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1月12日 /美通社/ -- 1月11日,阿斯利康慢阻肺三联新药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正式在中国上市。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采用创新的共悬浮给药技术,联合递送布地奈德(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格隆溴铵(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富马酸福莫特罗(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三种药物成分,为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
三联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黑科技”助力慢阻肺管理
与双联药物相比,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能为慢阻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发表在《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上的KRONOS研究结果显示,与双联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相比,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能够显著降低52%的中重度急性加重率,并延长到达首次中重度急性加重时间。同时,该药物起效快速并可持续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KRONOS III期研究中国领衔研究者王辰院士表示:“减少慢阻肺的疾病负担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优先要考虑的议题。KRONOS研究证明,与双联治疗相比,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可快速、持续改善肺功能,并降低中度至重度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三联疗法在应对我国慢阻肺特别是急性加重的挑战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会长、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康健教授强调:“吸入疗法是慢阻肺药物治疗的首选,新上市的三联吸入制剂含有三种药物,能够将大小合适的药物颗粒递送至小气道,实现药物在小气道的较高沉积。对于以往使用二联制剂效果不佳、反复出现急性加重、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可以选择三联药物。”
我国慢阻肺患者多是中老年人,使用吸入药物时常受到一些因素限制,如肺部吸入药物的力气不足[1]、装置使用和携带不方便,从而影响了维持期治疗的疗效。经过超过50年的探索,慢阻肺的吸入装置也几经更新迭代。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组长、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介绍说:“慢阻肺是以小气道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吸入装置是影响治疗的关键因素。新一代采用共悬浮技术的令畅®装置,弥补了传统的粉雾剂(DPI)和气雾剂(pMDI)装置的不足,帮助患者吸入更多空气,增加患者深吸气量,改善呼吸及活动情况。此外,相比混用多个吸入装置,使用单个吸入装置治疗的慢阻肺患者预后更佳,也有益于患者的依从性。”
慢阻肺居第三位主要死因,规范治疗预防急性加重
慢阻肺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有近1亿患者。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沈华浩教授指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每7个人中就有一位慢阻肺病人,2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发病率也有8.6%[2]。慢阻肺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前期没有什么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一旦有了症状,肺功能可能已经损失50%左右,危害极大,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
慢阻肺患者经常会出现因症状的突然加重,导致住院的情况,这是典型的患者急性加重的案例。关于急性加重,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孙永昌教授孙永昌教授解释到:“中国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次数其实很频繁,平均1年急性加重2次[3]。但很多慢阻肺患者对急性加重的认识却不足。往往以为只是一场小感冒,其实引发的急性加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包括对肺功能的不可逆的损伤[4]、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影响生活质量、住院风险和治疗费用的增加等等。更严重的是,急性加重还会大大增加死亡风险。预防急性加重,患者一定要重视稳定期的规范治疗。”
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周新教授强调:“冬天是慢阻肺急性加重高发的季节,因此在冬天要特别注意,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如戒烟、接种疫苗等等。其实慢阻肺与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都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唯有坚持规范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和改善咳嗽、气喘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防止或延缓肺功能的恶化。”
挑战与机遇并存,多方携手防控慢阻肺
我国慢阻肺患者群体庞大,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之和以及癌症,成为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5]。对于中国一亿慢阻肺患者而言,无论是药物治疗的持续治疗费,还是急性加重导致反复住院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都为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与此同时,慢阻肺具有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四高”特点,让其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慢阻肺管理存在诸多挑战,慢阻肺的防控,需要政府、社会及医师与患者多方共同努力,积极应对挑战,实现慢阻肺的优化管理。
阿斯利康中国呼吸、炎症及自体免疫业务部总经理陈鹏亘表示:“布地格福气雾剂为慢阻肺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我们期待创新的药物和装置可以为慢阻肺患者带来良好的疾病控制,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面对中国基数巨大、亟需创新治疗和管理方案的慢阻肺患者,阿斯利康将持续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深耕呼吸领域,造福患者。”
[1] Lavorini F, et al. Drugs Aging. 2016 Jul;33(7)_461-73. |
[2] Wang C, et al.CPH Study, Lancet. 2018. |
[3] Sam Lim, et al. Asia Pacific Family Medicine. 2015, 14(4): 1-11. |
[4] 陈亚红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33(10):750-753 |
[5] Wang C, et al. Lancet. 2018 Apr 28;391(10131):1706-1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