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5月31日电 /美通社/ -- 本文为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先生所撰写的文章,以下为内容详情:
最近在市场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儿,流动性强的资本市场产品,被宜信财富设计成三年锁定的中期封闭产品。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首先,资本市场是用来做长期投资的,不是用来炒的。宜信财富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明天(未来)充满信心,但对于明天(今天之后的一天)股市是上涨还是下跌不持有任何观点。我们认为,三年,对于长期投资来说是非常短暂的(想一想巴菲特几十年如一日对核心资产的长期持有),但对于各种资本市场投资策略(包括一些需要稍长时间的策略),对于国内外对冲基金、阳光私募管理人,是一个合理的实施其策略、展现其能力的区间。相比而言,一年的时间太短了。
从客户行为上,我们注意到,过去在资本市场投资过程中,充满了产品出现阶段性亏损时客户因恐慌而非理性退出的场景(投顾的策略是正确的,但价值发现需要一定的时间),造成理财者发生真实的亏损,也失去了可能的获利机会。我们认为,专业性的机构可以帮助客户做出更好的判断。我们作为专业的母基金管理人,动态追踪、评估各个投顾的表现,并在母基金层面进行必要的调整。
从实操的角度,虽然各种对冲基金、阳光私募设计了不同的退出机制,包括半年、一年等相对较短的锁定期,但通常伴随着极为严苛的巨额赎回条款,在投资者纷纷选择赎回时,反而不能提供实时流动性。为什么呢?因为大规模的退出很可能会在市场上造成“踩踏”事件,对于资产价格带来巨大的负面冲击,形成恶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流动性条款是为了理性的流动性需求(如正常的规划中的用款需要),而不是非理性的。
当然,较长的锁定期,对于客户来说也伴随着风险,较大的风险就是选错了母基金管理人。如果人选错了,还是有流动性、能方便的用脚投票为好。确实如此,但我们给客户的建议是,在一开始把功课做足,找到优秀的母基金管理团队,做长期投资。
与我们密切合作的顶级投顾,非常认同我们的理念。东证资管说:“很高兴宜信也认同并打算践行通过发行中长期封闭产品来‘逼’客户进行价值投资的理念”。不能做到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母基金管理人,很难找到顶级投顾愿意与之合作。如果其组合中都是一些二流的、三流的投顾,再好的流动性又有什么用呢。
对于有短期流动性需求的那部分资金,是不适合投资于资本市场的,而没有流动性需求的资金,长期投资是较好的选择,包括配置于资本市场资产类别。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投资于资本市场的较好方式,是通过多策略母基金,投资于多家顶级投顾管理的基金,每个投顾都有不同的取胜之道,但也有各自的策略适用性和相应的风险。多策略母基金则可以通过将相关性较低的不同策略有效配置到一起,而做到“风险可控,回报可期”。
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委托专业机构做投资,这些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反人性的。巴菲特不关心每天的股价,办公桌上没有彭博终端不停的看盘,也是反人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的投资者是因为战胜了自己而成功的。我们这一创新的设计,三年封闭期的资本市场产品,就是在帮助客户做正确的自己、更好的自己,遵循科学的投资逻辑,获取长期的价值。
封闭期是三年,是否意味着三年后就要退出呢?不是的。一个高质量的组合,值得长期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