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2016能源年会暨第二届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

2016-12-23 13:32

      12月22日,盘踞在北京多日的雾霾终于开始消散。面对如此艰巨的环境治理任务,深入推进能源产业持续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迫在眉睫。

      由中国改革报社《能源发展》周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办,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2016能源年会暨第二届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顺利召开,30多位能源企业高层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大会回顾了2016年度能源领域取得的诸多创新成果并展望未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兴能源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天津滨海光热发电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山西大同光伏“领跑者”基地等二十多个能源项目荣获2016年度中国能源创新各类奖项。西安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总裁李振国、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伟、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执行总裁王野、苏州赛伍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小平、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新、中国石化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召平等企业家荣获了“2016年度中国能源创新企业家奖”。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石定寰荣获“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特别贡献奖”,美国高中生领袖代表李恩童荣获“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熊猫电站’创意奖”。

创新是能源发展的源动力

      在能源领域,产能过剩本质上是结构性问题,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产能仍然相对短缺,技术水平弱,质量效率低的产能相对过剩。因此,创新是能源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是能源发展的源动力。

     中国改革报社总编辑高富源在致辞中表示,如何推动能源革命,能源生产的利用方式变革,优化供给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将是未来一个时期能源发展的主线。

     “能源发展要更加重视能源系统的提升,特别是在‘就近利用、就近使用,就地生产、就地消纳’这些优化措施上。”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石定寰指出,我国在中东部地区,要更多地建设分布式系统,要大幅度提升分布式系统在光伏建设中的比重。

      英雄所见略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处处长侯守礼同样认为,就近消纳是解决限电等诸多问题的重要思路。他建议,“在西部地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较为发达,可以考虑引入相关产业,实现直接的电力交易;在东部各项产业发达的地区,则可以考虑建立分布式电站或其它形式的新能源电站。”

创新将推动产业升级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经迈入新阶段。”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在会上总结了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取得的成绩。他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稳步增加;在开发项目的同时,各项产业技术也日益成熟,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也逐步健全,成立了水电、风电、光伏标准化体系,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可再生能源扶持监管政策体系;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成立了相关的认证体系,覆盖了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使可再生能源项目经济性不断提高。

      在地热方面,中国石化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为地热能源创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石化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召平介绍到,中石化新星公司已经创建了全球第一个地热供暖CDM方法学,成功注册了全球首个地热供暖咸阳CDM项目。成功打造了“雄县模式”,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无烟城”。“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地热开发将打造“20座无烟城”,实现新增供暖、制冷面积1亿平方米。

创新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当然,在回顾取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能源创新发展之路上的挑战仍然存在。”

      易跃春指出,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通过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解决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不足,在国家安排、协调补贴工作的同时,以风电、太阳能为主力的产业界也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经济性;加强电网结构优化,解决消纳问题,减少弃风弃光。

      能源创新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2016年是能源产业变革的开局之年,诸多体制、机制创新的成效逐渐突显出来,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产业上,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王英歌说,“国家领跑者计划对整个产业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第一批“领跑者”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容,鼓励高效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看到了百花齐放多元化的格局。”

     “但现有电力运行的管理机制仍然需要创新。”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吴询认为,受可再生能源自身特点、大经济背景等诸多因素影响,现有机制体制对大型新能源的并网仍有不适应之处。“电力体制改革、大用户直购电交易仍然需要创新制度的保障。”

消息来源:中国改革报社《能源发展》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