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Global Times》(《环球时报》英文版)对网络医生在线问答形式极为关注,认为39健康网等健康网站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就医观念和就医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寻医问诊的第一选择发生了改变,通过互联网获取资讯已经成为主流。《Global Times》(《环球时报》英文版)日前专门采访了39健康网总裁顾晶,对“健康问答”和“名医在线”等在线医患问答栏目做了介绍。以下是《Global Times》报道全文翻译——
《自己当医生》
越来越多现代人处理健康问题,首先把目光投向互联网。家住在北京的郑莉莉,怀孕三个月了,她觉得网络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来源,解决健康问题带来的烦恼。“去医院之前,我先在网上查一下我担心的症状。”她说。许多人像郑莉莉这样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如果他们身体不适,往往从互联网获取信息。
互联网在这方面资源非常丰富。例如,键入“颈椎疼痛” 搜索,很多网站会提供相关信息和建议。但是这也有不好的一面,有些建议不是来自正规合格的医生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诊断。
在线诊断
6月,重庆市中山医院超过30名医生使用qq微博,用微博在网上与患者沟通。上个月,在湖北省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开始为期10天的微博回答网民提问有关心脏提问。近年来,中国各城市其他医院也有这样的事情。
“中国的微博用户数量在增加,”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Global Times》的记者,“过去,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人,不得不长途跋涉,到大医院进行咨询或递自己化验单给医生。现在,他们可以在线发给医生。”
除了医院使用微博,许多三甲医院的医生也开通了微博账户。键入“医生”搜素,你会发现大量医生,涵盖了各种疾病,使互联网成为了综合性医院。在网上影响力很大的医生通常有几千到数百万不等的粉丝。
国内首家健康网站是开通于2000年的39健康网。39健康网总裁顾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线咨询已经成为医疗保健领域最主流的互联网应用。39健康问答产品一经推出,访问量快速增长,目前日均访客数已达600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医生席丽艳在39健康网参加在线回答问题活动。
两面性
人们把目光转向互联网,主要是因为它方便、资源丰富、免费或廉价的,还不用排长队。郑莉莉对《Global Times》的记者说,她在怀孕期间有一些常见的小问题,每次去医院很浪费时间,她会上传化验单网上找医生分析,她补充说,大检查仍然会去医院进行。“这很有道理,人们总会想用最便捷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病情。”四川成都的医生王进说。
中国医学科学院男性生育问题专科医生郭军,在HaoDF.com提供在线咨询。郭告诉《Global Times》,有些病人需要隐私,匿名的在线咨询,让他们感到安全。但他强调,在线咨询还是不能完全代替去医院。过分依赖在线咨询,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担忧,甚至错误的诊断。
“如果你是幸运的,可能会遇到很负责的医生”王进说,“如果没有,你可能会遇到一个假医生或医院,把没病说成严重的疾病。”
健康网站
丁香园网站在医疗行业人士进行一项调查显示, 314人中70%的人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互联网可以帮助医生更加了解病人的情况。然而,约24%的人认为良莠不齐的在线信息可能会误导患者。不准确甚至错误的信息,欺骗性的广告令人担忧。
除了医院网站和在线咨询服务,还有一些专业的医疗网站如39.net、 HaoDF.com和familydoctor.com.cn进行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
39健康网总裁顾晶解释说,作为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商,39始终致力于以互联网为平台,整合最好的健康资讯,传播最新的健康理念。4年前,当意识到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管理和互动交流需求时,他们迅速推出了健康问答产品。为了缓解医疗资源的不平衡,39还特别打造了名医在线问答产品,使网民安坐家中就能与全国三甲医院的名医直接交流。
HaoDF.com的创始人王航,希望建立一个对医院进行评估的网站,并逐步发展成为患者和医生进行沟通的平台,满足患者的需要。
北京协和医院医生于科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网站出现是中国“看病难”的结果。他说,这些网站是中国的家庭医生。
有些医生为了避免误导,给建议时通常会说“我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应向你的医生咨询。”
“我通常只回答问题,并建议患者去医院检查。”王进说:“我们需要非常小心,这关系到病人的健康。”
郑万通说,人们通过经验开始了解哪些网站是可靠的,她现在从几个著名的网站寻求建议,在那里医生和病人登记的是真实姓名。