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2019年1月18日电 /美通社/ -- 新年伊始,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报喜:作为全亚洲较大的白鲸展示种群,成功繁育新成员,而且是在2018年12月的13天内,三头白鲸相继接棒,成功升级为新手妈妈。一雄两雌的三头新生小白鲸相继到来,既是创造了三喜临门的奇迹,同时对于珠海长隆鲸豚保育团队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1月18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以及国际鲸豚研究专家等齐聚珠海长隆参加“中国鲸豚繁育国际研讨会”,特地探望了三位“鲸”喜宝宝,并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鲸豚以及珍稀水生动物的繁育和保护。
世界奇迹:13天内成功诞生三头小白鲸,将迎第四头新年宝宝
白鲸,额头向外隆起突出且圆滑,嘴喙很短,唇线宽阔,类似寿星公,是公认的“微笑天使”,也因多变的叫声被称为“海上金丝雀”。白鲸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2008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物种,近年来受生态环境遭到不可逆转破坏以及非法捕杀等原因的影响,白鲸种群数量岌岌可危,成为动物保护专家重点关注对象。
一直致力珍稀动物大种群展示和保育的珠海长隆海洋王国自开园至今,共拥有31头白鲸,成为全亚洲较大的白鲸展示种群。在珠海长隆幸福安家的白鲸年龄分别是8-14岁,大多已经达到了性成熟。极地海洋动物白鲸对生存环境要求很严苛,繁育更一直是业界难题,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很少,之前全球仅有几例白鲸受孕分娩成功。
2017年12月,珠海长隆鲸豚保育团队通过 B 超和检测孕酮值惊喜发现:Lina、Yulia 和 Sophia 三头白鲸都怀孕了!立即成立白鲸繁育专家小组,将她们转移至繁育基地,营造一个安静的待产环境;并密切和国内外鲸豚繁育专家进行技术性交流,由于缺乏白鲸繁育经验,更派出专家特地前往日本名古屋水族馆学习白鲸繁育技术。
2018年12月,在新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三位白鲸妈妈集体发力同创奇迹。12月17日第一位大哥(Lina 幼仔)出生;12月22日二姐(Yulia 幼仔)出生;12月30日小妹妹(Sophia 幼仔)也顺利诞生。在短短时间内先后诞生三头小白鲸,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继创下亚洲最低纬度帝企鹅繁育奇迹、成功繁育世界首例珍稀西非小海牛后,珠海长隆再次突破高难度的低存活率极地和海洋珍稀物种保育难题,为鲸豚异地保护研究,积累了有价值的实践数据及技术经验。
珠海长隆鲸豚繁育基地还有一头白鲸妈妈已进入待产期,预计将迎来一位新年宝宝,届时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拥有全球较大白鲸繁育种群。
国际化护理:全方位专项专属人工育幼的医疗平台护航
白鲸妈妈妊娠期长达14个月以上。工作经验超过30年的水生动物专业博士后、美国鲸豚保育专家 Thomas Reidarson 是珠海长隆鲸豚繁育团队的重要一员,也是三位白鲸妈妈的“专属产科护理医生”,对几位白鲸妈妈进行每天两次体温、每周一次 B 超、每月一次血检、平均每月测量一次肛温等24小时全方位精密体检;同时依据胎儿头围、心率等测量数据分析宝宝的发育情况,科学调整营养餐单,确保胎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据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副总经理张德录介绍,白鲸繁育专家小组把每天的工作重点放在维护稳固的医疗行为上,安排保育员花大量时间与白鲸妈妈建立良好的关系,产前3个月,保育员每天都需要在水中维持动物的脱敏练习,让它们尽量放松。保育员王蓓倩就是这样一位“特殊助产士”。她分享道,白鲸是高智商的海洋哺乳动物,能辨别每一位对它好的饲养员。保育员需要时刻留意几位白鲸妈妈的情况,其中 Lina 怀孕以来体型保持得很好,保育员主要通过水中投喂,让它放轻松,尽量缓解它初次生产的焦虑;而 Yulia 怀孕后则长胖了很多,担心它生产时太困难,因此保育团队对它做一点点的节食,最后它仅仅花了3个小时就顺利诞下小公主,不仅体重是三头小白鲸里最胖的,而且是头部先露出,属鲸豚类出生的罕见个案。
新生小白鲸全身灰色,刚出生时缺乏方向感,在水里横冲直撞,为了防止它们撞上池壁,保育员们一刻都不敢放松,多人蹲守在池壁、转角处,时刻准备跳下水充当“人肉沙包”守护小白鲸。
小白鲸出生后,保育团队开始详细记录白鲸母子的哺乳和呼吸,收集乳汁、排便和排尿、呼吸孔采样等数据来确保妈妈产后恢复。妈妈会额外增加30%的饵料量,全天每隔2-3小时投喂一次,还会增加热量和脂肪含量高的饵料。此外,珠海长隆繁育基地仿照白鲸野外育幼环境,将水温控制在18-18.5摄氏度,这对小白鲸很重要,因为它们没有成年鲸那样多的御寒鲸脂。最特别的是,为了防止白鲸弃仔、幼仔不会吸奶等情况出现,繁育基地更特地设置了人工育幼的医疗平台。每天进行人工喂奶成为保育团队最“头疼”的大事,需要超10人耗时近10分钟才能成功喂奶,原因一是小白鲸游动速度快,需要4-5人才能抱定;二是要克服小白鲸暂时离开妈妈的恐惧。好在保育团队的耐心和细心很快得到小白鲸的信任,这也是“人工奶妈”们最有成就感的收获。
“鲸”动业界: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鲸豚人工保育新突破
据张德录透露,三头小白鲸目前都发育得非常良好,经常会和妈妈撒娇,有时趴在妈妈的背脊上不停点头,都是“卖萌好手”。大哥自主能力强,经常自己学习游泳技巧;二妹很粘人,从一生下来就和妈妈形影不离,性格很温和;而小妹精力旺盛,总是很活跃地到处探索。
1月18日,“中国鲸豚繁育国际研讨会”在珠海长隆举行,吸引了多位国内外鲸豚类保育研究专家特地来探望三位“鲸”喜宝宝。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处长郭睿、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处长衣艳荣、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副秘书长陈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庄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凯、武汉大学研究员常剑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先锋、广东省农村厅渔业资源保护处调研员陈绮芬以及国际鲸豚专家 Brad Andrews、Robin Ganzert、美国鲸豚专家 Thomas Reidarson 等实地探访了珠海长隆鲸豚人工保育的最新成果,并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突破鲸豚繁育和保护。
我国鱼类生物学权威、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对珠海长隆成功繁育三头小白鲸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了在目前形势下人工繁育白鲸等珍稀海洋动物的重要科学意义和生态价值。另外,他建议海洋馆和科研院所能够强强合作。“海洋馆人流量大,通过海洋馆开展白鲸科普宣传、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尤其利于从娃娃开始抓物种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
研讨会上,郭睿表示,珠海长隆的鲸豚类人工繁育水平已经到达了国际一流水平,随着鲸豚类动物自然种群普遍衰退,大型海洋馆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既能满足广大群众的科普展示需求,也能减少对自然种群的破坏。衣艳荣、徐跑、危起伟、张先锋等也就如何加强大型海洋馆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充分发挥海洋馆在科研平台和宣传教育等方面作用,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李彦亮表示,珠海长隆白鲸人工繁育是系统性、长期性、综合性的建设工程,各个环节处于较强的水准,才能保证在三头白鲸孕期和生产“状况百出”的情况下见招拆招,创造三喜临门的奇迹。得知珠海长隆积极向美国、日本等国际权威专家取经鲸豚繁育技术,他非常认可,表示鲸豚异地保育投入多、难度大,我国需要培植源头创新能力,组建稳定的专业团队,建立良种培育基地以及交流创新平台。另外,他还提出,珠海长隆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对于利用大型海洋馆开展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及人工繁育的行动计划具有重大启发,完全可以利用以珠海长隆为代表的国内大型海洋馆的硬件设施条件,搭建长江江豚人工繁育研究平台,与科研单位合作攻关,建立海洋馆人工繁育群体,同时充分利用其公益平台和人流量资源,加强长江江豚科普展示和保护宣传,进一步推动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作。
研讨会上,三头白鲸从孕检确诊,到顺利生产,再到小白鲸第一次吃上母乳的全过程纪录片首次披露,每个细节无不体现珠海长隆的专业和细心。美国鲸豚保育专家 Thomas 与珠海长隆的合作由来已久,长隆一直以来对珍稀动物物种繁育和保护所投入的人力和资金让其非常敬佩,并盛赞珠海长隆保育基地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技术,都属世界顶尖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