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旅游业“纾困7条”亟待落实,多位旅游人建议调整跨省游熔断机制适用范围

2022-02-24 13:45

疫情防控常态化,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强调了两年的防疫关键词,也是关乎旅游业命运起伏与存亡发展的重要分水岭。

一面是疫苗接种普及、疫情死亡率下降、多国意欲开放国门,让旅游业不断看到复苏的曙光与希望;而另一面是断断续续的零星散发病例、跨省游随时面临熔断,又让不少旅游人深感陷入黎明前的“至暗时刻”。

2月1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旅部、民航局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针对旅游业提出7条纾困扶持措施(下称“旅游业纾困7条”),对于饱受疫情冲击的文旅行业来说恰如久旱逢甘霖。

疫情两年后文旅业复苏有多难?纾困条例带来哪些缓解?而在这些之外,业界还有哪些声量更高的呼吁与建言?凤凰网旅游采访了多位旅游从业者及专家学者,听听他们对“旅游业纾困7条”的解读与希冀。

作者刘俏 策划许玥

01

纾困:久旱逢甘霖,但贵在落实

○ 2022年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80%的暂退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提高暂退比例。同时,加快推进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工作,扩大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范围。

○ 政府采购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项目时,严格执行经费支出额度规定,不得以星级、所有制等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符合规定举办的工会活动、会展活动等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交由旅行社承接,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细化要求,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合理确定预付款比例,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旅行社支付资金。

——《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第24、27、28条

“相比2020年,疫情第三年旅游企业所面临的经营信心的考验与挑战更严峻了。”凤凰网文旅智库专家、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向凤凰网旅游表示,最初多数旅游企业并未预见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之久,而现在几乎是曙光来临前的“至暗时刻”。

其中,生存压力最大的细分领域之一莫过于传统旅行社。疫情三年,倒闭潮、裁员潮、停业潮不断冲击下,不少旅行社业务受到严峻挑战,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窄。而“旅游业纾困7条”的到来恰逢其时,尤其是针对旅行社企业的纾困措施,为不少旅游企业以及从业者提振了信心。

江西省环境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邹志鹏告诉凤凰网旅游,“旅游业纾困7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旅行社“解渴”,例如延续三年的质量保证金暂退政策,将旅游服务纳入政府采购、将会议会展等业务交由旅行社承接,提供一定条件的信贷供给等,都能对旅行社的业务经营带来利好,帮助旅游企业过冬。

但作为亲历行业冷暖的从业者,邹志鹏依然能感受到疫情带给旅游企业的诸多压力。比如由于各地财政预算标准不一,对旅游企业带来的纾困补贴不同;再比如业内热议的质保金是否应该保险化、甚至取消缴纳,《旅行社条例》在新环境下是否应该再次修订……这些依然是关乎不少旅行社企业未来存亡的关键性话题。

凤凰网文旅智库专家、尚游汇文旅董事长钟晖认为,“旅游业纾困7条”帮助企业树立了信心,但纾困的核心贵在落实。一系列纾困政策是为稳住旅游业基本盘,而在钟晖看来,在疫情当中受冲击最严重、数以万计的腰部企业,才是旅行社的基本盘。除此之外,钟晖也呼吁倾听更多小微企业及旅游相关灵活就业人员的声音,“普惠性的税收减免、社保缓交等政策固然重要,但都不如直接补贴更能止渴。”

曾博伟也向凤凰网旅游指出,“旅游业纾困7条”给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指导和方向,但后续还需要各省市地方根据自身情况,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细化和落实。例如月初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财政厅等12部门印发的《云南省关于支持文旅行业的纾困帮扶措施》,对旅行社、旅游演艺企业提供补助资金等,一系列细化措施的落实,才能真正意义上帮助旅游企业纾困解难。

02

融资:为有源头活水来,拿钱有多难?

○ 加强银企合作,建立健全重点旅游企业项目融资需求库, 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预期发展前景较好的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星级酒店、旅行社等重点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加大信贷投入,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增加旅游业有效信贷供给。建立重点企业融资风险防控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降低新发放贷款利率,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旅游企业主动让利。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旅游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 对符合条件的、预期发展良好的旅行社、旅游演艺等领域中小微企业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发挥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的积极作用,建立中小微旅游企业融资需求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旅游相关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主题民宿等个体工商户分类予以小额贷款支持。

——《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第26、29、30条

对不少旅游企业来说,两年疫情后“家里没有余粮了”是最为致命的问题。而“旅游业纾困7条”中有3条提及融资渠道、信贷供给等,也足以见得现阶段下资金链、现金流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文旅企业或项目融资方式有哪些?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有多难?此次纾困政策又带来哪些破题思路?

凤凰网文旅智库专家、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指出,我国文旅企业的融资渠道无外乎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两种,但大部分文旅项目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这与我国整体企业的融资环境、文旅项目的资产属性及相关项目商业模式有关。

“具体来说,一方面在于股权融资受限,文旅企业缺乏持续融资途径。”王笑宇告诉凤凰网旅游,我国除少量文旅企业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外,大部分企业的股权融资都需要在一级市场运作。但一级市场缺乏文旅领域的投资专业机构,即文旅市场投资主体中,包含地方政府、文旅相关企业、投资机构及个人,其中机构投资者在中国文旅市场上目前属于缺位状态,尤其是聚焦项目早期孵化的创投机构。

另一方面,债权融资的难度则相对较大。由于土地、设备设施等经营资产确权问题,不少文旅企业债务融资的条件也更为苛刻。

而诸如房地产信托产品REITs的分散股权投资产品,在国际上已经是文旅项目的主要投资手段之一,但因受限于国内文旅项目资产确权及持续营收保障等相关政策原因,一直未能在文旅市场真正开展。

王笑宇提到,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基础设施REITs试点范围拓展到国有景区(点)等基础设施领域,或也将为文旅行业带来更多融资方式的试点案例。

一方面是融资渠道较窄,而另一方面则是纾困政策下可能遇到的具体资产与信用评估问题。凤凰网文旅智库专家、深圳大学文化与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杰武向凤凰网旅游表示,尽管纾困条例中鼓励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信贷供给,但在实际贷款与融资操作中,按照某些银行现有的评估体系旅企资产评估能否达标,银行又能否为旅企调整或设定专门的评估体系,还是一个未知数。也因此更需要在“旅游业纾困7条”的指导性建议下,推动银行金融机构信贷供给方面的落实与调整。

03

防疫:跨省游熔断还能不能再做减法?

○ 一是不得突破疫情防控相应规定进行封城、封区,不得非必要、不报批中断公共交通。

○ 二是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对餐厅、商超、景 区景点、电影院及相关服务业场所等实施关停措施、延长关停时间。

○ 三是不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政策要求基础上擅自增加对 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措施。确有必要采取封城封区、中断交通等措 施或在现行基础上加强疫情防控力度的,须报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同意后实施。

——《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第43条

除了普惠性及旅游业针对性的纾困措施,值得关注的是《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关于“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的强调。文件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防疫政策“五个不得”的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对服务业行业提出精准防疫要求“三不得”。

此前,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曾撰文提到,第42条要求“认真落实严格、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有效恢复和保持服务业发展的正常秩序”。什么是正常秩序该有的样子?是迪士尼度假区的游客一边做着核酸,一边观看炫丽的烟花表演;是管理空间可以精准到20平方米的奶茶店,其它地区店照开、人照进……

戴斌还提到,文件中涉及精准防疫的相关政策有助于推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调整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的熔断机制适用范围,由跨省游熔断调整为跨市游熔断,也不排除直接取消这一市场管制工具。对于旅行社和线上旅行社来说,这是显而易见的政策利好预期。

对于从业者来说,精准防疫的落实事关经营与生存,这一方面的呼吁声量也越来越大。

邹志鹏向凤凰网旅游感慨道,旅游行业太脆弱了,防疫政策对旅游活动、旅行社业务开展的影响重大,此前隐形加码的现象还是会遇到。因此精准防疫的标准细化、跨省游熔断范围缩小为跨市游等优化方向亟待落实。

钟晖也呼吁道,旅游企业缺的不只是钱,而是人,是市场、是游客。跨省游未熔断时,部分企业至少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维持生计;但熔断后,一些小微企业无奈之下只能躺平,腰部企业则在躺平和硬扛之中摇摆。也因此,将跨省游熔断范围进一步缩小,市场复苏才是王道。

消息来源:凤凰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