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统计,在9月8日至9月14日的一周期间里仅有2只新基金开始发行,相比上周的8只大量减少。此外,本周2只新发基金均为债券型基金。
一周内开始发售的新基金(2012.9.8至2012.9.14)
|
||||
基金名称
|
基金类型
|
基金代码
|
发行起始日
|
发行终止日
|
债券型
|
090021
|
2012-09-10
|
2012-09-18
|
|
债券型
|
091021
|
2012-09-10
|
2012-09-18
|
截止至9月14日,仍有28只基金在售。其中,股票型基金3只、债券型基金20只、保本型基金1只、指数型4只。
对于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机制,相信大多数基民们都不会陌生,是指投资者在基金成立后的存续期间将自己持有的基金份额卖给基金公司,从中需支付基金公司一定的赎回手续费。一般来讲,如今开放式基金的赎回费率最高不会超过0.15%,若参与期超过2年以上,赎回费率可能为零。而最近,市场上却首现基金公司上调赎回费率的现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如此,近期工银瑞信基金发布公告称,对持有旗下三只债基B类份额不满7日的投资者将增加赎回费,投资者需按其赎回金额的1.5%承担赎回费。从以往的记录看,这一调整赎回费率的举措在基金市场上也是首次。
事出有因,上述事件也折射出现在基金的一大困惑,那就是超短期持有、注水资金等现象一直难以解决。那这些持有期不超过7天的资金的参与意图究竟在哪里呢?
据了解,像这些B类基金由于申购起始资金较高,大多为机构客户参加,所以这些超短期资金主要目的是机构“借道打新股”,作套利之用。这些大量的超短期资金一般都快进快出,不会出现持有期超过7天之久。据相关数据显示,虽然自郭树清上任以来对于打新进行了不少政策上的限制,但基金对于打新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特别是近两个月来,新股上市数量骤然减少,大部分新股上市后几天的表现都非常不错。从工银瑞信这三只基金上看,7只近期发行的新股在此三只基金的配额中,其账面打新收益除了一只仅收益351万元外,另外两只都高达2000万元以上,故如此显著的打新成吸引了众多机构套利者的参与。
面对这样大批套利者的超短期资金的参与,以往许多基金也只能通过动用等量的资金成本来谨防其带来的大量赎回风险,这将大大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对基金的正常运作带来危害。所以,此次工银瑞信基金采取增加赎回费率的办法也实属无奈,但想要在本质上遏制这一现象,则需要更多的基金一同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