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4月1日电 /美通社/ -- 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保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涉及到险企的重点工作包括:支持、鼓励和引导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业务覆盖面;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保险服务体系;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针对贫困农户的保险保障体系,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人身和财产保险业务,缓解因病致贫、因灾返贫等问题。对此,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表示,《意见》的出台对险企做好农村保险服务具有积极引导作用,险企应承担起助力脱贫攻坚的重担。在平安人寿新五年规划中,县域、农村市场是发展重镇。平安人寿将拥抱“互联网+”与“综合金融+”的时代趋势,构建开放式的O2O客户经营模式,持续深耕农村保险市场,让各种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民众。
四大举措应对三大“不足”
有业内人士指出,农村保险市场因其特有的客户群体和组织结构,将面临比城市保险市场更大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三个“不足”:农村地区保险机构网点不足,仍存在金融空白区;农村保险服务的种类和多样性不足;农村保险机构应对不同地区需求的创新不足。
应对这些问题及挑战,丁当认为,平安人寿将从网点铺设、产品优化、服务提升和创新发展四个方面持续推进农村保险市场的开拓和建设。
加快网点铺设。截至2016年2月末,平安人寿在县域、乡镇地区已开设网点1786个,范围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网点保险代理人数量发展至27万人。2015年,平安人寿已累计为县、乡镇客户带去4217亿元保险保障。未来平安人寿将加快线上+线下的网点铺设进度在线下网点持续提升服务门店覆盖率,线上利用互联网+新模式推进远程服务点的建设,让偏远地区也能享受到统一、优质的金融保险服务。
优化产品体系。一是开发设计低、中、高档缴费和保障水平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农村客户对缴费水平和保障深度的选择。二是提供针对意外、医疗、重疾、教育、养老等不同需求层面的多样化产品,灵活满足农村客户不同偏好的风险保障需求。三是根据县乡镇市场生活、消费特点,针对特定重点人群订制差异化产品,定向解决保障需求。如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保障需求开发的创富平安卡、守护宝贝卡等,此举弥补了长久以来针对县域及农村市场专属产品的产品线空白。
升级服务手段。第一,依托县乡镇市场的网点铺设,完成线下门店的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柜面服务;第二,每年定期组织客户服务节、新生活健步行、农村希望小学支教,不定期组织送电影下乡、保险宣传下乡等活动,扩大保险宣传力度,助力县域及农村保险市场的建设;第三,理赔服务持续升级,2015年首创“重疾先赔、特案预赔”模式,有效解决了城市及农村客户医疗费用的燃眉之急。2016 年将逐步推行“安e赔” 在线理赔模式,客户在移动端操作即可得到“现场服务,掌上闪付”的快速体验。
探索创新服务。在创新销售模式方面,依托互联网+及科技运用,打造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有效解决县域和农村地域广阔、居民居住分散、实体门店难以全面覆盖的难点。在创新服务模式方面,优化农村保险购买流程,引导客户服务式营销,按需提供专业化售前、售中服务。提供更灵活、更便捷的售后服务。利用保单贷款等服务,灵活便捷地解决农村客户资金周转需求。同时,依托公司运营平台,为县域及农村客户带去更综合的服务,成为客户的生活助手。如“旺财”、“续期宝”、“问医生”、“轻E购”等的推进,将促进城乡居民保险及生活服务体验的提升。
丁当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释放智慧,促进社会变革,险企将迎来机遇与挑战。平安人寿将借助政策的东风,利用移动互联技术,使县域、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好的保险消费体验,推动行业进步,实现“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关于中国平安
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中国平安(全称“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建成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为方向,目前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拥有约87万名寿险销售人员和约27.5万名正式雇员,并拥有1.09亿个人客户。根据2015年年报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4.77万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3,342.48亿元。从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寿险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平安养老险为中国第一大养老保险公司;旗下平安银行为国内首家股份制银行,2015年实现净利润218.65亿元,总资产达2.51万亿元;包括信托、证券、资产管理等在内的投资业务也是中国平安重要的业务支柱。此外,中国平安积极开拓包括陆金所、万里通、平安好车、平安好房、平安付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并在规模与用户数方面显著增长。截至2015年12月31日,平安互联网用户规模达2.42亿,移动端用户增长迅猛,APP总用户规模达1.07亿。
中国平安在《福布斯》最新一期“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名列第32位;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领先企业500强”中名列第96位,并蝉联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第一;除此之外,在英国WPP集团旗下Millward Brown公布的“全球品牌100强”中名列第6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