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华,原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毕业于天津大学,2002年获得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授予的组织发展学硕士学位。曾担任诺华东亚人才发展执行总监,加入诺华前,还先后供职摩托罗拉、英特尔及睿特管理咨询公司。
学工科出身的金丽华笑称自己很惧怕整日面对冰冷的机器,相比之下她更热衷于同人打交道,所以初入职场她便选择了HR这一职业。
某种程度上,金丽华属于那种“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基本都能实现”的职业经理人。这或许和她的性格、成长经历以及早期的职业经历有关。她说,“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明白自己喜欢什么和擅长什么,在这一基础之上再去设定目标。”
从金丽华的性格和工作风格来看,这的确是个不错的职业选择,事实也证明她在这一行当游刃有余。或许是工科背景的缘故,她更擅于思考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和可能的发展趋向。这一习惯帮助她在人力资源的位置上习惯于从远处着手。
你一直在外企担任HR高管,近几年人力资源外部环境一直在变化,对这些变化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些变化可以分为两部分看,一是人力资源部本身,二是人才市场的变化。
对人才市场来讲,年轻的职场人对选择第一份工作有了不同的看法,金融危机之后,加之外企在华优惠取消,大学生首选是央企和国企,而不再是外企,这一看法是有相关调研数据作支撑的,有据可查。
人才竞争依然激烈,举例来讲,如果一家公司的业绩增长20%,那么他的人才需求就会增长10%,包括高管的需求数量也在增长。所以你会看到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找工作难,而企业却觅不到合适的人,就是这两个端口不匹配的缘故,企业需要的是人才,而非一般性员工。
很多优秀的本土人才已经开始担任重要角色。西方企业人力资源也是从最初的事务性工作开始,逐渐向战略性过渡的,我们也在经历这一过程,只是过程短,发展较快。
外界认为外企之所以重视人力资源是因为不差钱,而流程、制度、体系来自总部,和本土HR没多大关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觉得不能完全这么讲,没有哪个CEO愿意不计回报地给某个部门投钱,除非是傻瓜。外企的某些项目确实是由总部推行、本土HR去执行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本土创新。
因此,钱不是关键,关键是人力资源部的愿景是什么,是否真正为公司长远发展考虑。最可怕的是邯郸学步式的模仿,比如看到别人做了企业大学,自己马上也跟风,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或者根本不了解企业大学的作用和价值,最后发现自己做的这个不够好,结果半途而废。这种盲目跟风最可怕。
你在外企这么多年,你觉得如何向老板要授权,有没有一些技巧?
是有些技巧的。我觉得不同行业的HR首先要了解公司是怎么盈利的、业务模式是什么、前端员工如何服务客户……用差不多半年左右的时间去了解业务。
我原来在诺华时,早上很早就和同事跑到医院去,看他怎么和医生交流。新产品上市时,市场部如何做营销推广,包括药品定位策略、流通渠道等,都要去了解。了解之后你才可能懂得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公司CEO,我会要求人力资源部怎么做?
当你对业务了解之后,你会产生业务层面的思考,才可能和业务人员进行沟通磨合。人力资源做中长期的事务要多一些,虽然也要做招聘,但这些是执行层面,更多的战略需要从远处着眼。
业务看的是短期,半年或一年。但人力资源却是长远,短期难有回报,HR和业务如何找到共同点呢?
这就需要HR了解业务,不断和业务人员进行沟通磨合,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有时CEO可能觉得人力资源部花钱多,问题就在于HR没有很好和高层进行沟通,没有告诉他们更长远的价值所在。
还好,我任职的这些公司CEO都不是短视行为,他们着眼于长远,所以我能很好地和他们进行沟通,但即便如此,我也需要首先了解公司的业务,知道业务模式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
《首席人才官》:做HR经理人带给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我觉得外企的挑战还是很多的,进入一个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行业,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专家,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挑战,且外企的国际化平台很好。
能具体谈谈吗?
比如说国内企业在国外有业务的毕竟属于少数,以我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讲,第一年我就被派到了新加坡。不是公司要派我出去,而是我主动提出来,业务不是很忙的前提下,我需要学习更多的新东西。
你觉得做HR有“天花板”吗?
也有人问我外企或HR这一职业本身是否存在“天花板”,我觉得所谓“天花板”都是自己设置的,只要你肯努力、想学习,就一定能做到你期望的那样。这也是外企优势的一个方面。
更多丰富活动和最新信息,可扫描“CHO首席人才官”微信二维码(微信号:chomedia),实时获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