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11月2日 /美通社/ -- 10月30日,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论坛暨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生态圈(天府国际生物城)分享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活动是继成都高新区主办“2020创新策源·医疗装备科技创新研讨会”之后举办的又一重大活动。大会采取“线下参会+线上直播”的方式,现场吸引医疗器械行业国内外知名企业、北京高成长性医药企业、生命健康投资服务类机构、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医疗器械领域行业协会等近200位代表参加,超100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活动现场,支持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创新举措正式发布。
生物产业是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之一。作为成都市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先后被授予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医药出口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称号,正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为核心,着力构建生物产业生态圈,加快形成产业特色鲜明、产业生态完善、功能配套专业、空间布局科学、园区文化彰显、体制机制创新的生物产业功能区。
大咖云集 共谋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机遇
大会现场,来自中国工程院、领军企业、中国医疗装备协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部委、药监、医保等医疗装备领域的企业家、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和学者齐聚,共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下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路径,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与会嘉宾分别围绕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产业发展未来机遇、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等主题做交流分享,并就成都医药健康产业升级、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落地等议题展开圆桌讨论。
“2018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进一步鼓励生产第二、三类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成果,尽快通过特别审评程序进行审批、尽早申报注册和进入市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在主题演讲中分享到,针对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热点、难点,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做大做强,多个专项计划直接支持先进医疗器械技术研发。
工信部嘉宾则进一步谈到了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医疗器械与药品市场规模相比来看,发达国家基本达到1:1,全球平均水平约为0.7:1,中国市场目前仅为0.25:1。但近5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增速保持在20%以上,可以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正式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并将其定位为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对于推动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上,发改委相关规划专家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思考”进行解读,“日前,中央进一步明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上升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始向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看齐,正加速向中国第四增长极迈进。”
多项举措即将出台 助力区域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助力成都高新区(天府国际生物城)打造高性能医疗器械产研一体化高地,活动现场,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即将出台的“四川省药监局支持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举措”进行解读。
系列举措将通过发挥双方优势,以推进服务平台共建、重点项目共推、药品安全共守、开放合作共拓为着力点、突破口,推进药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成世界级生命科技创新家园、国际化健康生活魅力新城、高质量药品安全示范区。
具体来看,双方将围绕共同搭建专业服务平台、共同推动产业项目实施、共同守住药品安全底线、共同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四个方面展开合作。其中,省药监局明确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优先纳入省局重点支持项目库,采取专班“一对一”跟踪服务,开辟审评、审批、检验检测绿色通道,降低时间成本。
“企业是生物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我们将聚焦企业发展痛点、难点,不断优化各项流程,提升企业服务质效,推动多层次创制创新,为高端企业引进来、成熟企业走出去提供有效服务保障。”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就在上个月,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专家联合会和重庆医药行业协会签订了《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医药产业融合发展、业界共治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整合政产学研等多方资源,积极引导产业链协作创新,实现协作配套降低成本,以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生物产业是高新区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将以特色化企业服务为导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到高新区投资兴业。”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高性能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提升产业创新能级
“成都是全国重要的‘五中心一枢纽’,具有辐射西南地区的区位优势,同时具备丰富的临床资源和完备的产业链体系。生物城产业生态圈建设成效显著,加之近年来国际化营商环境和公园化宜居环境的不断提升,已具备较强的产业吸引力。”一参会企业表示。会后,有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表示有意向落地成都高新区。
作为成都生物产业主要承载地,四年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引进项目150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9亿元,起步区9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已基本呈现,成为“十三五”期间全国首家且唯一承担新药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当前正围绕“四链一体系一社区”理念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1-9月,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97.2亿元,同比增长12.8%;医药工业营收175.7亿元,占成都市比重35.9%。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已连续多年保持20%高速增长,聚集近3000家生物医药企业,今年诞生了成都先导、苑东生物两家科创板企业。
医疗器械行业是关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战略性科技产业,也是具有高度成长性和带动性的朝阳产业。当前,党中央明确要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性能医疗装备自主可控。《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医疗器械长期发展规划,到2025年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2万亿。
成都高新区积极推动高性能医疗器械微生态圈打造。7月30日,牵头成立成都市医疗装备产业创新联盟,将进一步促进医疗装备企业降本提效、创新发展,加速医疗装备产品临床试验、成果转化,助力成都打造千亿级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集群。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吸引美敦力、赛默飞、波士顿科学、微创心通、朴华诊断、大家医学等国内外医疗器械头部企业落户,正加快打造覆盖疫病检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等领域的创新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基地;引进格力集团在天府国际生物城投资建设医疗装备国产化基地,研发国内首批疫情防控新能源移动P2+核酸检测车。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瞄准重大传染病疫苗研发、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精准医疗、GCP、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不断健全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成都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