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德国双元制教育专家胡翰林:职业教育的挑战在于深化校企合作

2017-10-27 16:45 9583
在10月19日-21日举办的Education+2017世界职业教育大会暨展览会上,TUV莱茵为中国职教行业带来了完整的德国双元制教育解决方案。

南京2017年10月27日电 /美通社/ --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虽体现在工作和生产中,却起步于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作为实现“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重要的支撑力量,必然在培育“工匠精神”中继续承担重任。

在10月19日-21日举办的Education+2017世界职业教育大会暨展览会上,TUV莱茵为中国职教行业带来了完整的德国双元制教育解决方案。TUV莱茵学院全球副总裁Mr. Markus Dohm(马库斯·多姆)与德国双元制教育专家Mr. Carlo Humberg(胡翰林)亲临展台,并在与中国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交流过程中,分享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于中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德国双元制教育专家Mr. Carlo Humberg(胡翰林)
德国双元制教育专家Mr. Carlo Humberg(胡翰林)

 

“中德职业教育模式值得双方相互借鉴”

近百年来,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在《职业教育法》的监督下,国家、企业、学校三方在各自清晰的使命与责任下已经运行得相当成熟。虽然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国家主导下已经开始双元制教育尝试,但特别成功的例子还比较少。高等职业学校能否提供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高等技能人才,距离现实尚有差距。

培养高等技能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社会相较往年更重视高等文化教育,目前已经把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蓝领的培养提高到了相当高度,这对于在中国维持长期高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急需高技能人才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好事。虽然德国双元制教育一直是全世界争相效仿的楷模,而中国因经济飞速增长而衍生出的新岗位技能和要求,也是非常值得德国借鉴学习的。

“进一步探索整体教学方案,培养实操型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不仅依靠先进的教学和实训设备,也需要通过职教专家的设计,形成完整的教学思路,将实训设备嵌入整体教学方案,并通过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教师,以能力递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领会和掌握技能技巧,鼓励学生不断试错、不断进步。

另外,建议职业学校应持有更加开放积极的态度,更紧密地研究企业的实际技能人才需求,辅以如VR虚拟等多种新型教学方式来达到培养实操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企业的深度参与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中国目前的双元制体系中,企业往往仍以“定班培养”的方式参与教学,学生的学习主阵地仍然在学校。但纯正的双元制形式,即学生入校前先与企业签约,理论学习在学校,实训操作在企业的方式仍未被广泛采纳。这导致学生在几年的学校学习后,知识过时、技能仍与企业日常岗位要求脱节、普遍适岗时间过长以及频繁跳槽的情况。企业应更重视职教合作,提出更落地的能力需求,并同时提供更多实训机会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未来岗位职能技能要求,以便在日常学习中得到不断提升。

Mr. Carlo Humberg(胡翰林)在2017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与业界人士交流
Mr. Carlo Humberg(胡翰林)在2017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与业界人士交流

作为德国政府官方认可授权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实施机构,TUV莱茵学院拥有熟悉各个行业与双元制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熟知企业的实际要求,并具备强大的技术与咨询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和学校更实际地解决技术人才培养问题。以TUV莱茵学院负责运行的沙特NITI学院(沙特国家工业培训学院)为例,以人才技能测评、人员能力标准与教材编写开发、实训实施、最终以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身份执行人员资格认可评定及发证等全流程服务,全面对接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需要,提供涉及石油化工、仪器仪表、金属管道、供热供能、动力传输、数控等专业的技能人才培养与认证,并承接包括起重设施操作及危险品运输等岗位的国家指定培训的执行和人员认证。

在中国,TUV莱茵学院已经成功为多家院校搭起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并不断地促进新的校企合作,不断将“双元制”模式落地中国,为中国的“大国工匠”输出更多人才原动力。

消息来源: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美通说传播
美通社专注企业传播,为您分享全球范围内市场公关、品牌营销、企业传播领域的最新趋势、动态,介绍相关知识、经验、技巧、案例和工具。
关键词: 教育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