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5年5月18日电 /美通社/ -- 由《商业周刊/中文版》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15金融创新与人民币国际化论坛”在上海浦东四季酒店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特邀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谢玮、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赵龙凯教授、海通证券机构业务部总经理陈苏勤、交通银行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张路、上海普兰金融副总经理周建波以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研究部总经理张生举等多位金融界实战领袖人物,发表主旨演讲和展开专题互动讨论,全方位解读最新国家政策和经济趋势,并就时下金融改革面临的新热点和新问题,深入探讨金融创新的新思路,共同展望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趋势。活动现场,200多位来自银行、投行、证券、 私募、基金、互联网金融等各大金融机构的高管及决策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利用提出了更多内在要求,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使得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探寻金融创新方案成为重中之重。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尤其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和亚投行相继建立,人民币国际化时机已经成熟并且步入快轨进程,对中国金融和经济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
活动开场,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谢玮先生和《商业周刊/中文版》出版人李剑先生分别致以开幕致辞。谢玮表示,本届论坛以“金融创新”和“人民币国际化”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上交所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正在积极开拓市场服务功能服务实体经济,并推出一系列重大的产品创新和交易机制,如今年2月推出的股票期权,
有助于提高市场的定价效率,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同时,去年11月成功开通的“沪港通”业务,是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里程碑,将积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李剑作为主办方《商业周刊/中文版》的出版人,在致辞中首先阐述了此次论坛的初衷及“国际视野,全球商机”的理念,同时从媒体视角梳理并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创新的经典案例,如“复星收购地中海俱乐部”、“美国移动互联网交易平台取代支票”等。李剑也特别指出了《商业周刊/中文版》每年进行的“中国较佳创新企业”评选活动,将持续关注和支持金融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随后,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以“2015中国宏观经济及政策展望”为题,分析了国际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情况下的真实经济状况,他指出如果坚持改革,未来几年经济可以维持6-7%的中高速增长,2020年将有望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同时他也从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改革、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深入阐述了目前金融改革的运行状况。上海证券交易所衍生品业务部总监刘逖发表题为“证券市场资本动向及跨境合作”主题演讲,他指出,上交所未来的金融创新将沿着蓝筹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国际化这四个方向展开,而近期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自贸区建立交易平台,法兰克福设一个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以及用上交所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教授在主题演讲“打造支持创新创业的新金融平台”中表示,中国未来的金融创新要支持现在提出的“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尤其是融资渠道和机制的问题。他指出,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政府相应支持政策的出台、人才战略的配套支持等将是未来实现打造一个真正支撑创新创业的金融平台目标的关键。
最后,围绕“金融创新与人民币国际化”的主题,多位嘉宾展开了一段非常精彩的小组讨论。该环节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赵龙凯教授主持,海通证券机构业务部总经理陈苏勤、交通银行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张路、上海普兰金融副总经理周建波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研究部总经理张生举分别就“金融创新”、“投资的全球化步伐”、“人民币国际化元年是否已到来”、“服务及模式创新”等多个热点论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互动。陈苏勤从自身行业出发谈到了现今券商的金融创新应当集中在“互联网+券商”以及发挥产业链的价值。张路从互联网技术、互联网金融,以及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阐述了科技引领创新的观点。周建波提出金融创新应当带来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以及风险的控制,同时始终以客户为导向。张生举认为创新的内容包含产品、服务和模式三方面,而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技术的进步以及创新性机制。同时,四位嘉宾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状况、未来趋势以及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深刻影响。
Phot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518/0861504213-a
Phot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518/0861504213-b
Phot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518/08615042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