样性与在提高老年生活质量,进一步开拓市场方面的潜力。”白皮书中分析称。

站在中国的老龄化之“巅”,长三角女性如何能够优雅老去?唤醒对养老金融工具的配置意识似乎是重要路径之一。

中宏保险首席执行官张凯表示:“调查发现女性的养老准备仍有较大差距,我们期望借此研究唤醒广大女性对风险管理和保障配置的关注。为应对养老所要面临的多重挑战,我们建议女性尽早筹划、谨慎评估风险保障缺口,动态调整养老规划,理性选择养老金融工具作为补充,为自身的保障加持,有效弥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缺口,进而实现无忧养老生活。”

白皮书建议称,从个人角度来看,面对较为严重的养老保障缺口,女性需要对养老有更充分的准备,尽早筹谋和合理规划老年生活预算,此外还可以通过商业养老险和健康险为养老生活提供合理的保障,有效转移老年健康风险,实现“无忧养老”。例如女性可结合预期的老年生活水平估计自己需要为老年生活准备的资金,并估算自己退休之后从各个收入来源能够获得的养老金从而计算老年时养老金收入与消费需求的缺口,然后根据收支缺口和风险保障缺口制定合理的计划,如购买对应的商业保险,用第三支柱弥补退休后收入和保障不足的状况。

第三支柱迎发展机遇 保险业先试先行

近年来,国家政策也在不断强化发展第三支柱的重要性。去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今年3月,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对于2021年重点工作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保险服务。”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聚焦的重点。各代表委员就加快补齐养老保险制度“三支柱”短板、构建养老体系顶层设计热烈讨论,在第三支柱养老产品范围的界定与规范、扩大并丰富产品供给、深化并有效保证养老金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功能的充分发挥等方面建言献策。

对比第一、第二支柱万亿元的市场数额,意味着养老第三支柱缺口的背后,一个万亿级市场空间将逐渐被打开。业内专家预计,未来5年,中国养老保障市场规模或突破10万亿元。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可有效缓解中国养老保险支出压力,满足民众多样化养老需求。而根据监管规划,商业健康险规模到2025年要超过2万亿元,养老险责任准备金要从目前的5,600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6万亿元以上,万亿级的蓝海市场将成为行业和公司发展的重要新兴增长点。

不过,白皮书也指出,从养老保险的市场供给端来看,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规模较小、供给不足,养老保险业务在整体保险市场中所占比例较小。同时,目前市场上保险公司提供的养老保险品种也不多,针对女性的养老年金产品尤其缺乏,老年专属产品大多只具备年龄属性,而忽略了性别属性,未将女性独特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加以区分,针对女性定制化的养老保险产品供给也存在较大缺口,保险业的创新升级任重道远。

面对长三角的养老课题,白皮书则建议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内部养老资源的分配效率,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区域内要素流动的环境,包括扫除制度障碍、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等。同时统一布局养老资源,鼓励机构间错位发展以实现功能互补与优势叠加,统一规划区域内养老用地。

长三角地区养老需求大、社保制度领先,又汇聚了丰富的金融资源,长三角联动有望缓解区域之间因老龄人口和资源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养老压力,并发展成为相对稳定与成熟的模式,即发挥上海龙头带动的核心作用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加速推动实现长三角养老一体化的愿景。

消息来源:中宏保险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医药健闻
微信公众号“医药健闻”发布全球制药、医疗、大健康企业最新的经营动态。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