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0年6月17日 /美通社/ -- 胃癌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中国胃癌发病人数占全球所有胃癌新发病例的40%以上。虽然胃癌的主要发病年龄是40-60岁,但是现在,我国19-35岁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已经比40年前翻了一番,胃癌已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作为胃癌诊疗的主要工具,消化内镜能够通过消化管腔道或人工建立的通道,对局部病灶进行观察、组织取材、止血、切除、引流、修补或重建通道等,以明确诊断、治愈疾病、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等为目的的诊断、治疗措施。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展消化内镜技术,90年代以后我国内镜的开展医院数量进入快速成长期。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胃镜、ERCP、EUS等内镜下诊断及介入治疗基本与国际接轨。近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人数不断提升,预计消化内镜诊疗需求持续扩大。
虽然现在看来我国消化内镜开展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不管是在人均诊疗例数,还是内镜医师数量上,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2012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发展现状》,卫计委在各地医疗机构开展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应用普查,发现我国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医院占比仅为27.88%。其中制约因素一方面是内镜医生匮乏,另外一方面是设备缺乏,这一现象在基层医院尤其明显:基层内镜医生操作内镜的能力非常有限,亟需内镜继续教育的支持。
因此,针对临床医生进行内镜相关教育始终在不断推进,相关机构和厂家都在积极举办与内镜相关的学习班和学术会议,让广大内镜医生更好地提升自身水平、服务广大中国患者。
但由于疫情的限制,线下活动基本都选择了转为线上但医疗相关的教育与学术交流并不能停下脚步。依托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内镜线上互动已经势在必行。
6月5日,全球首次消化内镜手术跨国演示(Endoscopy on Air)正式上线,来自五大洲十二个城市的专家同步进行内镜手术直播。开立医疗也带来其最新四路光源全高清内镜,并在会中分享了2020年产品活动的进展。现场手术直播环节中,开立医疗邀请到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及意大利Humanitas大学研究医院内镜专家罗伯塔·马塞利医生。在上海转播点,周平红教授了完成了一项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向观众分享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镜头随之切换到米兰,罗伯塔·马塞利博士使用开立内镜在实行射频消融术(RFA)前,对胃窦血管扩张症(GAVE)患者胃部进行了扫查。胃窦血管扩张症又被称为西瓜胃,以慢性消化道出血多见,表现为黑便、呕吐等,临床多表现为隐形失血导致的贫血,主要依靠内镜进行诊疗。在直播现场,马赛利医生在使用高清晰度白光模式下进行内镜观察后,切换到了开立独有的聚谱染色模式SFI。该模式下,患者胃部扩张血管和弥漫状红斑在染色图像中的表现更加明显。
内镜作为一项临床重点发展的检查方法,直观高效且同时能够兼顾治疗与诊断,是目前消化道疾病最有效直接的临床手段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壁垒导致的内镜市场被进口产品垄断,价格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镜在中国的推广和医生教育,也导致了医生资源匮乏的因素。
开立医疗研发生产出国产首台高清内镜,实现垄断突破后,近年来也加大了对医疗教育的投入力度。2019年开立已组织了包括手把手教学、大师走基层等形式近40场交流学习活动,为基层内镜医生与专家建立起沟通和学习的桥梁,让更多的临床有机会接受内镜培训;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将目前推动线上内镜教育。随着国产内镜产品的普及及内镜教育的不断推进,未来在临床医生和相关器械厂商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内镜诊疗整体水平将登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