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美通社全球副总裁柯佳时应邀发表主题演讲

美通社
2018-11-08 18:10 15099
11月8日,美通社全球内容授权与发布副总裁柯佳时应邀出席在中国乌镇举行的2018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媒体变革与传播创新”分论坛,发表题为“全球新闻分发模式创新发展”的主题演讲。

 -- 确保内容百分之百准确,比抢头条更重要
 -- 国际传播需要考虑渠道和受众的跨文化差异
 -- 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促进新闻发布模式的良性循环

中国乌镇2018年11月8日电 /美通社/ -- 11月8日,美通社全球内容授权与发布副总裁柯佳时(Joshua B. Cohen)应邀出席在中国乌镇举行的2018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媒体变革与传播创新”分论坛,发表题为“全球新闻分发模式创新发展”的主题演讲,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新浪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曹国伟、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印尼国家电视台台长荷尔米-雅贺亚等重量级嘉宾一同出席并发言。

美通社全球内容授权与发布副总裁柯佳时(Joshua B. Cohen)在第五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发表主题演讲
美通社全球内容授权与发布副总裁柯佳时(Joshua B. Cohen)在第五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发表主题演讲

 

美通社柯佳时:传统新闻机构需要不断的跟上媒体趋势的发展
美通社柯佳时:传统新闻机构需要不断的跟上媒体趋势的发展

在过去的20年,传统媒体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人工智能的出现,打破了原有新闻编辑室的秩序,搜索引擎,社交媒体,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从根本上使全球新闻分发的格局发生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由以前的报纸电视广播,随着互联网媒体变成了PC屏幕,直到今天,手机屏幕成为了较大的媒介,在未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使得一切可以接触的事物,都有可能成为媒介,成为新闻分发的渠道。

美通社柯佳时:新闻信息的发布变得更加的实时与碎片化
美通社柯佳时:新闻信息的发布变得更加的实时与碎片化

在美国,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专业媒体为例,新闻编辑室每天生产的新闻故事在200-500篇之间,加起来每周就有超过1万篇新闻产生。这些新闻信息的分发在今天会更加的实时与碎片化,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内,一条 Breaking news 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中国,我知道专业的媒体内容机构越来越多地依靠微博微信,进行新闻内容的分发。社交媒体使单向新闻分发模式成为过去式,对于媒体的内容生产和新闻分发,也带来很多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在全球范围内也普遍存在。

美通社的母公司 CISION 每年会做一个全球性媒体调查,报告结果聚焦于媒体新闻内容生产,分发影响较大的关键挑战。事实上,虚假新闻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新闻记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新浪CEO曹国伟先生的发言提到微博也正在积极的应对虚假信息带来的挑战。

美通社柯佳时:确保内容百分之百准确,比抢头条更重要
美通社柯佳时:确保内容百分之百准确,比抢头条更重要

56%的受访记者表示,假新闻让读者对他们阅读到的新闻内容持怀疑态度,71%的媒体记者认为公众失去了对媒体的信任,虽然这一数字已经比去年的91%下降了20%,但也依然是一个严峻的事实。这种情况也正在不断提高新闻标准的重要性,全球75%的媒体记者认为确保内容百分之百的准确,比抢到某一新闻的首发更重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是人们重要的新闻源,但大部分的虚假信息也正是起源于社交媒体,尼尔森(Nielsen)的调查显示,80%的受众更加的信任来自赢媒体(Earned Media)的信息,胜过付费发布的广告内容。而媒体的公信力也正是建立在对事实客观公正的报道,换句话说,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权威媒体的信源。

在技术方面,人工智能(AI)将继续改变媒体行业和全球新闻分发,在全球范围内,34%的记者认为“不断更新的社交媒体算法”,会较大程度上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其次是“视频制作技术”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在中国的调查我们发现,大数据技术视频直播机器人写稿可视化新闻移动内容生产内容算法推荐等技术,在未来会对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分发方式产生深度影响。

过去新闻是静止的,是单向的,大家能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新闻。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信息承载方式,面向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受众,故事讲述的方式需要更有针对性。这首先就要求内容的生产需要更加的个性化定制化,更多的利用图片视频音频、信息图、直播等多媒体形式,实现内容与分发渠道的真正融合。

我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非常的成功,除了权威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新闻在不同分发平台上较佳的故事讲述方式,用中文来讲就是“接地气儿”。

美通社柯佳时:国际传播需要考虑渠道和受众的跨文化差异
美通社柯佳时:国际传播需要考虑渠道和受众的跨文化差异

作为一家有60多年历史的企业新闻专线,发展到今天,美通社每周会帮助数千家企业,以40多种语言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超过5,000篇新闻稿。在新闻分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品牌和组织机构产生的内容,如果要做到让内容有效的分发给受众,就更需要做到我刚才所讲的,内容在不同渠道有独特的故事讲述。在国际传播上,也需要考虑跨文化受众的文化差异,当地国家或地区的传播环境。

在中国,有很多品牌和政府组织在使用美通社覆盖全球的发布网络,刚刚在前天,阿里巴巴在进博会上通过美通社的媒体网络发布了未来2000亿美金的进出口计划。另外还有腾讯、华为、广交会,以及很多地方政府的宣传与旅游部门,也都在使用美通社的发布网络进行全球媒体传播。

中国网有一个视频节目叫《中国三分钟》,通过视频很生动的在讲述中国的故事,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还有一个例子是杭州旅委,美通社邀请美国ABC电视网的主持人 Stephanie Oswald 来到杭州,穿上旗袍游览西湖,体验杭州文化,通过社交媒体视频直播、新闻发布等方式,立体的向世界展示杭州。

这两个案例的新闻分发方式,不再是简单的图文,更可以借助视频直播等形式,通过社交媒体,移动直播,通过更加实时与生动的故事讲述去影响目标受众。

在今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可以帮助新闻媒体进行受众定位,指导并追踪新闻内容的生产、分发的全过程,新闻是否有效地触达目标受众,在何种场景下被受众阅读的次数、时长等信息,都可以借助技术更好的实现。

美通社柯佳时: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促进新闻发布模式的良性循环
美通社柯佳时: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促进新闻发布模式的良性循环

这里有一个新闻分发的良性循环,首先要去倾听,理解你的受众,利用大数据去定位和驱动内容的生产分发策略,通过不同的媒介载体、内容形式获得较大化传播效果,让每一篇内容具备能与用户产生互动的生命力,最终去衡量,评估效果产生的价值,转化,用于指导新一轮的内容生产与分发。

时间有限,以上是我今天的发言。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87 年,在南京大学留学一年。90年代我被英国金融时报派到中国工作。在过去的30年,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巨大的发展,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为中国感到激动,也希望美通社未来有更多机会帮助中国讲好中国故事,谢谢大家。

了解更多详情,请联系美通社受众拓展部
Cnmedia@prnasia.com

2018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官网
http://www.wicwuzhen.cn/

2018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浪网专题
http://tech.sina.com.cn/zt_d/internet2018/

消息来源:美通社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全球TMT
微信公众号“全球TMT”发布全球互联网、科技、媒体、通讯企业的经营动态、财报信息、企业并购消息。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