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12月1日电 /美通社/ -- 信息化时代,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走上了快车道,虽然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是医院的组织管理系统庞大复杂,同时随着全国医疗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最直观的表现是,目前针对医生使用的临床诊疗信息化建设虽然能很大程度上满足医生的需求,但是并不能覆盖到医生诊疗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杏树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站在一场机遇的风口,而公司的突破口正是解决医院系统不能触达的“盲点”。
以杏树林“病历夹”为例,它可以通过语音、文本、图片、视频的形式,帮助医生快速录入病历,病人的病历、影像、检查结果,个人分析全部放在一起,无需费力整理;通过个性化标签设计,方便医生检索信息……这些功能特点,可以完美匹配医院信息系统不能解决的医生需求。
信息建设最看重用户体验,快速记录、智能识别、随访无忧、云端协同、保护隐私安全……这些功能诉求点也是医生的诉求,截至目前,全国已有三分之一,超过100多万的医生群体正在使用杏树林的产品。
此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王琴医生表示,医院的信息系统大部分资料都可以存储,用着也很方便,但是也不能完全满足医生的需求。比如我平时门诊量比较大,有时需要快速查找相关资料和病历的时候,医院的系统就不是特别方便。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王廉一教授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现在医院的各种系统建设确实很好,对珍贵资料的存储的确很有帮助。但是就医生个人而言,如果想要针对某一项研究开展资料存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暂时还不能满足医生的需求。而且医院的信息系统也有出故障的时候,资料保存也不能确保百分百安全。
王琴和王廉一医生的体验并不是个别现象。同心医联 CEO 刘伟奇曾在《移动医疗的冰火两重天:“多龙治水”下的医疗体系,互相掣肘,寸步难行》一文中提到:医院信息系统是随着医院业务发展过程中逐渐增加的,先从门诊收费需求开始,建立医院信息系统 (HIS),然后根据临床需求像搭积木一样,不同厂商开发的不同系统逐渐进入整个体系,逐渐变成了一个系统耦合程度很高,纷繁复杂的系统。信息系统架构缺乏整体规划,信息交换规范不统一,系统间数据交换为点对点对接、对接方式多样,存在严重信息孤岛现象。
如何完善医院信息系统,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需要一系列标准化信息建设,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解决。同时,为了满足不同科室医生的整体需求,各个医院的信息系统功能上侧重于基本信息记录和管理,普适性较强,但针对不同科室的特殊性较差。至于满足医生的个人性临床工作需求,医院信息系统的局限性就更加明显。
刘伟奇提到,医院做信息系统和互联网应用,讲究大而全,历史包袱较重;而新来的移动医疗公司讲究的是单点突破,把一个领域做深做透……通过移动医疗实现去中心化,盘活医疗资源,让合适的医疗资源匹配给合适的患者,这才是这个时代移动医疗较大的机遇和价值。
杏树林将继续加强信息建设,为医生诊疗工作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