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畔的家国诗
西安2017年6月2日电 /美通社/ -- 宁夏中卫,黄河之畔,大漠孤烟,长河落日。6月1日,中国平安远程支教第一课在黄河边正式启动。当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亚军,《中国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双料冠军彭敏担任主讲老师,将支教课堂搬到了户外,以远程直播的形式给全国的平安希望小学学生送上了一堂特别的诗词和历史课程,开创了“情境教学”的新模式。
据悉,这是平安远程支教平台送出的第一堂课程。2017年,中国平安将向全国114所平安希望小学捐赠1000万元用于支教行动的升级,包括为平安希望小学搭建远程支教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志愿支教行动更高效、更便捷,持续为乡村学校输送优质课程,积极响应中央“精准扶贫”号召,努力实践“扶贫必先扶智”的扶贫理念。
更有深意的一点是,这堂课程是平安人携手广大网友送给乡村孩子的一份特殊的六一儿童节礼物。日前,中国平安宣布将“司庆日”设立为“公益日”,号召150万平安人投身教育扶贫。其中,面向希望小学筹集诗词课程的“填诗送课”线上公益互动,吸引了近100万内外部员工和网友的参与,而这也是平安支教行动捐赠出去的第一堂诗词课。
平安远程支教启动 开创“情境教学”新模式
和普通的课堂不同,这场特别的诗词课选择在户外进行。直播地点位于宁夏中卫的沙坡头景区,课堂就设置在王维观景台。从这里,可以看到复杂多变的黄河冲积平原上,黄河蜿蜒而过,与背靠的沙漠形成壮阔绝伦的美景。相传,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便是此地此景。
除此之外,现场没有我们熟悉的黑板、讲桌、粉笔,甚至没有满屋的学生。即便现场“听众”寥寥无几,彭敏还是保持着高度专注。因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平安希望小学师生,正通过平安支教远程平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在上课的过程中,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于是,彭敏通过手机现场连线安徽六安顺河平安希望小学的师生们,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从王维的《使至塞上》开始,彭敏连续讲解了王之涣的《凉州词》和李白《将进酒》,在三者的对比中展现出三种不同的黄河风光。过程中,三幅有趣的作品从一批描绘黄河的画中被挑选出来,与三首诗相映成趣。
据介绍,这些黄河主题的诗词和画作是从全国各地的平安希望小学征集而来。过去23年来,中国平安深耕教育公益,在全国30个省份援建114所平安希望小学,帮助逾30万偏远农村孩子实现“读书梦”。
2007年,平安支教行动启动,为乡村学校送去音乐、绘画、体育、英语、文化、心理等各种优质课程。至今,平安支教已经招募近5000名支教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间超22万小时,受助学生达10万人。
今年以来,平安教育公益事业全面升级。除了年初设立中国平安教育公益理事会,日前还宣布成立“平安公益日”,并号召150万平安人投身教育扶贫。
此外,平安支教行动2017年将投入1000万元,用于包括搭建远程支教网络、提供希望奖助学金、开展校长老师培训及进行志愿支教服务在内的多个项目。
截至目前,平安已在教育扶贫、灾难救助、环境保护、社群公益等领域累计投入达3亿多元人民币。
回归传统文化 平安支教行动主推国文阅读
每个人的童年都离不开好诗的陪伴。诗词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表意传情最纯粹、最精炼、最深刻的方式之一。可以说,诗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可以让心灵健康的成长。
近年来,全民阅读和传统文化重新被国人珍视。今年以来,火热至今的各类诗词、文化节目就是这股风潮的缩影。本次直播课的主讲人彭敏,就曾勇夺《中国成语大会》和《汉字听写大会》的双料冠军,以及《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亚军。
彭敏认为,比赛的传播力度,有助于将影响力转化为诗词和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动力。
相比之下,乡村少年面临更窘迫的阅读现状。据《中国城乡少年阅读现状白皮书》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国乡村少年过去一年阅读量不足4本,也缺少相应的阅读陪伴。
好诗不孤读。乡村孩子也需要这些优质教育资源,但师资欠缺是长年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平安支教在持续开展十年之后进一步升级、启动远程支教平台的初衷。2017年,平安支教行动的主题定为“爱不孤读”,号召公众一起陪伴乡村孩子读书,并通过远程支教平台为乡村学校输送一批经典人文诗词课程。
中国平安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远程支教平台,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可以学到更多有意义的课程,平安员工和爱心人士也能更方便的参与到支教中来。一方面,远程支教可以冲破时空阻隔,有助于解决乡村教育师资和课程资源短缺的长期问题。另一方面,许多人常常感觉到做公益分身乏术,远程支教可以让他们更便捷、更多地参与教育公益,一堂课便是惠及无数学校和孩子的“大公益”。
小事情,大公益,这是平安教育精准扶贫一直以来的愿景。相比起教学设施等“硬件”,师资、课程等“软件”在教育工程中更为重要。据悉,平安公益日号召150万平安人从身边善举开始,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六一公益行动”。中国平安相信,教育公益的出路,是简单可行的人人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