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8年9月28日电 /美通社/ -- 2018年9月26日,由勃林格殷格翰主办的最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以下简写为BVDV)中国流行病学调研数据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华中农业大学的郭爱珍教授、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部门 Christian Guidarini 先生,以及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亚洲动物疫苗研发中心邓明亮博士在会上共同分享了中国BVD认知现状,BVDV中国流行病学调研数据,以及国际上对于BVD的预防及控制经验。最新流调结果显示,我国存在严重的BVDV感染与流行,后果堪忧,并且其基因型也日趋多样与复杂,给我国养牛业的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专家呼吁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该病进行防控。
BVD -- 持续危害牛群健康
BVD一直以来都是威胁牛群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会对牛群生育力、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产奶量等等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它通常被描述为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具有多种临床症状的传染病。郭爱珍教授强调:“虽然BVD名为牛病毒性腹泻,但它对牛群的威胁并不仅限于腹泻,早期胚胎死亡、流产、死产以及不孕是奶牛及肉牛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此外粘膜病、产奶量下降和免疫抑制等现象也常有发生。需要警惕的是,如果牛群中存在持续性感染牛,就会源源不断向牛群散毒,使牛群繁殖性能明显降低,对于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大大提高,同时产奶量明显下降。”
中国 BVDV 感染严重,后果堪忧
在欧美,由于对此疾病的重视及疫苗的使用,BVD 对于牛群的威胁正在逐步减少。而在我国,对于BVD 的预防尚处于起步阶段,关注度亟待提高。
会上,邓明亮博士介绍:“此次 BVDV 中国流行病学调研结果显示,超过46.7%的牛场 BVDV 抗原检测为阳性,牛群中 BVDV 持续性感染率为2.2%,感染严重程度远远高于亚洲多数国家,同时也比欧美国家的普遍感染率要高;此外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也证实了我国存在 BVDV2 型的感染流行,而 BVDV2 型一般毒力更强,能引起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在欧美国家也常有爆发的报道。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 BVD 病毒感染与流行,并且其基因型也日趋多样与复杂,给我国养牛业的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该病进行防控。”
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我国对 BVD 防控措施
欧洲国家对于 BVD 的防控已有多年的历史,以德国为例,德国2011年设定了降低持续性感染牛比例、建立并认证无 BVDV 的农场,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后,持续性感染牛的数量明显下降,数量比例由2011年的3.44%降至2017年的0.08%。
总结发现,欧洲国家的 BVD 防控经验为以下四点:一是快速识别、剔除持续性感染牛;二是严格落实国家监管计划,密切监测农场的 BVD 状态;三是严格限制妊娠动物移动;四是严格落实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高效保护易感动物。
Christian Guidarini 博士介绍:“研究结论显示,与 BVD 控制带来的效益相比,为其付出的成本是有利的。在牛密度高的地区,BVD 只能通过预防与接种疫苗相结合来控制。除了牛群外,还应当对所有可能感染 BVD 的物种进行疫苗接种,提供有效保护。至今,一些国家已经成功的实现了对于BVD 的有效控制,我们应当对此充满信心。 ”
郭爱珍教授认为:“目前我国 BVD 感染呈快速上升趋势,意味着现在及未来会有更多牛群感染,而病毒基因亚型的增加则意味着防控难度增大。但是 BVD 在我国的受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应当通过提高疾病认知、出台行业规范、建立示范基地、制定 BVD 控制计划,通过监测、剔除持续感染牛、严格的生物安全和疫苗接种等进行综合防控;同时加快 BVD 疫苗审批及上市,推进 BVD 疫苗接种技术规范出台。通过政府、行业、农场及企业的多方努力实现彻底控制 BVD 的目标。”
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反刍动物策略业务部门 Serkan Erkovan 先生表示:“科技进步已经显著提高了我们生产具有更优越、更可预测的疗效的疫苗的能力,为牧场动物提供疫苗保护是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动物保健业务的重点,BVD 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牛类疾病之一,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部门致力于帮助农场主和兽医免受病毒性腹泻病毒的侵扰,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将全力支持中国动物保健事业发展,为打造‘零 BVD’ 牧场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