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2015年8月24日电 /美通社/ -- 8月24日,农业部与金正大集团合作共建的首所“农民田间学校”在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县挂牌成立,农业部科教司、中央农广校、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南宁市农委、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武鸣县政府、金正大集团等相关人员和800多名广西地区的种植大户参加了首次培训。这是第一家依托“农化服务中心”成立的农业部“农民田间学校”。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2015年,农业部要实现在100个试点县培育10万名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机手等加强技能培训,强化政策扶持,突出务农技能这个核心内容,开展从种到收、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的全过程培训。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纪绍勤处长表示,“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并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贯彻中央的部署,从2014年开始正式启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程,通过政策的引领,来在全国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按照农业部的规划,“十三五”规划将培养3000万左右新型职业农民。“转方式、调结构”,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来加入,一方面依靠我们主体的公益机构推动,另外我们特别鼓励有责任的龙头企业的加入。比如我们与金正大的合作,通过搭建政企合作的公共平台,让农民得实惠、让企业得效益 、让政府推工作、真正为农民搭建新型农业平台。今天我们看到的依托金正大农化服务中心建立的田间学校的建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专家可以来中心为农民提供服务,金正大可以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三方共同来农民提供终端的解决方案。”
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陈宏坤表示,“作为我国新型肥料龙头企业,金正大以‘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为己任,始终坚持‘技术先导,服务领先’,在全国广泛开展各项农化科技服务等公益性服务活动,启动100个农化服务中心建设,并得到了农业部科教司的大力重视和支持,将金正大的农民培训教育活动纳入新型职业农业培训体系。可以说这也是一次有意义的教育模式尝试。近年来,随着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金正大也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把‘为农服务’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策略和商业模式。通过培训和服务创造需求,通过培训和服务赢得客户,在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服务三农做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
来自南宁市武鸣县小皇后村的村民周高溪参加了首场田间学校的的培训课,他表示,金正大农化服务中心解决了他买肥贵、选肥难的问题。最让他觉得有用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等课程后,他通过选好肥及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使他种植的柑橘得到了增收,以前每一棵树可以达到产量柑橘65斤,现在可以达到100来斤左右,增产50%。
近年来,金正大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开展合作,依托“农化服务中心”、“两看一送”、“一县一会,一村一讲”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方位、高水平、多样化的农化培训、服务下乡活动,向农民提供一揽子作物营养解决方案,通过农化服务、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尤其加大对农业技术带头人的培育,将服务进一步下沉延伸。
背景链接:
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主要体现在“两新一高”上。首先是新的身份,是农民由身份称谓到职业称谓的转变,标志着农民由文化低、地位低、收入低、劳动强度高的传统身份农民转变成体面的职业农民。第二是新的作用,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体,能够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要求,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较高收入水平,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主体力量,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第三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应当接受过系统性农业教育培训,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市场意识,能熟练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和新品种新技术,长期稳定在一定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