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4月22日 /美通社/ -- 2019年4月24日-30日是世界免疫周,今年的主题是“接种疫苗,共防疾病”。为推动我国免疫接种工作进程,提升临床免疫领域知识水平,由中国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办的枫林国际临床免疫论坛于2019年4月17日-4月19日在上海召开,国内外相关领域顶尖专家就当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ID) 领域的热点问题,如真菌感染的免疫问题、EBV 感染的免疫问题、疫苗接种的免疫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该会议让参会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促进了相互间的合作。
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的预防接种工作一直是我国公共卫生和免疫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也一直都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初生至2周岁的宝宝由于抵抗力较弱,极易被潜伏在身边的婴幼儿“健康杀手” -- 肺炎球菌“趁虚而入”。因此当下最要紧的是帮助宝宝在人生健康起跑线上,抓住时机积极预防、增强免疫力,建立起抵御相关疾病如肺炎球菌侵袭的“健康保护伞”。
本次国际临床免疫论坛的大会主席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免疫科主任王晓川教授提醒,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肺炎球菌作为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可引发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该疾病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细菌性呼吸道疾病。婴幼儿由于呼吸道屏障功能差、免疫能力发育不全,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发人群。
肺炎球菌 -- 婴幼儿“健康杀手”
肺炎球菌又称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可以引起肺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严重疾病的常见致病菌,一般定植于鼻咽部,经由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形式隐匿,不易引起注意,儿童携带率为高达85%[1]。
在人体免疫力正常的时候,肺炎球菌不易“兴风作浪”,然而一旦人体免疫力低下,肺炎球菌即可“趁虚而入”,入侵身体多个部位,不仅引起肺炎,甚至可能引起脑膜炎、菌血症性肺炎、菌血症等严重的侵袭性疾病,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2];肺炎球菌引发的脑膜炎还可能导致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后遗症。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更是肺炎球菌入侵的“首选目标”。
肺炎球菌携带率高、机体免疫力低,是婴幼儿易感染肺炎球菌的主要原因。宝宝出生时能够从妈妈体内获得母传抗体,但是母传抗体是有“有效期”的,它只能保护宝宝6个月左右。6个月以后,母传抗体几乎消耗殆尽,于是就给肺炎球菌提供了入侵机会。此外,非纯母乳喂养、室内空气污染、营养缺乏、出生体重低、早产、免疫功能低下等都是婴幼儿发生肺炎包括肺炎球菌性肺炎的高风险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统计,在所有疫苗可预防疾病中,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3]。而在我国,每年有174万例5岁以下儿童感染肺炎球菌疾病的案例,大约每17分钟就有一名五岁以下儿童因肺炎球菌感染而夭折[1]。这些因为感染肺炎球菌疾病不幸去世的宝宝们,大多还经受了痛苦的治疗过程,给整个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精神摧残和经济负担。
肺炎球菌疾病:WHO推荐“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抗生素是目前治疗肺炎球菌疾病的主要手段,然而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也成为当前肺炎球菌性疾病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前对肺炎球菌有效的抗生素现在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抗生素选用不当、剂量不足、疗程不足等诸多原因导致肺炎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已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且部分地区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难度也随之上升,有时甚至无药可治,导致很多宝宝备受疾病折磨,甚至最终失去生命。
鉴于肺炎球菌性疾病对婴幼儿健康的严重威胁和抗生素的耐药问题,世界卫生组织 (WHO) 已将肺炎球菌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经验证明,被动治疗不如主动预防!及早进行预防接种、为宝宝构建起免疫屏障,让宝宝获得抵抗肺炎球菌的免疫力,是目前普遍推荐的对抗婴幼儿肺炎球菌疾病的较有效方法之一。”王晓川教授强调。
父母在陪伴宝宝成长的同时,切记要把握预防黄金期,为宝宝撑起健康的保护伞。积极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增强宝宝抵抗力,让宝宝赢在健康起跑线上。
[1]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相关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2 版) |
[2] 姚开虎.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及疫苗预防.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0):1521-3 |
[3]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肺炎球菌疫苗的立场文件(2012年) |
[4] Lyus, YaoKH, DongF,et al. Vaccine Serotype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aiae with High-level Antibiotic Resistance Isolated More Frequently Seven Years After the Licensure of PCV7 in Beijing[J]. Pediatr Infect Dis J, 2016, 35(3):316-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