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9年7月15日电 /美通社亚洲/ -- 根据日前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截至7月1日,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68%。专家建议,大学生在择业时应当打开眼界,才能走上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 苦练内功提升竞争力
如果求职不顺利,参加一些技能培训如今已经成为很多毕业生的共识。毕业生小周说,他正在参加英语培训。“以往求职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特长”,小周认为,现在用人单位普遍比较看重英语能力,把英语学好应该会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机会。
曾在美国工作近10年,并在国内高校任教多年的安博教育集团副总裁黄钢博士对于国内外教育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参加技能培训是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不错选择,但学生在选择培训项目时应当学会寻找新的方向,这样往往比随大流的效果要好得多。以动漫设计为例,目前市场上这类技术人才的缺口比较大,从业人员的待遇也比较丰厚,而其优势尚未被太多人认识到,建议毕业生不妨将注意力集中在此类培训项目上。
“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大学生应当注意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因为在招聘员工时,很多国外企业把‘软实力’列为硬指标。”黄钢表示,参加实训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他介绍,实训是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参与项目,完成相应的工作或作品,“比单纯告诉他一些技巧和理论,效果要好得多。”
-- 调整心态“先工作起来”
小周坦陈,自己以往并非没有得到过工作机会,“只是没有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而已”。
一些毕业生在择业时会为自己设定很多限制,除了薪酬待遇,企业知名度、专业是否对口、工作地点是否在北京、上海之类的一线大城市等都是他们考虑的因素。
“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不妨先找一份相对适合的工作”,北京大学职业咨询师、心理学博士庄明科建议,毕业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看淡工作地域、待遇等条件,在工作中增强才干,谋求发展。
有的学生则反映,“经验”问题是一大拦路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人力资源高级咨询师卫锦垣指出,“经验”问题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不难发现,热衷于主动出击举行”校园招聘”,直接到高校延揽人才的通常是国内外的知名企业。而对于正处在求生存阶段的企业而言,一个能够迅速上手并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卫锦垣同时表示,其实无论企业处在何种发展阶段,不拘“经验”降人才的用人策略才更有成效,这不仅可以实现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双赢,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 未雨绸缪在校生早做准备
在欧美国家,学生在大一时就开始参加各种实习活动,为日后就业打基础。黄钢表示,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大学生能获得的实习机会相对较少。而很多大学生求职不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准备不足但这些完全可以避免。比如,职业规划完全可以前置到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黄钢建议学生及家长可以通过高考志愿测评系统辅助找到满意的专业。此外,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大二、大三就开始了。
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责任不容忽视。据了解,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停留在发布求职信息,教授求职时一些常规的技巧上,通常只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才会举行几场讲座。
据庄明科介绍,北京大学今年为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安排了相关的专业培训,使就业工作队伍更加专业化。他建议,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当注意学校与院系相结合。鉴于每个院系、专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以邀请往届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回校交流,这样的指导和经验传授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借鉴价值。另外,大学生还可通过相关测评工具的辅助,尽快找到自己的短板,有针对性地提高职业素养,增强竞争力。
黄钢指出,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年一届的事情,学校需要做出长期的规划,规范和改进教学中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更加注重与市场需求接轨。
专家观点
-- 安博教育集团副总裁黄钢:毕业生应树立科学就业观
毕业生在求职时遇到一些挫折也不必过于焦虑,换一个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一种抗挫折能力的磨炼,而这种能力本身也是一个成功者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毕业生首先要摆正心态,不灰心、不放弃。例如可以考虑到二三线城市或中西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放下“白领”“蓝领”之类的旧有观念,到更广阔的空间锻炼提升自己。
另一方面,加强自我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同时注重沟通能力、纪律性、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毕业生要明确自身的长短项,正如我们都知道“短板理论”,有时候求职不成功或许就是因为自身存在的一个弱点所致,需要发现并解决这个问题,而长项则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砝码。
此外,要尝试多方向就业,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考虑通过出国留学等途经继续深造,还可以选择创业。就创业而论,不一定非要具备非凡的创意或专业技术,可以考虑选择在有成功经验者的引领下创业,比如加入一些已经被证明比较成功的创业项目,从而提高成功率。
--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卫锦垣:求职技能的核心在于“知己知彼”
求职固然是需要技巧的,但技巧并不神秘或难以掌握,无外乎“知己知彼”,概括起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了解自己。毕业生要明确自身的优劣势及兴趣、特长所在,对要找怎样的工作有明确清晰的认识,这是选择适合自己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了解企业。对于用人单位一无所知就递上简历是求职的大忌。这就要求求职者要提前做好功课,对企业的历史、机构、业务、文化等方面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不仅是应对面试的需要,也有助于确认企业和自己彼此是否合适。
三、把握求职机会。要想方设法,包括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寻找就业机会,一旦有比较好的机会出现,认真把握,不要轻言放弃。
四、参与到用人单位的筛选中。越是有吸引力的岗位,竞争难免越激烈,这是求职者全面比拼实力的时候,大家能做的,就是付出较大努力,争取脱颖而出。
那么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看重哪些因素呢?一般而言,首先包括个人的品质、修养和学习能力,因为这是个人不断进步成长的前提。此外,企业还会考虑招聘岗位与求职者的专业匹配度,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