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19年3月11日 /美通社/ -- 2019年3月10日,由浙江艾森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森”)发起的“第一届艾森中美肺癌西湖峰会”成功举行,500多位来自国内外肺癌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深入探讨了全球肺癌靶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本次峰会是艾森首次主办的专业学术论坛,以“同呼吸共命运”为主题,旨在构建癌症防治的命运共同体,共同提升我国肺癌靶向治疗水平,让患者真正受益于创新成果。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临床肿瘤学系主任、前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席Tony Mok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Papadimitrakopoulou教授等顶级专家出席并演讲。
首届峰会上,艾森正式宣布每年将定期举行国际化肿瘤峰会,搭建专家交流平台,为我国创新药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艾森创始人徐晓博士表示:“在肿瘤创新药自主研发路上,我们也刚刚起步,盼望得到专家、政府和患者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希望今后与大家一起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努力为克服肺癌出一份力量,让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患者。”
肺癌靶向治疗发展迅速 国产新药带来希望
肺癌是我国癌症中的“头号杀手”。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首位,2015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约为78.7万例。
随着全球精准医疗的发展,肺癌治疗从传统化疗时代迈入以靶向治疗为主的新阶段,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其中,很多晚期肺癌患者中会出现一种EGFR耐药突变,他们服用靶向药后获得生存,但是经过1-2年治疗后,大量患者又产生新的T790M耐药突变,急需新一代靶向药治疗。
峰会上,被誉为肺癌治疗史上代表“中国贡献”的吴一龙教授指出:“癌细胞是十分持久的,40-50%患者出现T790M耐药突变,需要我们再把这个基因抑制住,这个就是第三代药。”近10年来,该领域没有第三代的国产新药上市,很多患者等待着全新作用机制的靶向药。
近几年,国家加大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支持,尤其在国家重大专项10年以来的持续支持下,以及我国药品审评机构的全程指导下,国内抗癌药创新的代表药企日益涌现,诞生了疗效显著的国产抗癌新药,其中包括艾森与国际同步研发的首个第三代EGFR抗肺癌靶向新药艾维替尼。它是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专项的重要成果之一,去年也获得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专项立项。
作为艾维替尼临床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吴一龙教授在峰会上指出:“国际上药物是面向全球的,而到了中国后,很多进口药物价格非常昂贵,而一个进口新药出现要让它降价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希望国家鼓励本土能够研发出第三代的药物,而今天的主角产生了。”
目前,艾维替尼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18年8月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优先审批程序。
满足患者急需 助力癌症防治
“实施癌症防治行动”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国内最早做第三代小分子靶向抗肺癌新药的企业之一,艾森也一直关注癌症防治行动。
峰会中,徐晓博士回顾了艾维替尼的整个研发历程。2011年,全球三代药研发刚起步,艾森锁定开发第三代EGFR抗肺癌靶向新药。
最终,艾森潜心攻关,筛选出了全新化学结构。2014年9月,艾维替尼同时获中国CFDA和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2016年8月获中国Ⅱ/Ⅲ期临床批件,2018年初艾森完成艾维替尼中国注册临床研究。
“抗癌就是与时间赛跑,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艾森也一直努力探索,我们还将建立转化研究中心,与广大肺癌专家共同研究艾维替尼在治疗中的优势和特点,早日给患者带去生存的希望。”徐晓博士表示。
与国外同步研发 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我国药企普遍追随国外已上市药物进行仿制,如今,以艾森为代表的创新药企实现了与国外同步的自主研发。纵观全球第三代EGFR靶向药研发格局,艾维替尼是全球唯一处于新药上市审批阶段的新药,这一国产创新药得到了Tony Mok、Papadimitrakopoulou等国际肺癌专家的肯定。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医学教授Papadimitrakopoulou指出:“前期的艾维替尼研究提示了不同的耐药机制,这说明了不同的三代药之间耐药机制不同,艾维替尼可以成为EGFR靶向治疗的有力选择,值得研究者们持续关注。”
目前,艾维替尼在美国启动包括安德森癌症中心在内的7个临床中心的研究,以及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临床研究,这标志着中国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创新药研发正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未来,这一创新成果有望惠及国内乃至全球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