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税负为其他规模企业2.6倍?
企业观察报记者 刘青山、莫丰齐
“2014年1-11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纳税为其他企业的2.6倍。”
2014年12月27日,在广州召开的首届国企改革发展前沿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拿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国有企业每100元营业收入的纳税额是8.55元,私人企业是3.02元,外资企业是3.03元,国有企业的税赋为其他企业的两倍多。楚序平说:“建立客观评价体系、完善公平竞争政策任务很重。”
一石激起千重浪,楚序平的说法引起了不少国企的共鸣。
“国企的税负肯定要高,这不用怀疑!”
广东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伟当天在论坛上发言时沿用楚序平的数据,呼吁社会公平公正地对待国企。近日他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社会应该客观评价企业的赢利与效益问题,目前有的国企赢利状况的确不理想,但不能只看这种表面的现象,还应该更深入地分析原因。总有人简单地说国企没有效率,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而是因为国企税负相对较重。如果剔除税负因素,国企并不比其他企业差。
近年,有关企业税负问题讨论很多。过去总听民企说自己税负较重,现在听国企说自己税负较重。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多份数据显示
国企税负高于其他企业
国有企业的税负究竟有多高?这在过去一直是一本糊涂账。因为税负问题极为复杂,不仅需要统计的数据庞大,而且需要分门别类进行统计才真正科学,所以过去只是有不少国企感觉自己税负较重,但却拿不出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来。
2014年7月28日,财政部企业司首次组织完成了2013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非金融类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财务决算汇审工作,并公布了相关报告《2013年全国国有企业财务决算情况》。这组数据是目前对于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状况统计最为权威的。根据这个报告的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7.1万亿元,上交税费3.8万亿元;而全国所有企业营收与上缴利税情况则从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中可以查阅: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029150亿元,主营业务税及附加为15618亿元。从这两组数据来看,国企的税负明显比企业总体税负高出不少。
实际上,国企税负更高的数据,在多个机构的研究中均有体现,不过由于统计口径不同,所得结论略有出入。
2014年9月2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了当年度的中国制造业500强名单。这500家企业中,国有企业为205家,约占2/5,营业收入占比达到了65.35%,纳税份额占比为81.95%。每百元收入纳税率为8.11元,是民营企业(3.37元)的2.41倍。
数年前,全国工商联曾与国资委因民企与国企税负差距究竟有多大展开争论。尽管在具体计算方法和结论上有出入,但全国工商联也承认,国企的税负更高。比如,按照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当时透露的数据,2009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为242007.8亿元,缴纳税金为22795.5亿元;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为135312.3亿元,缴纳税金为6378.2亿元。计算可知,2009年国企税负是规模私营工业企业的2.95倍。
国企税负高出其他规模企业2.6倍?
国企税负 “高企” 调查
数据显示,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近年国企纳税总体比其他企业要高出两倍以上。专家认为,国企高税负不仅说明了国企贡献,同时也意味着应公正地看待国企,不宜简单说国企效率不如其他类企业。在国企分类改革过程中,亟须尽快建立对国企的科学评价体系。
数年前,全国工商联曾与国资委因民企与国企税负差距究竟有多大展开争论。尽管在具体计算方法和结论上有出入,但全国工商联也承认,国企的税负更高。比如,按照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当时透露的数据,2009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为242007.8亿元,缴纳税金为22795.5亿元;规模以上私企工业的营业收入为135312.3亿元,缴纳税金为6378.2亿元。计算可知,2009年国企税负是规模私营工业企业的2.95倍。
企业观察报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表明,2005年至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税负基本保持在8%左右,私营企业税负在4%上下,国企税负远高于私企(参见表一、表二)。
以上这些数据,细节上可能还有出入,但大致上却指向同一个事实:那就是国企税负总体上的确高过其他企业。
偏高与行业分布、利润状况相关
2007年全国人大结束所得税内外资企业“一税两法”并存局面后,在制度层面,中国已不存在所有制方面税收差别。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国企的税负要明显高于其他企业呢?
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调查得知,在充分竞争类行业,在正常情况下,同一行业之中,一定规模以上的国企、民企税负差距不会很大。
企业观察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对比了2013年规模以上黑色冶金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与私营企业的税负,发现前者为6.9%,后者为6.6%。
同样是2013年,石油行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与私营企业的税负差距更大,前者为19.7%,后者为4.5%。
对此,社科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接受企业观察报采访时表示,“国有企业的行业分布是造成税负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我国的税制结构主要以流转税为主,而当前国企特别是央企所处的领域属于高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领域,国企近年来税收高速增长与其所处的行业有着直接的关系。
张斌举例称,烟草、汽车整装等行业都面临高额的行业消费税,而这些行业往往没有民企或者很少有民企。2014年,上海市税务局公布了上海纳税大户名单。名单显示,上海烟草集团纳税为647.3亿元,超过工业纳税大户前十名中其余9家的总和。当年全国烟草行业纳税9559.86亿元,占全国总税收的8.6%。
所以张斌认为,现行税制不存在所有制方面的差别化待遇,国企税负高一方面是由其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完善的财会制度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国企的行业分布、经营状况密切相关。
从目前国企尤其是央企所处的行业来看,有一部分已属于完全竞争性领域,但也的确有一部分集中在石油、电力、铁路等行业,这些行业缴纳的利税本来较高,加上近年这些企业的赢利水平也比较高,因而缴纳的利税比其他企业更高。2013年,中国私营企业500强纳税共计是4744亿元,而国企里面仅中石化一家纳税便是3363亿元,私营企业500强收入是中石化的四五倍,而交税却相差无几。
对此,张斌表示,国企效益总体更好,导致了国企利润高,所得税上交更多是造成国企税负较高的原因之一。
除了行业与赢利能力两个重要因素之外,国企依法纳税比其他企业更积极、更规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德勇对企业观察报表示,除了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之外,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更为规范,财务资料更为齐全。“外企的税收优惠虽然逐步取消,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民企规模不等,不排除其中有财会制度不健全的情况存在。”
广东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伟说,有的民企在原材料采购这个进项税环节上会出现不开票、不进账、不显示收入,增值税就跑冒滴漏了。但有的竞争企业并非如此,相比于民营企业,相比于外企,外企有两免三减,国企没有;而且有的外企一年翻个牌变成“新企业”,对它们征税更不容易。但国企不一样。“广晟纳税可说是100%完成,虽然目前经营压力很大,有时候根本没有利润。”
此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能源央企总会计师也对企业观察报表示,国企是共和国长子,依法纳税是义务,问题在于,由于税收缴纳中违法成本很低,不少非国企并没有按照同样的标准依法纳税。他称,一些在华外企一直亏损,很少甚至不用交税,“但这些企业却一直不会倒闭,难道其中没有问题?”这位总会计师介绍,此前煤炭资源税从量计征时,一些企业实际开采量与上报量差别很大。“加上一些企业会在生态补偿费、安全和环境治理等税收之外的地方性收费上动手脚,进一步加大了守法企业与违规企业成本方面的差距。”
对此,外经贸大学副教授李长安认为,征税权力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税收的正当性和严肃性。这造成了逃税、漏税、骗税现象的屡有发生。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的税收流失至少在一万亿元以上。
应客观评价国企贡献与效率
国企税负较高,带来了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专家认为,国家应该研究新常态下的税收体系,为国企、民企与外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和公平的税收政策环境。
首先,从总体上说,税负高低直接关系市场竞争的公平,税负公平意味着市场竞争的公平。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李锦认为,国企利润和纳税方面的快速增长,本来反映出我国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内生性结构失衡问题。而这些企业高税负以及即将提高的上缴红利,有可能影响其结构优化、影响其全球扩张步伐,甚至影响企业全面发展。
其次,目前我国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的产业链会向上下游延伸,而民企的触角也会伸展到国企的固有地盘。所谓行业差别影响企业税负的问题也会产生一些变化。张德勇认为,央企集中于石油、电力、铁路等产业链很长的行业,在我国现有增值税制度下,计算出的税负会明显比产业链短的企业高。而随着混合所有制的不断推进,各种所有制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应该确保多种所有制的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再次,近年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国企面临着利润逐年下滑而税负逐年增长的压力。李锦表示,随着国家经济结构及国企自身转型,国企高税负状态可能难以为继。
近两年来,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影响,国企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各级国企尤其是央企仍然做到了上交税费总额持续高于利润总额,交税增速高于利润增速。
2013年度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6%,实际上交税费总额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014年1至11月,央企利润为1.28万亿元,增长3.3%,上缴税金1.9万亿元,增长4.1%。实现了按照国务委员王勇的说法:“央企一直在给自身加担子,做到了增速放缓,责任感不滑坡。”
广东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伟认为,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鼓励民资进入垄断性行业步伐的加快,国企与民企、外企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怎样确立对企业科学的评价体系,怎么建立公平的环境,这一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