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1年3月8日 /美通社/ -- 2021年3月8日,又逢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妇女节,赋权女性、发掘女性力量是妇女节永恒的主题,在科学界也亦是如此。据联合国网站报道,受疫情影响导致实验室关闭和额外的家庭责任削减了女科学家能够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使她们本已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为了表彰卓越的女性科技工作者,让女性力量在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再一次聚焦在闪光灯下,2月由欧莱雅企业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创办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组委会正式宣布2021年度五位获奖者名单。此奖项每年表彰五位来自5个大洲杰出卓越的女性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在物理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杰出贡献。
女性在科学领域中仍处弱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近日发布的《聪明的数字革命需要包容》全球性研究报告,尽管从事科研工作的女性数量在不断攀升(在全球科研工作者中女性所占比例刚刚超过33%),但增长速度依然缓慢,此现象在物理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尤其突出。[1]在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生中,女性所占比例仅分别为28%和4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物理科学助理总干事莎米拉·奈尔-贝杜埃勒(Shamila Nair-Bedouelle)称:“这项研究表明,仅仅吸引女性投身科学或技术领域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保留女性人才,确保她们的职业生涯并非障碍重重,并确保她们的工作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和支持。女性科研人员虽占比达到33%,但各国科学院院士中女性平均占比仅为12%。”
这不仅仅是平等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 女性缺席最为严重的几个科学领域恰巧就是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又称“工业4.0”)的重要动力。我们已经看到缺乏包容性所引致的危险偏见:在人工智能领域,女性从业者仅占22%,算法机制产生歧视。另一个值得堪忧的问题是,在一些注定将被淘汰的岗位上,女性所占比例过高:到2050年,目前全球50%的工作将会消失,以英国为例,这一趋势将会影响70%的女性。
因此,采取行动营造更具包容性的科研环境,鼓励年轻女性进入科研领域至关重要。虽然很多女性渴望做出积极改变,但真正考虑踏上科研之路的女性依旧太少。欧洲有四分之三的女性希望其所做工作能够为世界做出积极贡献,但只有37%的女性真正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事业。
欧莱雅基金会执行副总裁亚历山德拉·帕尔特(Alexandra Palt)表示:“女性在科研领域被‘无视化’的情况依旧很严重。迄今只有不到4%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为女性,科研领域的 ‘玻璃天花板’现象的确存在。大学院校、对女性科研人员的教育及晋升、乃至整个科研系统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如果科研领域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将无法应对建设包容性社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或全世界所面临的科学难题。”
坚持23年的一个承诺
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女性成为全球范围内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人群之一,也是疫情应对工作的主力军。女性占到全球医务工作者的70%,而中国一线抗疫人员中女性比例超过6成,其中不乏优秀女性科研工作者的逆行背影。与病毒共舞近30年的 “人民英雄”陈薇院士,最早出征疫区,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第一个进入临床的疫苗;又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80后”研究员吴晨,义无反顾踏上战 “疫” 第一线;更有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朱华晨博士带领团队调查溯源病毒,揭开病毒真面目。这些历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获奖人,作为科学抗疫的最美“疫”中人,以智慧与勇气诠释了“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而这也是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坚持23年的承诺。
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自1998年成立以来,积极支持从事科研工作的女性,以提升她们的知名度,助力她们更好地展现才能迄今为止已有117名获奖者,其中有6位中国女性获此殊荣。该项目还在117个国家/地区资助和表彰了3,600余名才华横溢的年轻女科学家、博士候选人和博士后科研人员。作为“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2004年欧莱雅(中国)携手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在中国设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7年来共表彰了164位女性科学家。
每年,欧莱雅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会对来自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五位杰出女科学家进行表彰,以肯定其科研成就。今年,获奖者为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五位女性科研人员。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为了更智能的发展与时间赛跑》的第三章“聪明的数字革命需要包容”将于2021年4月发布全文。研究链接: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5429 |
[2]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此高校毕业生数据涵盖120个国家/地区。“女性科研人员占比33.3%”这一数据涵盖107个国家/地区。这些数据均为2015-2018年的最新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