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我们以光合的名字孵化我们自己,也要孵化我们的创业者。我们就想为创业者干点实事……”
宋炜和RajivMalhotra一见如故:创业者正在加速
10月31日傍晚,光合创业联合创始人宋炜和印度INNOVATIVE公司首席执行官RajivMalhotra在前往酒店的接送车上认识之时,两人可能都没有想到会一见如故,而且做的事情也大同小异,而且他们居然还有一个共同的朋友雷军。
相见有点“晚”?不,时机恰恰合适。接下来掠过两人脑海的念头就是:“合作!”
11月1日上午11点,他们签订了第一份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在明年三月,创业世界杯大赛将会在印度新德里、班加罗尔、孟买举行……
你似乎可以想象得到,可以听到,作为持续行进的背景,是一曲节奏稍快的华丽乐章,不容你停留。不仅创业者在加速,那些为创业者服务的创业者也在加速。
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光合创业主导的这个创业赛事一直快节奏运转。对宋炜来说,印度已经是继中国、美国、瑞典、俄罗斯之后,“SWC创业世界杯”在全球落地的第八个国家。“这个合作签订下来之后,‘金砖四国’就只剩下巴西了。大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巴西也必须找到一两个合作伙伴。”
在谈及创业时,RajivMalhotra向记者表示,在印度,很多年轻人习惯先到硅谷那边“进修”,然后再自行创业,这样会更有把握。事实上,在硅谷,除了美国人之外,最多的就是印度人、中国人了。在RajivMalhotra看来,加强与中国互联网的合作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很有必要。这次和宋炜的合作尽管有一定的巧合成分,但他此次西安之行,原本就是抱着寻求合作对象的目的,所以他更愿意将这次合作看成是必然的,而且是个好兆头。
毫无疑问,宋炜乐意看到这种倾向。他说,创业世界杯要想真正做成一个国际性创业赛事,仅仅十来个国家参与还不够。他心目中的理想状态,应该是30个以上的国家来积极参与交流,当然,他尤其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引导中国创业者走向世界,在全球化的今天,“走出去”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
“为什么这个事情是你来做?”记者冷不丁问了一句。
不可否认,像宋炜和他的合作伙伴杨伟庆一样具有国际背景的人士还是不少的,但要组织这样一个国际性赛事还是有相当的难度和挑战。好比投资人通常会询问创业者“为什么是你”一样,记者也有此一问。
宋炜笑了。他当然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不过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先做一些铺垫性的工作”,同时也强调,“有很多大佬参与其中,越到后来越是如此。”
杨伟庆和杨宁谈创业方向:取势是首要的
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委,艾瑞咨询总裁、光合创业联合创始人杨伟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创业者的成功要素取决于三个方面,“优术、明道和取势”。具体来说,“优术”是要“洋为中用”,掌握全球十八般兵艺;“明道”就是要“会分权、分钱”,属于“制度创新”的范畴,这点和慧聪国际董事局主席郭凡生的观点如出一辙;“取势”则是审时度势,把握世界与中国大势,顺势而为。在他看来,“取势“应该放在首要的位置,然后是“明道”、“优术”。
杨伟庆自称是“跨行业信息咨询服务连续创业者”,他曾经希望能够将自己参与投资、创立的几家公司联合起来,比如艾瑞咨询、投中集团等等,而他对自己的定位,则是希望为广大互联网创业者“找势”,扮演一个指路者的角色。
尽管国内互联网创业的难度正在增加,但杨伟庆还是非常乐观地认为,创业者至少在四个方面还大有可为:一是优质的传统产品结合新的营销渠道;二是移动互联网、web新平台下的游戏及娱乐产品;三是O2O本地化垂直化信息结合的新信息平台;四是符合大趋势的新型商业服务机会。
显然,这是对创业者在“取势”方面的具体建议。按照产品、价格、渠道、营销的4P要素,杨伟庆由此总结出对应的7种商业模式。
在“取势”方面,乐博资本创始人杨宁也甩出了他的“干货”,这个“从来不投电商行业”的投资人表示,未来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并立足天下而且“大成”的无非是两类:一是“大应用”,就是“基本上每个人都用,一天会用很多次的应用”;二是“小群体的深度应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认为腾讯微信算是“站稳了一只脚”,而新浪微博还只能算“半只脚”。杨宁笑谈,“你看李彦宏、马云那些人,诚惶诚恐着呢。”
记者注意到,杨宁说这句话时,脸上挂着优哉游哉的笑意,翘着二郎腿。这并非幸灾乐祸,而是有点忐忑有点踌躇满志:“如果以五年算一个周期,理论上说,未来的颠覆者已经诞生了,只不过现在还不知道是谁。而我要做的,就是找到这几个牛人!”
创业者多矣,而擅长“取势”的牛人,最终以颠覆而大成的创业者,你到底在哪里?
在这次西北赛区的比赛上,最终获得头三名捧走奖金的,不管西安铁树的“西安智能手机城市微云应用平台“,还是重庆贝之壳的“幸孕夫妻”抑或北京嗨小白的“Hi!小白”,三个项目无一例外都是O2O类型。
而在华中赛区,前三名分别是武汉华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家天下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拉风网,属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移动互联网的项目。
也许这会给创业者足够的提示。
查立的“两个靠谱”:长跑路上还需“碎步试错”
当包括3000名大学生在内的10000人超级应聘队伍争抢哈尔滨有“事业编制”的457个清洁工名额时,创业者正在“牛逼”的最初跑道“苦逼”上前行。
起点创业营合伙人查立在回应“鼓动大学生创业”的传闻时,灿烂的脸上泛着苦笑。“现在的大学生精着呢,谁也不是傻子。”
事实上,他说,当他演讲结束后,尽管一个亿的投资是那么富于诱惑力,但并没有一个大学生跟着出门。他们犹豫了。他们的创业热血也许更愿意在他的畅销书《给你一个亿》里面流淌,而踏在坚硬的水泥路面上的脚步却坚定地迈向大公司的旋转门——那里有朝九晚五的自由和高薪的诱饵,也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天花板。
虽然如此,查立还是给出了他最为诚挚的答案:“对于大学生创业,一是不能跟风,二是要兔子先吃窝边草。”
针对中西部的年轻创业者,查立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创业相比有很多不同,中西部地区的大城市拥有很多国家投资的科研所、军工企业,有很多的技术积累,不同于北上广深,不是有个好的点子就可以的。”
当然,查立也看到了“中西部发展相对滞后”带给创业者的“后发优势”,那就是“创业的机会更容易看清楚”。
酷6网创始人李善友曾经撰文指出,“2004年,中国创业公司的平均存活时间是3.7年,到了2011年,这个数字下降为2.9年。在中国可以活到3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
记者注意到,2004-2011这几年间,正是中国互联网创业的高峰期。那么,企业存活时间变短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意味着在互联网时代,在快鱼吃慢鱼、唯快不破、即便是失败也要快速失败的创业时代,企业存活时间已经不能作为创业成败的核心标准?创业到底是马拉松长跑还是百米冲刺?
查立略微停顿了一会儿,然后说:“创业更像是跑马拉松,创业的过程就是试错,要快速地碎步试错……”
他知道早期的创业大部分都会失败,但还是接受并且挑战这个宿命,做起了早期的创业投资。作为投资人,他唯一希望的,就是“两个靠谱”:创业者靠谱和创业项目靠谱,一个靠谱的人来做一个靠谱的项目。
你不难发现这里面存在一个悖论:如果都靠谱,怎么大部分创业都会失败?
所以,查立先是要求和自己一样的投资人,“需要有一种心态,赚是运气,亏了就亏了”;其次,他希望创业者“诚信”,不要忽悠投资人。
记者从查立的话里面推测他的投资逻辑,他并不怕投资失败,来做这件事就说明输得起,而且对创业者有好处,“失败也是一个诚实的失败,这个可以接受”;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被欺骗了,那会让他感觉“投得很不爽”。
从“取势”的角度来看,查立也认为O2O会是个好方向,而且,在他这里,O2O有了新的内涵,投资也可以线上线下两厢组合。最近,他先是投资了一个科学家的“纳米铜”项目,然后再为这个项目投资了一个懂得互联网营销的团队,两者结合最终完成整个项目的投资。
创业大赛:多还是少?市场说了算
曾经有一个声音对目前国内众多的创业大赛表示怀疑,他们说,要创业但不要创业大赛,担心创业大赛让创业者分心了。
不过,在这次西安赛区的活动中,记者采访到的创业者和评委对此都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查立认为,要不要创业大赛,不是主办方、创业者说了算,也不是局外人说了算,最终要看市场的反应,“市场说了才算。可能有的创业大赛就办不下去了,但又有新的创业大赛陆续开锣。市场会淘汰一些质量不高的比赛,也会扩大一些层次高的比赛的影响力。”
杨伟庆则认为,伴随着创业而来的创业大赛,并非是互联网时代或者说互联网本身的产物。他注意到有很多创业项目都是非互联网的。当然,随着移动互联网热潮的逐渐高涨,“国内各类创业大赛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杨伟庆还说,“大赛对创业者也有好处,主要是人脉与资源。见面是建立关系的最好方式,与其它参赛者的关系,与评委老师的关系都是初创者需要的。创业者也能通过大赛获取资源、奖金及营销平台。”
至于参不参加创业大赛,或许和创业者的创业项目进展程度有关。一些已经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可能就不需要创业大赛,但对刚刚创业的年轻人来说,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还是可以受益良多的。
但也不尽然。比如,参加西北赛区比赛并最终获得季军的项目创始人陈东就表示,他参加这次比赛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项目已经成熟了,而且缺乏后续资金,希望借此次大赛获得投资人青睐。
或许,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创业大赛,而是应该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并提醒创业者:专注你的创业本身,你需要就参加;而对创业大赛的主办方,则是尽量帮助创业者,而不是“扰民”。
毫无疑问,创业者还是需要创业比赛的,尤其是能帮助他们成长获利甚至走向国际舞台的创业赛事。这正是宋炜、杨伟庆创办“创业世界杯”的初衷。根据宋炜的说法,创业者有人指导的话,项目的成功率大概可以提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