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制造流行:做别人未做的爆点

2014-09-28 11:23

《企业观察报》记者 简文超

  暇步士现今是全球休闲时尚的引导者之一。然而,在1995年以前,这个品牌一直默默无闻,每年的销售量挣扎在仅仅3万双的低水平线上。到了1995年秋天,似乎一夜之间,暇步士成了年轻人的潮流,这一年暇步士卖了43万双鞋子。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有些观念、产品能突然流行?

  《纽约客》怪才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最新力作《引爆点》或许能解答上述问题。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以社会上突如其来的流行潮流作为切入点,在该书中从全新角度探索了流行制造的过程。

  我们的世界看上去很坚固,但在本书作者的眼里,只要你找到那个点,轻轻一触,这个世界就会动起来:一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一位涂鸦爱好者能在地铁掀起犯罪浪潮,一位精明小伙传递的信息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点,却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引爆点。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走访了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以及全球最优秀的推销员,揭示出引发流行并保持势头的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

  “无论是暇步士的时尚潮,还是流行病的传播,都是流行三法则共同作用的结果。”什么时候你的产品让消费者认为“我怎么可以没有”的时候,你已经引爆流行了。

  圈子传播

  在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看来,一个产品想要迅速大范围地流行起来并不容易,因此,从小圈子开始流行,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譬如雕爷牛腩以及戈尔公司的成功。

  雕爷牛腩在正式推广之前,曾做过半年的内测。内测期间不营业,但是定期邀请演艺界名人来试吃,“只刷脸不刷卡”。先在一部分人圈子内形成流行效应,这些演艺界刷脸的人就是雕爷所设计的雕爷牛腩品牌的传播者、行家和推销员。

  上过雕爷牛腩网站的人能够感受到,该产品在品牌定位上所下的功夫——500万买断香港厨神戴龙的牛腩、厨神宝刀和牛腩铁锅、澳洲牛排……每个细节无不透出考究和品位。这种细节的考究,通过小圈子的传播,最终为它赢来了更多的客户。

  通过三类关键人物在小圈子里面的运用,雕爷牛腩成功地稳定了自己的这个小圈子,让自己的“企业”在小圈子中流行,而这一个一个的小圈子,最终也融合出了更大的圈子,从而引发了潮流。

  这正符合了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引爆流行理论。在这一理论中,有三类关键人物,分别是传播者、内行人以及推销员,“因为流行趋势总是依靠人作为载体,那些具备人脉资源,又在领域内具有一定话语权、时不时能够起到推销作用的人,将是流行趋势关键人物。”

  获得不断成功的不少公司实际发展的过程都暗合了这一理论,譬如美国戈尔公司。这家私营高科技公司创业时资产才数百万美元,但现在其分支机构遍布全球,是全球最主要的户外面料供应商之一,其发展过程中最神奇的一点在于:戈尔永远把自己的圈子,譬如分支机构的员工数量、服务对象的范围等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

  当公司规模超过了他们所预设的范围时,戈尔就开始在其他地方开设分厂,而不是把原有厂地扩大。

  “我们在停车场留出了150个车位,如果有人把车停在了草坪上,我们就知道该建新厂了。”戈尔创始人比尔·戈尔如此介绍。

  这样做的效果就是,“你不仅知道某个人,而且知道他的喜好、他的为人、在做什么、想要什么,而不是仅仅只是一个名字。”

  戈尔把圈子控制在一个小范围内,正是为了充分发挥小圈子内传播者、内行人和推销员的作用。这一举措,也造就了戈尔连续35年盈利、员工流动率仅仅是同行业的30%的奇迹。

  内行人法则

  在《引爆点》一书中,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提出了引爆流行的三个法则。其中,个别人物法则在整个引爆过程中起到了最为显著的作用;而内行人法则,又是个别人物法则中的重中之重。

  个别人物法则,是指那些具备超强能力、游走在各色圈子里的人物,可以使得流行信息的横向纵向快速传播;有了个别人物作为载体,信息变成活跃、流动的元素,向下一个圈子不断地传播。

  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所谓的内行人,是指对产品和相关行业熟悉了解、能带动和影响一批人的消费行为的人。

  “如果你要购买一个手机,你第一时间会想到身边的某某人,会咨询他目前购买什么手机比较合适,而此人会根据你的需求做详细地分析——你是用来娱乐上网还是只是打电话发短信?你是比较重视性价比还是比较重视体验?这就是内行人。”

  内行人与众不同的关键之处在于,他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也不是仅仅关注“尽可能少花钱买咖啡”的办法,而是一旦发现这种办法就把它散布出去。

  按照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解释,一个内行人能够掌握许多不同产品、价格、商场的信息,他们常常喜欢主动与消费者讨论这些情况,并且对别人的请求做出回应。

  这类似于现在流行的粉丝化经营,只不过相对于众多的粉丝,内行人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对于产品也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而一旦内行人对某产品做出正面或者负面的评价,将对该产品的未来市场产生极大的影响。

  但是,内行人却并不能为企业所雇佣,企业如何才能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产品、为自己的产品塑造好口碑、最终引发产品流行潮呢?

  苹果找到了很好的途径。每年9月份的苹果新品发布会总能吸引全球消费者的关注,而在发布会上,苹果往往会不遗余力地阐述自己新品的功能、制造内核等等,并会将自己的产品测评文章发布到社交网络上,以传达给内行人,而内行人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资讯。

  当然,新品发布只是其中一个手段。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将产品介绍做成创意视频放在互联网上,也可以写软文发布于专业门户网站,或者利用智能画册去吸引内行人的关注。

  “内行是真正的信息经纪人,他们与人们共享信息和交流信息,通过他们说服消费者才能引发潮流。”

  抓住“爆点”

  让产品流行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你的产品本身没有特点,即便运用三法则也很难让消费者接受产品。因此,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中,除了三法则之外,强调企业要抓住“爆点”。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认为,一个行业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寻找引爆点首先要分析行业,“目前到什么水平?用户的关注点在什么地方?”

  而这里所谓的爆点,实际上就是行业内企业尚未发现、但却又是消费者迫切需要的产品特性,比如360的免费杀毒软件。

  在360进入安全杀毒行业时,金山和瑞星是这个行业的大佬。整个中国杀毒软件市场几乎被两者所垄断,瑞星当时的年收益达到7亿元以上。但是,360一头扎进杀毒软件行业之后,并没有像大家所以为的那样被打垮,反而占领了杀毒软件市场,因为它找到了这个行业的引爆点——免费。

  免费,使360形成了和原有其他企业产品的极大差异化,让用户把免费、安全这些标签贴在360安全卫士上。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美团身上,美团提出过期退的时候,很多团购网站还在把用户没消费完的金额当作自己的沉淀收入。

  美团分析了早期的团购用户:他们信任团购,但又怕购买团购的钱过期而未消费。因此,美团提出了过期退,找到了当时团购的第一个引爆点。

  按照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中的解释,引爆点的“爆”,不仅有爆发的意思,还有爆眼球的意思,“你需要让用户给你贴上一个与其他竞争对手不一样的标签。”而这正是360以及美团做对的事情。

  在创业初期,企业最忌讳的便是同质化,因此,找到新的定位和切分的方式,找到引爆点,把自己定位于某一个更细分市场,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然,产品质量以及服务也很重要,“在没有差距的情况下,寻找引爆点才有机会变成行业内的领先者;但是,如果你的产品和你的服务与第一名都有很大的差距,那么,你去找引爆点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消息来源:企业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