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3月23日电 /美通社/ -- 2017年初,全球著名广告和公关公司WPP和研究机构Kantar Millward Brown与Google联合发布首期“BrandZTM中国出海品牌30强”排行榜和报告。排行榜列出了在海外市场较成功的中国品牌。报告提供了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态度,并指出中国品牌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关注。这种情况有利于通过提供和传达其产品品质和适切性而在全球市场中塑造形象和积蓄实力的品牌。报告提供的深刻见解和建议有助于他们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进程中克服挑战、抓住机遇。
这份榜单由WPP集团旗下调研机构华通明略(Millward Brown)编制,品牌价值根据收入和盈利能力等财务数据,结合消费者品牌认知调查计算而出,是目前较权威和齐全面的中国品牌排行榜。
报告显示,中国正向消费导向型经济转型,各品牌针对城市中产阶级的产品和服务尤其出众。同时,中国消费者日益成熟,对品牌的需求极大改变了许多品牌的竞争态势。很多品牌在渗透型增长方面已经做到极致,因此将重心转移到高端化,渴望通过全新的、更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以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吸引富裕的中产阶级消费者。
专业人士指出,中国经历了三十五年的超快速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挑剔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几年的价值增长需要更强劲的品牌支撑,随着消费者选择中国品牌的倾向性增强,这为品牌在国内及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此次的榜单中,中国的平衡车行业作为智能硬件类产品也是首次入围上榜。近年来,中国平衡车行业围绕着知识产权和产品安全问题争议颇多。中国平衡车曾一度从占据全球近90%的市场份额,到频繁遭遇美国“337调查”,再因质量问题陷入行业“寒冬”。如果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变成低成本的抄袭,那么,不仅不能促进行业正常发展,反而会加速行业的灭亡。可以说,专利成为制约平衡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关于平衡车的安全问题一直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假冒、伪劣的山寨平衡车伤人事件相关报道也屡见不鲜。近期CNN就曾报道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发生一起因电动平衡车起火爆炸并引发火灾的事故,造成数人严重受伤。
有些假冒产品,仅仅为了自身的利益,毫无保留的全面抄袭市面上被大家接受和认可的产品,更有甚者不惜降低原材料成本牺牲品质的方式去赢取市场,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侵害,甚至对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
在这样一个新兴的行业里,作为中国平衡车行业领军品牌的Ninebot,究竟是如何在成立短短几年间跻身“中国出海品牌30强”?笔者了解到就行业中的两大焦点问题Ninebot有着他们的发展战略和布局。
专利制度初衷在于保护发明者的利益,鼓励创新。企业想要获得长久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具备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积累形成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是保护创新成果、抢占市场高地的有力武器。Ninebot作为中国平衡车行业的优秀企业,一直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更是将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下沉到研发、生产与销售各个环节。从研发设计阶段就植入安全概念,供应链的筛选与把控到消费环节的指导与安全驾驶的知识普及,无不渗透着企业重视安全的理念。
Ninebot是目前全球拥有平衡车相关知识产权较大阵营的企业,通过对美国Segway的收购,已拥有相关专利及专利申请700余件。据了解,Ninebot还协同相关企业和机构也积极推动平衡车行业全球安全标准的制定。其中Ninebotcd参与了平衡车行业国际ISO13482、美国ANSI/CAN/UL-2272、欧盟prEN17128、中国CQC1125-2016等国际、国内多项平衡车行业安全标准制定与起草工作。不难看出Ninebot“中国智造”知识产权的全球化布局,加速了Ninebot全球市场的发展。
也正是因为Ninebot这种全球视野的研发体系、全球供应商采购网络、全球销售服务网络、全球核心的行业专利以及全球的服务网络。 使Ninebot在成立短短五年期间就能取得飞速的发展。Ninebot的品牌价值目前正在全面增长,品牌知名度也为会Ninebot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增长。
另据官方资料显示, Segway和Ninebot在美宣布进行品牌整合及业务扩充,早在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1月4日,纳恩博正式宣布对Segway和Ninebot品牌进行整合并对业务进行扩充。在Segway PT业务线的基础上增加了Segway Robotics业务线,并宣布完成来自英特尔和GIC的B轮融资,公司估值已超过15亿美金。
WPP零售事业部The Store欧洲、中东和非洲区及亚洲区首席执行官David Roth表示:“研究表明,创意和产品领导力的流动范围已经扩展至全球各地,消费者正越来越多地将中国视为最新颖、最具创新性的产品和品牌的潜在发源地。这是中国品牌拓展海外市场的有利时机。”纵观此次上榜所有企业所涉及的行业和产品,不难发现,随着全球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将寻找最新产品和品牌的目光投向中国,中国品牌仍需要制定强大的创新战略,打造属于中国品牌自己的中国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