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未来已来,传统媒体准备好了吗?

2016-10-28 13:16

2016年10月25日,新浪新闻联合硅谷精神布道师皮埃罗在未来媒体峰会上发布了《2017未来媒体趋势报告》。在当下令人眼花缭乱的大传媒时代,未来媒体到底将走向何方,皮埃罗提出了十个关键词,即:用户体验技术、大数据、新内容时代、流媒体、手机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共舞、创客文化、货币化、新平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写作。皮埃罗认为,随着各种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应用,未来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或将改变,媒体工作者要组织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

事实上,2017年已经近在眼前,皮埃罗所描述的媒体景象已经或多或少地开始在媒体实践中实现。2016年虚拟现实的火爆,无人机、机器人写作等人工智能在媒体中的应用,不仅已经成为中国传媒风生水起的风向标,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告诉世人:未来已来。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呼啸而至的技术浪潮,我们准备好了吗?

一方面,以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为核心的新兴媒体,正以不可阻挡的病毒式裂变方式,不断分化、重组、膨胀,如云团翻滚,大有势不可挡之势,引领着中国传媒一往无前。

他们更快,更真,最大可能地逼近真相,同时,又更亲切、更强大、更体贴,几乎要无微不至地照顾你的每一个感官,让你接触媒体不再仅仅是获得信息,而且能享受感官的极致体验。原来说媒体不仅是给人看,还要给人“用”,今天看来,“用”字已经落伍了,它使媒体与人的关系变得功利还缺乏生气,流行或者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这些新兴的媒体,在不久后的将来,不仅给人看,而且是给人“体验”的。当然,“体验”中也包含了“用”的功能。比如新浪网、美联社等媒体在面对重大新闻事件时,采取的多平台、多角度、多用户、多技术直播的方式,就已经给用户带来了“体验”的快感。难道不是吗?

但另一方面,中国传媒业还存在着大量的传统媒体,它们数量庞大,体制生硬,行动保守。面对迎面而来的新技术浪潮,他们束手无策,处处被动。它们当中,亦不乏思想者与行动者,但又因受困于体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我们看到了两个后果,一是传统媒体迎来一次大规模的退出期,近一年多时间以来,已经累计有近50种传统报刊宣布休刊或停刊,实际就是宣告破产,尤其以曾经享誉京城十多年的《京华时报》传言将与《北京晨报》合同为标志,有关人士预计,未来的一到两年,还会至少有一百多家传统报刊将不得不同样如此收场。而就在昨天,由李嘉诚系掌控的TOM集团旗下华娱卫视也宣布停播,广电行业也一时风声鹤唳。即便在早几年盛极一时的一些网络媒体,面对迎面而来的各种花样迭出的新兴传播形式,也不得不慨叹“这世界变化太快”,仿佛就在一夜之间毫无征兆地也被划为了传统媒体的范畴。另一个后果是,传统媒体的精英们纷纷开始跳槽,另谋出路。有的进入了新媒体,有的选择自己创业,而且,这样的人似乎有增无减。

怎么办?

皮埃罗似乎已经给媒体指明了一条未来发展的路。但在这些光彩夺目的关键词背后,是否依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我看来,皮埃罗的揭示依然秉持着传媒发展的基本方法论。

新浪网副总裁\新闻总编辑周晓鹏在峰会上说,媒体有天命、使命与生命。我的理解,天命是其定位,使命是其价值,是天命与使命赋予媒体生命,而媒体的生命又因其对自身天命、使命的理解与发挥变得精彩与强大。无论天命、使命还是生命,其实还是要解决一个媒体与人的关系问题。

受众也好、用户也罢,媒体的存在终极是对人的服务。有人担心机器人写作会取代现在的新闻记者,周晓鹏给了否定的回答,他认为人文的东西是机器短时间内无法替代的。同理,无论媒体如何炫酷,终究始终要围绕人的需求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三个问题,即如何到达,如何影响,如何开发变现。

比如关键词中的流媒体、手机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写作等,代表着媒体如何提高到达受众的效率,即有效到达率,实质就是媒体的渠道建设问题,是传播力的问题。现在的社会,传播渠道与传播效率跟不上,一切免谈。最形象的比方是报纸与手机,当精心编辑的报纸千辛万苦到达用户手中的时候,用户早已拿着手机说,谢谢,我早已看过,“你让我等得花儿也谢了!”

而用户体验技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共舞、创客文化等,实质是如何影响受众的课题。现在的媒体强调用户黏性,用原来的话说就是品牌忠诚度。如今媒体数量庞大,让人眼花缭乱,如何让用户保持品牌忠诚,这是巨大的课题。增强用户的体验感与浸入感,让用户能沉浸媒体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影响受众的身心灵,进而勾起受众对你的迷恋,这需要技术手段与体验功能的创新,于是用户体验技术才大派上用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共舞成为媒体,尤其是传统介质黏住用户的新手段。而“创客文化”不过是化整为零的做法。一旦划小媒体的单元,到达与影响用户的效率会更高更快,加之有更加个性化的体验创意层出不穷,黏住用户自己不是什么难事了。

到达用户并对其产生了影响,这还不足以满足媒体发展的需要。媒体需要造血,就需要将用户的规模与能量进行变现。在皮埃罗的关键词中,“大数据”、“货币化”、“新平台”等,都是媒体如何变现的新方式。如今,媒体早已从数字化过渡到了数据化,对数据的提取与分析既是媒体的天然优势又是发展的有利手段,现在以及未来,这都将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未来的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还应该是文化信息领域的孵化器,因此,媒体应该主动建立不同细分领域的新平台。别总是想着自己去变现,你创造平台与机会,让别人去创造变现,你或许光收租子就会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何乐而不为呢?至于“货币化”,说得已经很直白了,你懂的。

所以,有人说传统媒体的天已经变了。要我看,天一直没变,不过是多了一些美丽的浮云而已。只要你牢牢抓着与把握媒体传播的本质,发展的主动权依然在我们手中,传统媒体一样不例外。新浪直播启动的“赋能计划”及“123”首批战略合作计划,确定100个媒体、200个机构、300个个人作为首批直播战略合作方,围绕各个领域打造各类垂直直播IP内容,就是绝对有益的尝试。现时代下,一切能为用户提供信息增量、视角增量和体验增量的媒体,才是不落伍的媒体,也才是有生命力的媒体。可怕的,在风起云涌的媒体生态里,一些传统媒体依然还在等待观望,一些媒体管理者依然还在从井观天,“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你哪里最高层啊,在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中,你早已在最底层了。继续掩耳盗铃的媒体,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

消息来源: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