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经进入了共享时代。”2006年,经济学家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在《维基经济学》中这样描述:“失败者创建的是网页,而胜利者创建的是生机勃勃的社区;失败者创建的是有墙的花园,而胜利者创建的则是一个公共的场所;失败者精心守护他们的数据和软件界面,而胜利者则将资源与每个人共享。”
在云计算环境下,“软件改变世界”,开放、共享、自由web2.0时代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实际上也是给予了开源软件更好的土壤:创造、创新、分享以及创业,以应用和客户为导向,全球开发者在一个平台和起跑线上,致力开源的社区和云生态系统的发展。这也是正是5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中云网承办的“2013中国·北京第一届(国际)开源大会”所要表达的宗旨:开源中国、原创北京。让原创能力成为创新北京的推动力,秉承创新、创造、创业的开放理念,遵从平等、开放、共享的开源特质,形成开源共识。
一、开源软件的三大贡献
姜广智:开源软件三大贡献 【中云网 配图】
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姜广智处长表示,北京市从2001年就开始积极推动开源事业的发展,积极引进社区。他回忆说:“2003年的时候,北京市政府曾经组织过一个代表团,正式去参加美国的开源大会,宣布了北京市积极支持开源政策,在政府指导下发展开源软件。”目前,姜广智在北京市经信委负责软件方面的工作,也是开源运动的积极倡导和支持者。他认为,开源软件有三个大的贡献:
第一,开源软件推动了IT产业新一轮的革命。我们今天能有苹果、能有苹果的IOS,能有安卓,能有这样根本上颠覆了我们产业的重大产品技术的出现。我认为首先是开源运动功不可没。
第二,开源运动改变了很多中国软件工作者的命运。没有开源运动,我们掌握不了底层的技术,不能用最核心的层次来做创新,只能在上层做一些简单的应用。使大量的有聪明才智的软件开发者有日益沦为代工者的趋势。开源软件使得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天才软件开发者们有了信心、有了基础去做更深层次的探索。这一点是我们能够保持中国软件还有勃勃生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使得我们这些开发者没有沦为代工者。我们没有把北京这么大的软件产业做成一个软件的富士康。
第三,开源运动给了中国的企业家,给了很多有梦想的创业团队一些新的机会。大家在积极的用开源技术带给我们一些技术的力量来实现我们的梦想。
正如此前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曾经说过的,开源软件将来在中国会变成非常大的一场运动,这个运动会诞生新的公司和新的企业。姜广智处长也表示,北京市已经搭建起了平台,让更多开源的社区通过北京市软件政策制订部门和科学家都建立起广泛的联系,让大家能够分享到更多、更先进技术的理念和方法。他希望,未来北京软件业能够在开源社区上,不仅要做实践者,更要做贡献者。我们要把我们自己的聪明才智反馈到社区中去。共同维护开源社区这样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开源软件成为云计算的灵魂
开源运动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云计算的背景,与大数据成为云计算的主要应用一样,开源已经成为了云计算的灵魂。开源软件促进符合用户需求的云计算基础架构的成熟,更好发挥云计算技术灵活性、可扩展性的优势,通过为云计算带来的更加灵活和开放的构建方法,无疑可以加快对云计算的普及。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COPU)专家委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副处长刘明表示:“在去年甚至前年,全球爆发出来的新的开源项目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其中40%是云计算相关的。还有更多和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相关的新兴的项目。”他透露,中国的开源云计算情况也是在最近的几年产生了突飞猛进。政府对云计算和开源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指导意见,还有实施方案。尤其在全国在早期部署了一系列的示范应用,包括北京的祥云计算和云基地,以及在天津、深圳、广州各种云的计划推出。同时政府、产学研用,各级单位形成紧密的配合,在短短的几年内爆发出各种深层次的基于开源的云计算的合作项目。
“在开源的基础上,可以涌现出一系列的中小企业,有可能在未来甚至可能取代或者超越类似阿里云这样的计划。”刘明处长说:“一云多屏、统一视界,在开源云的形势下,能够给所有的创业者和IT技术工作者带来不可想象的机会。”
三、开源软件的客户价值导向
华人开源领袖和CloudStack的创建者,Citrix 云平台CTO梁胜【中云网 配图】
实际上,开源软件带来的好处大多数并不归属开发商,而是大部分归属客户。作为华人开源领袖和CloudStack的创建者,Citrix 云平台CTO梁胜也指出,在开源的背景下,传统的创造软件、创新,去卖给用户,现在并不一定真正适用。“传统IT企业想方设法把新的产品搞出来卖产品。但怎么维持原来的营业额?他只有把原来的产品做的更复杂。原来做一件事情,现在做两件事情。每一件新做的事情给用户的价值反而是大大减少。这也给开源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很多时候你用不着照办照抄原来大企业已经做的事情,或者它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当时做开源CloudStack软件非常意识到这个事情。因为我们只有四五个工程师,没有办法走这条路,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非常小心,你做什么功能,做出来给谁用,哪些做,哪些不做,最后做出来的产品也非常简单、非常好用、非常好装。最后大家就用起来了。” 梁胜说。
自由软件和开源运动的领军人物理查德?斯托尔曼曾经这样说:“开源软件的理念从怎样让软件变得‘更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完全着眼于实际的角度。”在大会CloudStack专场,Citrix架构师,Apache CloudStack Commiter Kelven Yang也介绍了CloudStack的架构和未来发展构想。他透露:“CloudStack目前大约有40万行代码,虽然看似复杂,其实是可以模块化的。”
四:开源,社区的参与和贡献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活动 【中云网 配图】
“我要开发一个网站,你就知道我要到阿帕奇去下载一个webserver就可以了。我要开发一个大数据,就到阿帕奇下载一个hadoop就可以了。” 梁胜说。“但像阿帕奇这样一个机构是一个非常注重研发人员本身的自愿的,而且是自己组织的一个团队。他的好处就是生命力非常强。因为他确实不被大公司控制。”
这也造成了开源的成熟和发展,必须要依靠社区的力量,开发者的群体和贡献。曾经,“价格”、“自由”和“可以预先使用”等是激发人们使用开源软件的重要因素,到了今天,开源软件的高质量和适用性成为人们选择它的首要原因。
分论坛环节,ChiaHadoop社区负责人谢磊重点对比了国内和国外的Hadoop开源社区,并透露虽然很多华人都参与了Hadoop社区的核心圈,但是他们主要都是在美国的一些大公司,而国内参与Hadoop核心开发的很少。我们怎么样从实践者变成贡献者?刘明说:“开源是来自社区,也回馈社区,这样一个基于社区的模式。中国开源界一直有一个问题,以前中国很多开源的力量来自社区,但是回馈的不够。”
如何成为开源社区贡献者?梁胜提出:“一种贡献方法当然是直接介入到他的研发团队里面去。但这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的开源软件需要的专业知识非常的独特。他有时候也需要特别的环境。中间也确实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过程,慢慢才能够学习起来。我们是觉得,真正的成为一个贡献者。更好的方法是使用那个软件。大部分的开源软件,把它作为一个有用的系统来用,能够在上面真正的建造出一个商机出来,真正在上面打造下一个百度、Google、亚马逊、淘宝。把这些软件从小公司用起,从小项目用起。这么一个使用过程,我觉得其实是对开源软件一个很大的回馈。只要用的人多,这个软件自然就会有人来开发,开发的人也会真正了解用户的需要。如果最后一个软件单纯的只有一些研发人员,就会成为一种可能跟产业脱钩太大。”
五、开源:两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开源让软件行业看起来正在以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做着大量的事情,这使得大量可行的开源解决方案被推出。同时,开源也让许多公司、软件工程师们可以协同工作,建立起能与任何专有软件巨擘的代码库相抗衡的代码库。但是,上海科泰华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榕也提出:我们不应忽略了那些大公司的技术研发。因为这些大公司的技术研发一般不对外开元,不对外发布。大家都以为没有,就完全忽略掉。认为这些东西是不存在的,是不如我们开源做的好的。其实不是这样。他说:“我希望我们的开源社区能够真正踏下心来做一些鉴别什么是真品,什么是忽悠。而不是说短平快的。”另外,对于政府来说,开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一种新的服务和交互的模式。需要相关部分的重视和支持,不仅仅是在产业政策层面,在一些具体政府项目实施和相关部门的采购中,也需要政府真正地做出表率。
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开源软件,很明显开源软件的价格并不是唯一的优势,曾经有一篇报告详细地介绍开源软件受企业青睐的十个原因,虽然有点老,也不妨引用如下:
1. 安全
Coverity公司在Android内核中发现大量的软件瑕疵就是开源软件优越的安全性的一个更好的证明。这个发现的鼓舞人心的地方在于它的核心代码允许公众审查是它安全漏洞少的唯一原因。Android也许不是完全开放的开源软件,但是,这个例子仍然完美地说明了Linux的创始人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提出的“李纳斯定律”。他的格言是,有足够多的人关注,错误将无所遁形。意思是说看到和测试代码的人越多,任何漏洞越可能会被更快地发现和修复。换句话说,这与经常用来证明使用昂贵的专有软件产品合理性的说法“不公开即安全”显然是对立的。没有关于iPhone或者Windows代码的这种漏洞的报道就意味着这些产品更安全吗?你甚至会说,远远不是这样,正好相反。它的全部意义就是这些产品对于公众是封闭的,因此,这个公司外部的任何人都不清楚这些产品包含多少瑕疵。这些公司内部有限的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没有办法像全球各地的社区不断审查自由开源软件那样仔细地测试自己的产品。正如不久前发现的Linux内核安全漏洞一样,开源软件中的瑕疵也会很快修复。在专有软件领域的情况如何呢?没有这样快。例如,微软一般要用几个星期(如果不是几个月的话)修复安全漏洞,如最近发现的IE零日攻击漏洞。同时,祝愿使用这个软件的所有企业都有好运气。
2. 质量
哪一种软件更好:是少数开发人员开发的软件还是由数千个开发人员开发的软件?就像有数不清的开发人员和用户努力改善开源软件的安全一样,这些产品将有同样多的创新的功能和增强的功能。总的来说,开源软件与用户的需求是最接近的,因为用户能够参与开源软件的开发。它不是厂商向用户提供它以为用户需要的东西,而是用户和开发人员创造自己需要的东西,他们会做得更好。至少最近有一篇研究报告指出,技术优势是企业选择开源软件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定制化能力
根据同样的线索,企业用户可以获取一段开源软件并且进行修改以便适合自己的需求。由于代码是开放的,这个工作仅仅是修改软件并且增加他们需要的功能。不要使用专有软件做这种事!
4. 自由
当企业转向开源软件的时候,企业就会摆脱严重的厂商锁定的束缚。这种束缚让用户感受到专有软件的痛苦。这种厂商的用户完全听从厂商的观点、要求、决定、价格、优先次序和时间表。这会限制他们用付费购买的产品所做的事情。采用自由开源软件,用户有权做出自己的决定并且用软件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他们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让全球范围的开发人员和用户社区帮助他们实现这个目标。
5. 灵活性
当你的企业使用微软的Windows和Office等专有软件的时候,你就踏上了一个不断地要求你升级软件和硬件的跑步机。而开源软件一般需要较少的资源。这意味着你在较老的机器上仍然能够很好地运行开源软件。决定升级的时间完全取决于你,而不是一些厂商。
6. 互操作性
开源软件比专有软件更好地遵守开放标准。如果你认为与其它企业、计算机和用户互操作是有价值的并且不想受到专有数据格式的限制,开源软件肯定是要选择的道路。
7. 可审性
使用闭源软件,你什么都没有,只有厂商告诉你的他们在保持着软件的安全和遵守标准的说法。这基本上是一个冒险的行动。然而,开源软件背后代码的可见性意味着你能够亲自看到这些代码并且有信心。
8. 技术支持的选择
开源软件一般是免费的,围绕每一个软件的充满活力的社区提供的技术支持也是免费的。例如,几乎每一个Linux发布版都有一个在线社区,里面有极好的说明文档、论坛、邮件列表、forges、维基百科、新闻组、甚至还有实况聊天。
对于想要额外的保证的企业来说,他们现在对于大多数开源软件包都可以选择付费的技术支持,费用远远低于专有软件厂商的收费标准。开源软件的商业性技术支持提供商的反应速度更快,因为技术支持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9. 成本
从采购软件本身的成本到强制规定的极高的病毒防护成本、技术支持费用、升级开支和与厂商锁定有关的成本,专有软件厂商向企业收取的费用会超过企业原来的想象。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用较低的价格就能得到更好的质量。
10. 在购买之前试用
如果你在考虑使用开源软件,先期试用一般不会有任何成本。这是因为开源软件是免费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有许多Linux发布版的LiveCD盘和Live优盘。在你确定购买之前不需要承认任何义务。当然,这不是说你的企业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使用开源软件。但是,由于开源软件有许多好处,你不认真考虑它会是一个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