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海淀园:聚集人才助力产业集聚

2014-11-04 11:59

  《企业观察报》记者 马超

  产业聚集与人才聚集双管齐下,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这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成长”的奥秘。

  近日,北京市首家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产业联盟——中关村核心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在海淀区成立,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造的若干“第一”中的又一新星。“作为中关村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淀园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率先拿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举措,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新突破,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 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海淀园管委会主任孟景伟说。

  作为我国最早创建的高科技园区,2013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05家,占北京市的55%;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超过1.2万亿元,占中关村示范区的41.7%。如今,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进入了产业集聚与扩散并存的阶段。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如何把产业园建设成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给出了答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动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从2013年开始,海淀园实施“6+1”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2013-2015年)以及《海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具体支持措施给出了方向:未来将海淀具有比较优势且未来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导航与位置服务、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发展态势强劲的新能源、新材料与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基础优势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作为地区重点培育的产业。

  以北斗及空间信息技术为例,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在该领域的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25%,而其中50%以上的产值贡献来源于海淀区。从产业链环节看,海淀区北斗与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系统集成与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在全国的产业分工中处于优势地位,相比于其他地区有着更坚实的发展基础与更大的发展潜力。

  海淀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淀区的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实现450亿元收入。到2020年实现在全国北斗与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中的整体领先,将海淀北斗与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成为拥有全球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为实现目标,该园区围绕产业发展保障体系,产业链以及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应用示范与应用工程建设等方面发展北斗及空间信息技术,包括产业战略研究、高端人才专项、产业园区、扶持产业链关键环节优势企业、打造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等。

  对于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海淀区依托龙头企业搭建中小企业网站系统IPv6过渡平台,依托企业联合搭建下一代互联网评测与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并在海淀北部规划建设下一代互联网重大应用创新园,在清河建材城附近筹划新建移动互联网创新园等;到2015年下一代互联网重大应用创新园建设完成,实现100家企业入驻,实现年产值约300亿元,移动互联网创新园实现完整的互联网孵化体系建设,从业人员规模达5000人。

  “‘6+1’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和路线图已应用在中关村科学城、北部生态科技新区的项目落地工作中。”海淀园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2013年,园区组织了200项近中期重点项目的征集、筛选、凝练和评估工作,包括产业化项目、平台类项目以及北部重点建设项目,通过梳理海淀区‘6+1’重点产业创新资源体系,推动行业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另外,在股权投资、产业促进、服务体系建设、重大科技研发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积极与‘6+1’系列政策对接,扶持产业发展。”

  “汇龙森联合北大、清华等共建的生物技术产业创新基地已启动运行,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创新园一期和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产业创新园一期已经建成。”海淀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海淀园聚力‘导航与位置服务’、‘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两个已挂牌专精特色产业园产业聚集工作,定位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打造‘6+1’专精特新产业集群。而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是实施产业领航工程的举措。”

  人才集聚是关键

  产业园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涌现创新人才是关键。区域品牌人才培养计划——“海英计划”成为海淀园吸引产业领军人才的一剂良方。

  2012年,海淀区出台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海英计划”,针对园区重点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导航与位置服务、云计算、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优化政策服务。

  “海英计划”以人才成长最为关注的环境要素为切入点,“配套人才专项资金,对人才进行连续3年的支持,包括对人才区域贡献的奖励和涵盖公租房配租、股权基金、子女教育、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医疗等方面的非资金支持。” 海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策实施两年来,已有创业领军人才、创新领军人才、青年英才等331人入选,累计支持资金1.6亿元。”

  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海淀区创新企业。该企业人力资源部总监黄女士告诉记者,海淀园定期举办的招聘会、人才培养基地也为其提供了招聘人才的渠道,日常讲座对于企业了解相关政策信息、员工培养等有所帮助。黄女士说,企业不仅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中端、基础性人才的引进。作为北航软件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基地,每年都有大学生被输送到九恒星做专项课题。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培养人才幼苗,成为创新人才持续涌现的源头活水。

  “2012年园区管委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鼓励驻区高科技企业为北航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及社会实践机会,支持北航聘请驻区高科技企业高管及科技人才兼职做北航学生的企业导师,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海淀园相关负责人说,北航软件学院作为试点,通过实习实训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按照双方签署的协议,北航软件学院与驻区企业深度合作,开展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共建、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多种校企人才合作培养活动,提高学院人才就业水平,帮助企业人才储备与发展。2014年首批为40家园区企业提供软件工程、云计算、交互设计等领域400多个实习实训岗位需求对接,45名学生与19家企业签订协议,进入实习实训岗位。

  目前,海淀园已建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机制,积极与各省市开展合作,并开始向全国其他区域扩散,谋求共赢发展。2014年5月,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在河北省秦皇岛成立,千方科技、碧水源、清控科创等六大项目签约入驻。此外,已与山东齐河、江苏溧阳、内蒙古赤峰三个区域签署了园区合作共建协议,并与丹江口、银川等地进行了沟通对接,海淀园正向着创新企业“园内开花、全国结果”的目标迈进。

消息来源:企业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