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亚太区域人类发展报告

长期规划对应对人口结构重大变化至关重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为利用老龄化推进人类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今日正式发布的《亚太区域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亚太地区各国必须针对这一人口变化趋势,制定长期规划,否则将错失经济增长和促进投资的良机,并有可能导致青年人不满、加剧冲突和动荡。

北京2016年4月26日电 /美通社/ -- 亚太地区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迅速的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总数激增,出生率下降 -- 过去30年中,亚太地区经历了欧洲国家一个世纪才完成的人口变化进程。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今日正式发布的《亚太区域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亚太地区各国必须针对这一人口变化趋势,制定长期规划,否则将错失经济增长和促进投资的良机,并有可能导致青年人不满、加剧冲突和动荡。

题为《塑造未来:人口变化如何推动人类发展》的亚太区域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亚太各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创下历史新高,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

“这份亚太区域人类发展报告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思想指导。报告突出了亚太地区的人口优势,面临加速人类发展、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历史机遇。”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开发计划署亚太局局长徐浩良说道。

报告呼吁各国立刻采取行动,并列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九大行动”倡议,根据各国不同的人口国情,提供相应的具体政策。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局长徐浩良在报告发布仪式上讲话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局长徐浩良在报告发布仪式上讲话

中国:创造就业是实现人口红利较大化的关键

报告指出,从1960年到201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从总人口的56%增加至74%于此同时,由于大量劳动力涌入市场,中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这一时期,中国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大大提高了经济产出。

报告指出,人口红利贡献了中国 GDP 总量的15%。中国的经济奇迹表明,要支撑经济增长,不仅需要创造就业岗位,还要辅以合适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推进扶贫并改善人类发展。这是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的经验。

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复杂的动态过程,机遇与挑战并存

亚太地区的老龄人口总数全球第一,约有4.89亿,其中中国老龄人口超过2.09亿。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3%,即42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此外,由于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如何妥善解决养老问题,确保“老有所养”,是中国迫在眉睫的挑战。

为应对挑战,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旨在实现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体系。到2013年,养老保险体系已经覆盖了全国近75%的15岁以上的人口。随后,中国继续出台了若干改革措施,建立更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并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国的经验表明,有了适宜的政策支持,在短时间内将养老保险覆盖全部人口是可以实现的。

报告还强调老龄化国家必须改善医疗系统,改变目前对于老龄化人口的消极观念,支持积极老龄化,包括确保有工作意愿的老年人能将宝贵的技能及经验传授给市场等。

建设更加包容、集约、绿色的城市

仅在中国,人口在50万到100万之间的城市数量从2000年的81个增长至2015年的155个。大城市贡献了全国 GDP 的56%。到2030年,这一比重将达75%。

城市提供了更好的住房、医疗、教育和交通,也带来更多储蓄和投资。但是,城镇化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城市的大规模扩张造成环境显著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城镇发展的首要任务。

2014年3月,中国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开始转向低碳经济,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此外,政府计划在十三五规划时期投入1.75万亿人民币用于大气污染防治,整顿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1.5万家工厂,并实现废气和废水排放等环境信息公开化等。

报告指出,亚太地区需要建设更包容、集约、绿色的城市,实现可持续的高城镇化率。中国已经开始了这些方面的政策探索。

下载报告,请点击此处

消息来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相关链接:
能动
微信公众号“能动”发布全球能源、化工、采矿、动力、新能源车企业最新的经营动态。扫描二维码,立即订阅!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